小学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与跨学科素养培养
解辉 张云梅
沙洋县拾回桥镇拾回桥小学 448270
引言:在科技浪潮席卷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愈发多元化,跨学科素养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发展、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知识内容、思维方法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诸多共通之处,将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进行融合教学能够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碰撞中激发创新思维,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当前小学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融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杂乱无章,缺乏系统规划
许多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融合教学时,课程设计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和科学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拼凑,没有根据两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比如在某一单元的教学中可能只是在一堂科学课上简单地加入一些信息技术操作,如让学生用电脑查找资料,而在后续的课程中又缺乏对相关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导致教学内容之间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学生学到的知识就像一盘散沙,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无法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运用。
(二)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学生参与度低
部分教师在融合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例如在讲解信息技术工具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时,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工具的操作方法和原理,然后让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和实践的空间,学生虽然学会了操作工具,但对工具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和意义理解不深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自然也低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教师能力捉襟见肘,跨学科教学困难
实现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的深度融合,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跨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目前许多小学教师只精通本学科的知识,对另一学科的了解相对较少,比如信息技术教师可能对科学知识了解不深入,在指导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科学探究时,难以给予准确的指导,而科学教师可能对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和应用不够熟练,无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不足成为制约融合教学深入开展的瓶颈。
(四)评价体系单一片面,难以全面衡量
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科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忽视了对学生跨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在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融合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掌握上,还包括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但目前的评价体系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在融合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例如学生在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科学探究项目时,可能表现出了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但由于这些能力难以通过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量化评价,所以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得不到充分的体现,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融合教学的持续发展。
二、小学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
(一)精心优化课程设计,构建融合教学蓝图
学校应组织专业的教师团队,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和科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系统、科学的融合教学课程,例如可以设计“智能家居系统”的教学项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科学角度了解智能家居的工作原理,如传感器的工作机制、电路的连接方式等,同时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编程,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运行,通过这个项目学生能够将信息技术和科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教师应积极探索适合融合教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例如在学习“环境保护”这一主题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当地的环境数据,如空气质量、水质情况等,然后结合科学知识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持续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融合能力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跨学科教学培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帮助教师拓宽知识面,掌握跨学科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跨学科课程设计、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融合的教学案例分析、跨学科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研究和实践,通过参加教学竞赛、撰写教学论文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教师跨学科教学合作机制,促进信息技术教师和科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定期组织两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共同探讨融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开展联合备课活动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四)全面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保障融合教学质量的关键,评价体系应注重对学生跨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教师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学生互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小学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的融合教学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改革举措,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虽然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师能力和评价体系等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采取有效的策略加以解决,就一定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融合教学的优势,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融合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不断完善融合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跨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梁迪荣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项目学习教学实践探索 [J]. 考试周刊 ,2024(47).
[2] 杨文雪 . 核心素养培养导向下小学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J]. 教师 ,2024(12).
[3] 杨庆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J]. 环球慈善 ,2024(1):0271-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