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创意实践视角下小学音乐创造单元教学策略

作者

朱靖雯

常州大学附属小学

摘要:本文从创意实践角度探讨小学音乐创造单元教学策略,聚焦激发创意思维方法、深化音乐创造途径及构建评价体系三个维度。通过培养音乐想象力、构建创意氛围、融合生活元素、运用数字技术等多元手段,形成系统化教学方案。基于创意实践视角构建音乐创造单元教学体系,能有效提升学生音乐创造能力、审美感知与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果对推动小学音乐创造教育改革创新、完善音乐教学模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意实践;创造单元

引言:小学音乐创造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与想象力重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音乐潜能关键路径。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音乐教育已从单纯欣赏演唱模式转向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方向。创意实践视角下小学音乐创造单元教学策略探究,旨在探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导向音乐教学新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音乐创造体验与平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音乐魅力,激发音乐创造热情,提升音乐创造能力。

一、激发创意思维音乐教学方法

(一)培养音乐想象力多元引导策略

音乐想象力作为创意思维核心要素,其培养需构建多元引导体系。教师应当通过情境创设方式,引导学生将音乐与自然景观、生活场景相联系,促使学生在具象情境中展开丰富想象。例如,教师应当选取《春江花月夜》等具有鲜明意境作品,引导学生闭眼聆听,想象音乐描绘画面,随后鼓励学生将想象内容以语言、绘画或肢体动作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建立音乐与想象间紧密联系。

另外跨学科整合教学模式同样有助于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将音乐与美术、文学、舞蹈等学科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探索不同艺术形式间内在联系,能够拓展学生音乐想象空间。比如在学习《动物狂欢节》时,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特点创作动物造型或编写小故事,通过多感官参与方式,激活学生音乐感知,丰富想象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独特音乐想象力与创意表达能力。

(二)构建音乐创意氛围课堂设计要点

构建良好音乐创意氛围是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前提条件。一是教师应重构课堂空间环境,打造开放互动学习场域。可通过灵活座位安排、设置创意角落、展示学生作品等方式,营造轻松愉悦创作环境。同时,引入适量即兴创作活动,如节奏接龙、旋律变奏等,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接纳不完美表现,从而消除学生创作心理障碍,培养创新意识。

二是构建支持性师生互动关系对于音乐创意氛围形成至关重要。教师需摒弃传统权威角色,转而成为学习引导者与支持者,尊重每位学生创意表达,避免过早评判。在课堂交流中,采用开放性提问方式,如“这段音乐还能如何演绎”、“我们能为这个旋律增添什么元素”等,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多种可能性。同时,鼓励学生间相互欣赏与建议,形成共创共享氛围,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安全环境中释放创造力,体验音乐创作乐趣。

二、深化音乐创造教学途径

(一)融合生活元素音乐创作活动设计

融合生活元素进行音乐创作活动设计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构建音乐与生活互通桥梁。小学阶段学生思维特点主要表现为具象性与生活性,其音乐创造灵感往往源于日常体验与情感积累。因此,教学设计应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音乐元素,培养音乐感知能力;收集整理日常声响资源,积累创作素材;尝试运用生活用品即兴创作,拓展表现手法;探索民间音乐文化底蕴,丰富创作内涵。通过建立音乐与生活联系,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其观察力与想象力,使音乐创作过程成为学生感受生活、表达情感、分享体验重要途径,进而实现音乐学习与生活经验深度融合。

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映山红》教学实践中,融合生活元素音乐创作活动设计可展开如下:课前组织学生观察校园不同季节花卉,收集花开声音与气味,感受花朵生命历程;课堂上通过欣赏《映山红》歌曲,引导学生体会映山红顽强精神与红色文化内涵,随后引导学生思考:“若我们是小小作曲家,如何用音乐表达校园花卉生长故事?”教师应当提供铃鼓、沙锤等打击乐器,鼓励学生运用摇晃、敲击等方式创作花苞绽放音效;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映山红》曲调特点,为校园花卉创作简短歌谣或音乐故事。活动后期,学生可将创作作品与摄影图片、诗歌朗诵结合,制作“校园四季花语”多媒体作品,在校园艺术节展示。此教学案例通过将音乐创作与校园环境、植物生长、文化传承有机结合,使抽象音乐概念转化为具体感知体验,有效提升学生音乐创造兴趣与能力。

(二)运用数字技术音乐创新表达方式

运用数字技术进行音乐创新表达已成为当代音乐教育重要发展趋势,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注入全新活力。数字音乐技术打破传统乐器演奏门槛,使学生无需掌握复杂演奏技巧即可参与音乐创作。通过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简易音乐创作应用,学生能够直观体验音高、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探索音乐构成原理。多媒体技术则为音乐表达提供更为丰富呈现形式,学生可将自创音乐与图像、动画、视频融合,形成跨媒介艺术表达;人工智能辅助创作工具则能根据学生输入旋律片段,智能生成和声与编曲,帮助学生突破技术局限;虚拟现实技术更能带来沉浸式音乐体验,使学生在虚拟空间中感受不同文化背景音乐特点。这些数字技术应用不仅拓展音乐创作可能性,更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使音乐学习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吉祥三宝》教学实践中,数字技术应用展现出独特优势。课前教师应当利用数字资源平台收集内蒙古传统音乐素材与马头琴、呼麦等演奏视频,创建微课导入单元主题。课堂上,先通过电子白板展示蒙古族传统服饰、生活场景与音乐文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随后借助数字音乐应用如“音乐魔方”,让学生触摸屏幕体验马头琴音色与蒙古族五声音阶特点。进入创作环节,学生分组使用平板电脑音乐软件,在教师预设音乐素材库基础上,拖拽组合马头琴、冬不拉等民族乐器音色,创作简短“草原音乐片段”;然后通过AI辅助配器功能,为《吉祥三宝》歌曲添加合适伴奏。课程最后,学生利用AR技术,将自创音乐与预先制作草原场景结合,设计“声音与图像互动”作品,体验音乐与文化融合魅力。这一教学案例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使抽象民族音乐概念转化为可视化、可操作体验,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现代音乐创造能力。

三、提升音乐创造能力评价体系

(一)关注过程体验多维评价标准

关注过程体验多维评价标准旨在构建以学生成长为核心评价体系,打破结果导向评价模式局限。音乐创造过程本身即包含丰富教育价值,其中学生思维活动、情感投入、合作交流等方面均需纳入评价范畴。过程性评价应涵盖创意萌发阶段灵感激发与问题发现能力、探索实践阶段材料选择与技巧运用能力、作品修改阶段问题解决与调整完善能力、成果展示阶段表达呈现与交流分享能力等多个维度。通过建立结构化评价框架,教师应当更全面把握学生音乐创造能力发展状况;通过设置梯度评价标准,引导学生逐步提升创作水平;通过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兼顾创作过程客观记录与主观体验;通过整合师评、生评、自评多元评价主体,形成更加全面客观评价结果。这种关注过程体验评价理念,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创作态度,培养元认知能力,同时为教师教学反思与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学中,过程体验多维评价策略可具体实施如下:教师先设计“土琵琶音乐创作之旅”评价表,将创作过程分为“寻找灵感—探索音色—创作旋律—修改完善—表演分享”五个阶段。针对“寻找灵感”阶段,引导学生查阅土琵琶历史文化资料,观看演奏视频,记录感受并交流;“探索音色”阶段,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材质制作简易土琵琶模型,探索发声特点,并与传统土琵琶音色比较;“创作旋律”阶段,引导学生基于土琵琶音色特点创作简短旋律片段;“修改完善”阶段,组织小组内互相聆听作品并提出建议,完善创作;“表演分享”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创作成果并讲述创作故事。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分析、学生自述等方式收集评价信息,不仅关注最终音乐作品质量,更关注学生对土琵琶文化理解深度、音乐创作态度投入程度、问题解决策略多样性以及合作交流有效性等方面。

(二)促进自主反思个性化评价方法

促进学生自主反思是音乐创造能力评价关键环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建立音乐创作档案袋,记录创作灵感来源、创作过程遇到问题与解决方法、作品修改变化等内容。定期回顾档案袋内容,帮助学生梳理个人创作特点与成长轨迹,培养元认知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撰写创作反思日记,记录创作感受与体会,促使学生对自身创作行为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我调节能力。

此外,创设分享交流平台对促进自主反思同样效果显著。教师应当定期组织创作分享会,邀请学生介绍作品创作背景、创作想法与技巧运用等。在展示过程中,鼓励其他学生提出问题与建议,促使创作者进一步思考与解释创作决策。通过公开交流方式,学生能够获得多角度反馈,拓展创作视野,同时培养表达与沟通能力。值得注意是,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避免用统一标准衡量所有学生,而应根据学生起点与特点,制定个性化成长目标,引导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

结论:创意实践视角下小学音乐创造单元教学策略探究表明,构建系统化教学方案对于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具有显著成效。通过激发创意思维方法、深化音乐创造途径以及完善评价体系三个维度协同推进,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音乐创造水平。培养音乐想象力、构建创意氛围、融合生活元素、运用数字技术、关注过程体验以及促进自主反思等策略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形成完整教学链条。

参考文献

[1] 阮鹊梅.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音乐大单元结构化教学研究[J].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4(21):34-36.

[2] 庄程.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10):194-196.

[3] 袁海燕. 聚焦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探究[J]. 广西教育,2024(31):96-98. DOI:10.3969/j.issn.0450-9889.2024.31.025.

[4] 李琴.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J]. 华夏教师,2024(23):126-128. DOI:10.3969/j.issn.2095-3267.2024.2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