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戏曲表演技巧及意境的营造探索

作者

蔡恒

江苏柳琴剧院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一、意境的营造对于戏曲表演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载体,从戏曲艺术产生之时起,就一直受到众多戏迷的喜爱,戏曲也凭着戏迷的喜爱获得了强大的感染力。戏曲具有意境之美,这种意境美符合中国的传统美学,戏曲意境美的产生主要因为人们可以通过戏曲的故事情节寄托感情,戏曲的意境之美所展示的是传统文化的特点,戏曲的意境之美正是戏曲文化的魅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引起观众共鸣。因此,戏曲表演者要认识到营造意境在优化戏曲表演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恰当运用表演技巧与表演手段,达到营造意境美的表演目标。

意境之美对于戏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意境美也属于我国传统美学的范围,通过戏曲艺术展示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可以把虚实相生的艺术展示给观众,戏曲意境在于演员的风骨,在于表演动作的神韵,通过戏曲的抒情和意境展示,将观众带入情景交融的世界,可以使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使戏曲艺术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在我国戏曲表演中,唱,做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表演形式,有着简单易懂、表达直接的特点。唱这一表演方式是通过演唱的方式把戏曲故事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心理活动以及社会意义表现出来,这一表现形式是营造意境最快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通过音调的起承转合直接表达表演者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情,更容易感染观众。不过,前提是要投入感情,只有真正投入感情的演唱才能真正触动观众的内心,使观众体会到戏曲故事中人物的关系、心理活动与爱恨情仇,而且,只有真正投入的演唱才能触动人心,达到营造意境的作用。演员根据故事情节的设定投入的感情时而带有激情、时而变得低沉,语调时而快速、时而缓慢正是这些情感的起承转合,触动着观众的内心,充分地展示着戏曲中人物的爱恨情仇,营造出意境

二、戏曲表演中如何营造意境

(一)利用表演当中的唱功来营造意境

戏曲演员在台上表演,所要展示的就是唱功,唱也是戏曲表演的主要形式,通过唱可以将戏曲的主要内容展示给观众,在唱的具体过程中,演员可以通过唱功的发挥将戏曲艺术中触动人心的故事情节展示给观众,同时将演员的内心活动展示给观众,良好的唱功展示对于戏曲人物的形象和戏曲故事情节的展开都会起到推动作用,能够帮助观众了解戏曲故事的大致情况,帮助观众细致了解戏曲情节。为彰显这两种艺术形式的魅力,音乐剧对演员在声音和形体等方面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作为一名音乐剧演员他们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多才多艺。舞蹈是一门流动艺术,具有灵动美,因而在音乐剧中舞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舞蹈动作来源于生活,并对其经行了艺术化的加工,使舞蹈成为音乐剧艺术的载体。舞蹈通过人体动作的转化实现,在演员对剧情的理解下做出各种富有节奏感的姿态、动作、表情,进而展现剧情人物的思想情感。音乐剧中的舞蹈动作融合了舞蹈人物、舞蹈意境与舞蹈情绪,在人体语言的表达下,充分展现了舞蹈形象与音乐剧情。舞蹈语言具有抽象性,在演员肢体的变化和动作幅度下将主人公隐晦的思想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思想情感在观众的心中的感觉也各不相同。音乐剧舞蹈种类颇为丰富,主要包括踢踏舞、爵士舞、芭蕾舞、欧美民间舞蹈以及流行舞。踢踏舞源于英格兰与爱尔兰的民间舞蹈,在后期发展实现了与非洲节奏的结合。音乐剧舞蹈演员一般都具有深厚的芭蕾功底,从下接受严格的舞蹈技巧训练,这样在舞蹈表演中可以出轻灵的舞姿,将剧情中主人公内心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表现的恰到好处。

唱功的好坏对于戏曲演员来说比较重要,唱功对于发挥戏曲的意境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唱的过程中,演员需要投入自身的感情,将自身的技术展示给观众,将故事的情节通过唱缓缓地发展下去,演员自己首先要被戏曲故事感染,只有自己投入了才有可能感染观众,观众也会因此感受到戏曲的艺术效果。在实际表演的过程中,演员尽量做到感情充沛,用最好的演唱方法激昂地将台词展示给观众,用故事的情节带动观众的感情,帮助观众在欣赏戏曲的过程中与剧情产生交集,观众因而会带入到故事情节之中,随着戏曲情节的发展而产生情绪的变化,这样演员就能够充分地展示出戏曲的意境。在具体表演的过程中,演员也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展示各种唱腔类型,首先要熟练掌握自己的角色才能够投入角色的意境。

(二)利用表演当中的念白来营造意境

念白对于戏曲故事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通过念白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对情节的展开进行解释,从而将戏曲中人物的特点以及角色所要展示的具体人物特点展现给观众。在具体的戏曲表演之中,念白对于情节的展开也有推动的作用,当演员进场之后,都会有一大段的念白,有时候念白比较简单,是一兩句话或者几个字,能够交代出故事的背景和角色的身份便可,但是这简短的念白却可以烘托出情节的发展,通过念白可以传递许多故事,从而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在一长段唱腔结束之后,往往也会有一段念白,这段念白主要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可以带动观众调整自己的情绪,加深对于剧情的理解,有时念白还能将故事的发展推向高潮,帮助观众对故事的情节产生共鸣,帮助观众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营造出戏曲的独特意境。

(三)戏曲表演中的动作对意境营造的作用

在戏曲表演中,通过演员的动作也可以营造表演的意境,舞台动作对于展示戏曲中的部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舞台空间的转化,舞台空间的自由转换形式可以充分帮助观众融入戏曲表演当中。

在演员表演的具体过程中,通过演员的动作可以展示出角色的灵魂,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细节,可以充分刻画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展示出人物内心的变化。人物心理的变化是跌宕起伏的,可以通过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将动作发挥到极致,帮助观众体会到戏曲的意境,让观众对戏曲的发展产生情感认知。 表演艺术的最高追求是创造意境,戏曲表演以形传神的艺术成就,就是这种境界的实现戏曲演员表演艺术造诣的高低是千差万别的,虽然戏曲演员具备了基本的技巧,即通常说的“四功”“五法”表演程式,就可以登台扮演各种角色了,但要塑造不同的人物、创作高层次的艺术品,产生精妙无比的艺术魅力,那是远远不够的。道理很简单,因为程式技巧不是戏曲表演艺术的全部。

三、利用舞台动作和打来进行意境的营造

在戏曲的表演中,舞台动作与打这一系列的动作表演是一个戏曲舞台剧必不可少成分,由于舞台动作和打对一个戏曲表演来说在本质上有着相同的作用,因此在本文中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讲述与介绍。这一表达营造意境的方式最被观众接受,深受观众喜欢。在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巧妙的地方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舞台动作和舞台技巧表达出千军万马、白天黑夜以及生离死别的场景,正是这些舞台技巧与舞台动作实现了舞台时空的自由转换,用有限的地点,表达无限的情景。另外,演员在进行戏曲表演时,可以通过他们的舞台动作直接表达当时的内心情感和直接决定舞台上的场景所处的时间,说舞台上是白天,那就是白天,说舞台上是黑夜,它便就是黑夜,这便是舞台动作在戏曲中的作用。打,在戏曲表演中,与舞台动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打戏可直接表达故事人物的内心情感与状态,对营造意境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里说通过舞台动作和打的展示可以进行意境的有效营造。比如福建明北邵武三角戏的表演,在这一场表演中,演员们非常善于利用舞台动作来完成时间从白天到黑夜的转变,由早上推到晚上,故事情节也就在时间的推移中不断地发展,演员的舞台动作表演以及打也在使观众的情绪在故事发展中不断叠加,让观众的情感随着表演者所表现人物的动作的变化而变化。还有就是舞台动作不仅能够实现时间上的转变,还能实现空间上的转变,这两点相结合很轻易地便能将舞台变成刀枪相见的战场,让观众从一个观看者变成参与者,心情便也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跌宕起伏,以这种方式来营造出去曲的意境,这边是戏曲表演的真实目的。 因此,我们说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不是既成的,而是创造的;不是预约的,而是发生的;不是静止的、重复的,而是生动的、变化发展的。这是我们对表演艺术的基本认识,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还应该在不断地艺术创作实践中去感受、去再发现。

结束语

戏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新时期加强对戏曲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发扬光大的重要路径。在戏曲表演环节,展现戏曲情节的重要方法就是营造戏曲表演意境,而如何呈现意境美成为了表演者追求的重要目标。戏曲表演者要认识到营造意境的重要性,并为了更好地把观众带入戏曲表演情景,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要恰当运用戏曲表演当中的唱念做打方法,传递戏曲艺术的精髓。

参考文献:

[1] 孙丽萍 . 戏曲表演意境营造的探索与研究 [J]. 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4(04).

[2] 代玉婷. 戏曲表演中意境的营造[J]. 青年文学家,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