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寓德于美 浸美润德

作者

施丝

如皋市石庄镇石庄小学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融合培养。将德育与美育工作相结合,不仅可以为学生打造丰富的育人资源,提升学生的育人活动参与兴趣,还能提升育人效果,助力小学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基于此,文章以小学德育与美育融合的价值为切入点,并提出“创设德育情境,融入美育元素”“借助学科知识,引入育人内容”“开展德育活动,搭建美育载体”“注重德育实践,落实美育目标”等实践策略,旨在为小学德育与美育融合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美育;立德树人

引言:在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要求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加以培养。德育和美育作为小学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有效丰富育人资源,还能彼此促进,提高小学育人工作效果。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可寻找德育与美育的融合契机,并组织实践育人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美育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进一步探究德育美育融合实践路径,才能有效发挥二者的育人作用,对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素质加以培养,以便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一、小学德育与美育融合的价值

小学德育与美育工作的有效融合具有重要价值,其一,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将德育与美育工作相结合,可让学生在学习小学课程知识的同时,得到道德品质和审美水平的同步提升,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其二,有助于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融入美育元素,可以让德育资源内容更为丰富,有效提升学生对德育活动的喜爱,进而提升德育效果。其三,有助于提高小学育人效果。将德育与美育进行深度融合,可以发挥二者自身的优势,形成资源互补,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小学育人成效[1]。

二、小学德育与美育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德育情境,融入美育元素

为实现小学德育与美育工作的有效融合,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德育情境,并在德育情境中融合美育元素,使二者在情境教学中实现深入结合。为达到德育与美育融合目标,教师应对德育与美育工作进行仔细分析,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同步教育。

例如,教师可在网络上搜集关于环卫工人的工作视频,并在课堂中加以播放,为学生创设信息化德育情境。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可让学生了解环卫工人的日常工作内容,包括扫大街、清理垃圾等。同时,使学生明白环卫工人每日的工作时间,每日凌晨三点多就要起来清扫大街,冬季清洁工作环境更加严酷,环卫工作冒着严寒清理大街,让学生感受到环卫工人的辛苦,并以此教育学生应该注重环保,不乱扔垃圾,以免为环卫工人带来更加繁重的工作负担。在德育工作开展的同时,教师融入美育元素,让学生了解劳动的价值,在环卫工人的工作视频中发现劳动之美,让学生可以养成对他人劳动成果尊重的良好品质。

(二)借助学科知识,引入育人内容

在小学德育与美育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学科知识内容,有效挖掘德育与美育元素,并对学生开展德育和美育工作,使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和巩固的同时,可以提升其道德品质和审美水平。因此,教师可合理选择学科内容,使之将德育与美育元素完美结合。

例如,教师可在小学育人工作中引入语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朗读课文。课文朗读完成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圆明园之美,通过此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通过此篇课文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让学生了解清朝末年我国所遭遇的耻辱时刻。因清朝国弱民衰,无法抵挡列强的侵犯,致使我国的文化瑰宝——圆明园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如今只留下残垣断壁。通过对该学科知识的引入,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努力学习来报效祖国,树立远大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开展德育活动,搭建美育载体

为使小学德育与美育工作的有效结合,教师可为学生开展德育活动,并在活动中搭建美育载体,使二者完美结合。教师可通过育人活动的开展,将美育和德育工作完美融合,同时对学生开展育人工作,提高综合育人成效[2]。

例如,教师可在宣传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为学生设置美育活动载体,实现德育与美育的有效融合。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对春节的节日习俗和历史来由进行全面了解。教师可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写春联”“剪福字”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美术功底和文学底蕴,进行福字的裁剪和春联的创作。学生可利用剪刀、红纸等工具剪贴福字,也可根据自身经验和对人们的祝福创作串联,表达对春节节日的美好祝愿。教师通过宣传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也能在“写春联”“剪福字”等活动中让学生创作美,有效达到德育与美育融合的育人目标。

(四)注重德育实践,落实美育目标

在德育与美育融合的育人工作中,教师应为学生开展实践育人活动,通过身体力行来强化学生的德育素养,并在其中进行美育内容的渗透,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步培养,促使学生实现德育素养和美育水平的全面进步。

例如,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德育实践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小事,从而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生可自由选择实践内容,只要符合作业主题即可。通过对该实践作业的布置,不仅可以加深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还能让学生拥有爱别人的能力。教师为对实践内容进行限制,进而提高了学生在其中的自由性。学生可选择为父母做家务,可以实现劳动教育与劳动美育培养的结合。学生也可选择帮父母按摩,将孝道教育和爱父母相结合。爱父母是一种美德,让学生在爱父母的实践行动中感受爱人的幸福感,从而提高德育与美育融合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融入美育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道德素质和审美水平上得到全面成长,还能丰富小学德育工作内容,进一步提升育人效果。在育人实践工作中,教师可通过创设育人情境、融入学科知识、开展德育活动、布置育人作业等途径将德育与美育工作相融合,发挥各自育人作用,使学生在多种活动中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总之,将德育与美育相融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珍.美好教育:五育融合视域下中小学美育浸润探索与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4,26(3):99-103.

[2]吴峰.德育融合心育的农村小学“心本育人”实践探索[J].教育界,2024(15):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