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吴静
320828197809080022
引言
现代路桥建设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标准,特别是大跨度桥梁和复杂立交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技术难题。通过引入BIM 技术和新型建筑材料,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精准控制,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达到设计要求。
1 市政路桥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市政路桥施工技术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的核心保障,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关键维度。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的成败,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能够协调复杂施工环境中的各类要素,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质量控制角度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可以规范施工工艺流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的质量缺陷,特别对于桥梁主体结构、路基压实度等关键指标必须建立严格的过程监控机制。在进度控制方面,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各工序衔接,能够显著提升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干扰。安全管理层面,技术管理通过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有效防范高空作业、深基坑等高风险环节的安全隐患。环境保护方面,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噪音、扬尘等污染,实现绿色施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技术管理还承担着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职能,通过引进 BIM 技术、智能监测设备等现代化手段,持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在经济效益方面,良好的技术管理能够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材料损耗和返工率,实现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2 市政路桥施工特点
2.1 地质条件复杂
市政路桥工程面临的地质条件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在城市环境中,施工场地常遇到软土地基、回填土层、岩溶地质等多种不良地质情况。这些复杂地质条件对基础施工提出了严峻挑战,需要采取差异化的处理方案。软土地基存在承载力不足和沉降变形大的问题,通常需要采用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等地基加固措施。回填土层由于压实度不均匀,容易导致路基沉降,需通过分层碾压和动态压实技术进行处理。岩溶地质区域则面临溶洞、土洞等隐蔽风险,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雷达探测和钻孔勘探。地下水位变化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在滨江路桥工程中,需考虑降水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针对不同地质条件,施工方案必须进行专项设计,包括支护结构选型、降水方案制定等关键环节。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地质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地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2.2 桩基础施工独特性
市政路桥工程的桩基础施工具有鲜明的技术特点和要求。在城市环境中,受限于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桩基施工必须严格控制振动和噪音影响。钻孔灌注桩因其适应性强、施工振动小等优势成为首选方案,但施工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泥浆护壁的质量控制。预制管桩施工则需要精确控制锤击能量和贯入度,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如存在较厚砂层时,需采取套管跟进或泥浆护壁等措施防止塌孔。桩端持力层的判定是质量控制关键点,必须结合地质勘察报告和实际钻进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大直径桩基施工时,钢筋笼制作和安装精度直接影响结构承载力,需采用专用吊装设备确保准确定位。混凝土灌注过程要连续进行,控制导管埋深在2-6 米范围内,确保桩身完整性。桩基检测环节应采用声波透射法、高应变检测等多种手段,全面评价桩身质量和承载力。
2.3 刚架桥施工特殊之处
刚架桥作为市政路桥工程的重要结构形式,其施工过程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刚架桥通常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对模板支撑系统的刚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支架搭设前必须进行专项设计计算,考虑混凝土浇筑荷载、风荷载等多种因素。大跨度刚架桥施工时,需合理设置预拱度以抵消后期变形,预拱度的确定要考虑支架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的影响。混凝土浇筑顺序对结构受力状态有重要影响,一般采用对称分层浇筑方式,避免产生过大偏心荷载。预应力施工是刚架桥的关键环节,预应力筋的定位误差必须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张拉过程要严格按照设计顺序进行。温度变化对刚架桥施工影响显著,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要采取温控措施,防止温度裂缝产生。施工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刚架节点区的钢筋密集问题,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刚架桥的线形控制也是施工难点,需要采用全站仪等精密仪器进行全过程监测。
3 市政路桥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3.1 材料质量管控办法
市政路桥工程材料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耐久性的基础保障。建立完善的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对水泥、钢材、沥青等主要材料实行 " 三证 " 核查机制。推行材料溯源管理系统,通过二维码技术记录每批材料的来源、检测数据和使用部位。重点监控混凝土原材料的含水率、含泥量等关键指标,对砂石骨料实行分级堆放管理。钢材进场后必须进行力学性能复验,预应力钢绞线还需进行松弛率测试。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油石比和拌合温度,每车料出厂前进行质量检测。建立材料样品留样制度,重要材料留存样品备查,保存期不少于工程保修期。实行材料供应商动态评价机制,定期考核供应商履约情况,建立优质供应商名录。
3.2 施工工艺规范措施
市政路桥施工工艺标准化是提升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编制详细的施工工艺标准手册,明确各工序的技术参数和质量要求。实施首件样板验收制度,每个分项工程开始前制作实体样板,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施工。路基施工要严格控制分层厚度,采用振动压路机配合光轮压路机组合碾压。路面基层施工时,水泥稳定碎石必须采用厂拌法生产,确保配合比准确。沥青面层摊铺要控制好温度梯度,初压、复压、终压各阶段严格按规范操作。桥梁混凝土施工要优化配合比设计,控制坍落度在合理范围内,采用二次振捣工艺提高密实度。预应力施工要建立双控机制,既控制张拉力也要量测伸长值。
3.3 人员技术培训策略
市政路桥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至关重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开展差异化培训。项目经理层重点培训 BIM 技术、项目管理等现代工程管理知识。技术人员侧重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等专业技术培训。操作工人重点进行工艺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实操技能培训。采用 " 理论 + 实操 " 的培训模式,在项目部建立实操培训基地,进行钢筋绑扎、模板支设等实操训练。邀请行业专家开展新技术、新工艺专题讲座,如装配式桥梁施工技术等前沿内容。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将培训成绩与岗位晋升、薪酬待遇挂钩。推行 " 师带徒 " 制度,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与新员工结对培养。
结束语
市政路桥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是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持续优化施工工艺、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将进一步提升工程品质和施工效率,为构建安全、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黄绡咏 . 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5,23(01):46-48.
[2] 陈荣超 . 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及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24,(04):147-149.
[3] 陈赟 . 深入分析市政路桥施工质量现状与解决措施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3,(08):89-91.
[4] 薛 元 仟 . 市 政 路 桥 施 工 特 点 及 技 术 控 制 要 点 研 究 [J]. 散 装 水泥 ,2022,(05):148-150.
[5] 王洪伟 . 浅析市政路桥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解决措施 [J]. 居舍 ,2021,(2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