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课程思政与技能培养双线融合共进教学模式研究
高 俊
鄂州职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湖北鄂州 436000
教育部办公厅于 2021 年 6 月 1 日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意见》指出,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主攻方向,必须全面深化、有效实施。要推进课程思政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发挥学科的特长,将思政教育纳入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中,加强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思想自觉和思辨能力。
《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是新能源汽车汽车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介绍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常见故障分析。要求新能源汽车检修人员掌握电池系统的安全措施和事故处理基本原则、方法和流程。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还应结合中国电池行业崛起的背景,引导学生树立行业自信,培养学生技能报国的情怀,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
目前,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课程思政的研究较为宽泛,仅仅将思政元素简单罗列,缺乏具体实施过程。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渐进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本文将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中的课程思政与技能培养双线融合共进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方法。
一、《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相关专业知识,同时明晰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能源战略、环保政策中的重要地位,知晓行业技术标准背后蕴含的社会责任与规范要求,拓宽学生对课程知识与行业背景的认知广度和深度[1]。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技能,包括故障诊断、维修操作等,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未来工作中能够遵守职业规范,严谨、负责地完成各项任务,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素养[2]。
思政目标:激发学生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热爱与创新热情,使其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发展,树立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课程学习,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让学生在追求技术精湛的同时,秉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3]
二、思政元素德挖掘
(1)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在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时,引入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领先技术成果。例如,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凭借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体现了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彰显了民族品牌的崛起,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2)创新精神与科学思维: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电池及管理系统的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在教学中,介绍诸如固态电池、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等前沿技术的研发过程,让学生了解科研人员在面对技术难题时如何通过创新思维、反复试验去突破瓶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科学思维[4]。
(3)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的检修工作关乎车辆的安全性能和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实践教学环节,强调严格遵守维修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和安全规范的重要性。
(4)工匠精神与精益求精: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的技术复杂度高,要求维修人员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分享行业内优秀维修人员的成长故事和技术经验,如他们如何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维修技能,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引导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5]。结合实际操作训练,要求学生反复练习,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培养其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三、思政元素和课程技能点的融合共进
表1、思政元素与课程技能点融合

四、结语
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课程中,通过将爱国情怀、创新精神、环保意识、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与课程技能点相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其成为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6]
参考文献
[1] 黄柳文. 汽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应用——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拆装与维护》为例 [J]. 汽车维修与保养 , 2025, (02): 78- 79.DOI:10.13825/j.cnki.motorchina.2025.02.021.
[2] 王兵 , 胡中夏 . 高职新能源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 [J]. 汽车实用技术 , 2024, 49 (22): 101- 105. DOI:10.16638/j.cnki.1671- 7988.2024.022.020.
[3] 陈垂策 . “ 四平台融通三课堂联动” 打造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 [J]. 汽车维修技师 , 2024, (20):105- 106.
[4] 陈剑. 课程思政与“ 岗课赛证” 融通视域下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J]. 汽车测试报告 , 2024, (18): 119- 121.
[5] 赖颖. 课程思政视域下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J]. 南方金属 , 2024, (05): 62- 64.
[6]陆秋懿. 课程思政要求下“ 岗课赛证” 融通教学设计研究—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与维护课程为例 [J]. 汽车知识, 2024, 24(09): 164- 167.
项目来源:鄂州职业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与技能培养双线融合共进教学模式研究— 以《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课程为例(JY 202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