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策略探索
石媛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幼儿园 065000
引言
幼儿教育领域不断更新,促使课程游戏化理念得到进一步发展,课程游戏化主要依靠游戏化手段来改良课程规划与执行途径,从而促使孩子在愉快的环境里自行探究并成长。绘本属于儿童文学的一种承载形式,它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表现出丰富的视觉感受力,紧凑的情节安排以及深邃的思想内容,很受幼儿喜爱,渐渐变成幼儿园教学的一项关键资源。处在课程游戏化这个框架之下,怎样合理融合绘本教学同游戏活动,深入发掘绘本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进而有效地唤起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潜在能力,成了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课程游戏化与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内在联系
(一)游戏化教学契合幼儿学习特点
幼儿天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的认知发展离不开直观感受、动手操作以及亲身经历,而游戏作为备受喜爱的活动形式,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专注力和积极性,还能推动他们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绘本教学凭借其生动的故事讲述和精美的插图设计,吸引了幼儿的注意,把游戏元素融入到绘本教学当中,既能加深幼儿对文本内容的认识,又能促使他们深刻体会作品蕴含的情感意味,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二)绘本为游戏化教学提供丰富资源
绘本包含生活,科学,艺术,情感等各类内容,给游戏化教学赋予了诸多资源,教师可以凭借绘本的主题架构,情节推进以及人物塑造,来规划各种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手工制作,音乐互动等),促使幼儿在综合的情境当中领会绘本的内涵,进而改善他们的文本解读水平和记忆成效。绘本精致的画面表现和生动的语言表达,既有益于激起幼儿的游戏兴致,又可助力他们在游戏中做到创造性的思维发展。
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游戏化的教学环境
创建游戏化教学环境是提高幼儿绘本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重点在于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共同改善,就物质环境而言,教师需依照绘本主题来规划空间布局,塑造沉浸式的学习气氛。拿《小熊宝宝》系列来说,在教室的一角可布置“小熊家园”主题区域,摆放玩偶,家具以及桌椅之类的道具,而且在墙面上挂上有关插图,诸如小熊进食,休憩或者玩耍的画面,促使幼儿更好地领悟绘本内容,这样直观的视觉表现形式既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又能有效地调动幼儿自动参加阅读活动的积极性。从心理环境出发的角度看,教育工作者要营造开放包容并且支持创新的学习氛围,在展开《不一样的卡梅拉》绘本教学之前,教师应当引导幼儿毫无拘束地表达自己对于书内角色的看法和想法,不管这些看法多么特别或者脱离常规,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认可并作出积极的反应,有些幼儿觉得卡梅拉身上有敢于去探寻未知事物的精神特征,还有一些人则指出了她存在固执的一面,通过耐心聆听并适时予以回应,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深入领会自身价值被尊重并接纳的含义,这样就能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后续的绘本互动环节当中。
(二)设计游戏化的教学过程
游戏化设计在幼儿教育领域有着明显的优势,它能有效地提升学习兴趣,还能激起探究欲望。拿《大卫上学去》绘本教学来说,教师采用“模仿小能手”活动来导入课程,先做校园典型场景行为演示,课堂举手发言,排队等候,手工制作等等,之后让幼儿参与模仿操作,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之后,教师自然而然地转入绘本内容讲解,达成教学目标的顺畅衔接。当进入阅读环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游戏策略加深幼儿对文本的理解,在教授《爷爷一定有办法》时,教师安排了“故事接龙猜一猜”互动活动,围绕“小约瑟的爷爷怎样巧妙利用旧毯改造衣物”这个情节,促使幼儿猜测后续发展走向,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助力他们更好地把握故事核心要素。在绘本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幼儿反馈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在“爷爷把背心改成领带”这一情节节点上巧妙地引入预测环节,这种互动方式既引发了幼儿对绘本内容的兴趣,也促使他们更好地把握故事结构和叙事逻辑,通过融入游戏化的拓展活动可以进一步加强幼儿的认知成果并促进其思维发展。以《好饿的毛毛虫》为例,在完成教学之后,教师安排了一次“毛毛虫变化记”的手工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给幼儿预备了彩色卡纸、剪刀和胶水之类的材料,而且交代了任务——要幼儿制作从卵到蛹再到蝴蝶的完整蜕变过程模型,在实际操作时,幼儿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人用不同形状的卡纸拼凑出毛毛虫身体各部分的样子;有人用彩笔为蝴蝶画上漂亮的花纹。这样一种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幼儿对绘本内容的认识,而且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施游戏化的教学评价
游戏化教学评价要重视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结束《我爱幼儿园》绘本教学之后,教师安排了“三言两语话绘本”互动环节,先让幼儿自我反思,诸如“分享玩具时的快乐”,再进行同伴互评,像“某同学在角色扮演方面做得很好,还教我们学唱新歌”,最后请家长参与评价,通过观察其居家行为,家长说孩子更关心幼儿园生活,愿意讲讲园里的趣事,这样从不同角度,各个层面的评价把幼儿在绘本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改进空间全都展现出来。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期间,教育者可以采用观察记录与作品分析相融合的综合评定手段,拿《蚯蚓的日记》绘本教学来说,在角色扮演阶段,教师要详细记载幼儿的行为特性,看他们能不能准确运用绘本语言去表达,还要考察幼儿合作撰写日记的能力;而且要对幼儿画出的“我的日记”作品加以整理并剖析,从视觉符号和文字叙述两个层面来审视幼儿对绘本主题的领悟程度以及其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有些孩子不但重现了书里的场景,而且附上了简单的文字说明,这就显示出他们已经掌握了用日记形式记录生活的方法,并且能够将这种技巧创造性地应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凭借这样一种全方位的评价工具,教育工作者便能全面掌握幼儿的学习进程,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安排给予科学的参照。
结束语
按照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引领,幼儿园绘本教学正在迎来重要发展契机,通过营造游戏化学习环境,规划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形成动态化的评价体系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把绘本资源同游戏要素融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绘本的教学潜能,而且还能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主体意识,在各种互动之中促使幼儿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相信在学前教育从业者共同努力之下,这种改革方式将会持续改进并收获更为显著的成绩,给幼儿的全面成长及终身发展赋予稳固保障。
参考文献
[1] 廖慧敏 . 提升幼儿园绘本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J]. 华夏教师 ,2023,(23):94- 96.
[2] 俞静雯 . 依托游戏快乐阅读——幼儿园绘本教学游戏化探究[J]. 科学咨询 ,2022,(21):244- 246.
[3] 李楠 . 从阅读到游戏: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创新策略 [J]. 华夏教师 ,2023,(21):90-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