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写作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张波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学 甘肃兰州 730013
一、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写作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
新课标指出初中英语教学应注重单元教学整体性与关联性,为写作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写作是英语语言技能重要部分,体现学生语言运用、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但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多采用“单课单练”碎片化模式,围绕单一知识点,与学生生活和认知脱节,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难以培养写作能力和达成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而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单元主题为核心,整合资源,将写作教学融入语言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输入—内化—输出”闭环中提升写作能力。例如“校园生活”单元,通过阅读、口语活动完成写作,强化系统性,激发兴趣,提升核心素养。
二、初中英语写作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主题统领原则
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单元主题为核心,确保写作教学与主题契合。新课标划分三大主题范畴,每个单元有子主题。写作大单元设计应紧扣子主题,设计系列写作任务,形成“主题—任务—能力”对应关系。如“环境保护”单元设计不同写作任务,深化学生对主题理解。
(二)素养导向原则
写作大单元设计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兼顾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培养。语言能力聚焦词汇等运用;文化意识融入中西方文化对比;思维品质培养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积累和反思。如“节日文化”单元写作,锻炼语言表达,培养文化对比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
(三)情境性与实践性原则
新课标强调创设真实语言运用情境,写作大单元设计应结合学生生活,构建写作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完成写作。如“校园社团招募”单元创设真实情境,让写作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同时融入实践性活动,提升写作实践价值和互动性。
(四)层次性与连贯性原则
大单元内的写作任务需体现 “阶梯式” 难度梯度,从基础到提升、从简单到复杂,确保不同水平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同时,任务之间需具备连贯性,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奠定基础,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深化与拓展。例如,“旅行” 单元写作中,先设计 “填写旅行计划表(基础信息罗列)”,再完成 “旅行日记(简单叙事)”,最后撰写 “旅行攻略推荐(观点表达与信息整合)”,三个任务层层递进,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形成完整的能力发展链条。
三、初中英语写作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精准定位单元写作目标,构建 “三维目标” 体系
以新课标核心素养为依据,结合单元主题与学生认知水平,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 三个维度设定单元写作目标,确保目标具体、可操作、可评价。如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 “AnInteresting Festival” 单元,其目标包括语言能力(运用一般现在时等)、思维品质(对比中西方节日等)、文化意识(了解节日文化背景等)。目标设定后,分解到单元各课时写作任务中,避免目标分散。
(二)整合单元教学资源,设计 “输入 — 输出” 闭环
大单元教学设计打破学科界限,整合教学资源,构建 “输入— 内化 — 输出” 教学闭环。依托阅读资源,选取相关文本,让学生圈画有用词汇、句型,整理成 “写作素材库”;结合听力资源,利用听力材料引导学生捕捉关键信息,梳理写作思路;通过口语活动,组织主题口语活动,让学生理清思路、修正观点,为写作奠定思维基础。
(三)设计阶梯式写作任务,适配学生能力差异
根据单元写作目标与学生能力水平,将单元写作任务分为“基础型”“提升型”“拓展型” 三个层次。以 “An InterestingFestival” 单元为例,基础型任务面向基础薄弱学生,完成短文填空;提升型任务面向中等水平学生,独立撰写短文;拓展型任务面向优等生,对比中西方节日并分析,提出对文化传承的看法。
(四)创新多元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标强调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写作大单元评价整合 “过程性评价” 与 “终结性评价”,结合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过程性评价跟踪写作全流程,设计 “写作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进步;终结性评价聚焦综合素养,制定 “核心素养导向的写作评价量表” 评分;学生自评与同伴互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设计评价表格引导学生评价。
四、初中英语写作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保障
(一)教师需提升单元整合与设计能力
教师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实施者,需深入研读新课标,准确把握核心素养要求与单元主题内涵;加强对教材的解读与整合能力,梳理单元内各类教学资源的关联点,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学习大单元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交流设计经验,如开展 “单元写作任务设计案例研讨”,分享优秀设计思路,提升整体设计水平。此外,教师需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能力差异,确保设计的任务与评价方式适配学生实际,避免 “一刀切”。
(二)搭建家校协同支持体系
部分家长对英语写作教学的认知仍停留在 “背范文、练句型”层面,可能对大单元教学中的情境任务、拓展写作存在疑问。教师需通过家长会、班级群等渠道,向家长解读新课标理念与大单元写作教学的意义,展示学生在单元写作中的进步(如从 “不会写” 到 “能自主表达观点”),让家长理解写作教学的系统性与综合性。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学生写作过程,如和孩子一起讨论单元主题(如 “聊聊家里如何过中秋节”)、帮助收集写作素材,为学生写作提供家庭支持,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三)优化教学资源与技术支撑
学校需为大单元写作教学提供资源支持,如配备丰富的英语阅读材料(主题绘本、分级读物)、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互动白板),方便教师创设情境与展示教学资源;搭建线上学习平台,上传单元写作素材(如阅读文本、听力音频、优秀范文),方便学生课后复习与自主学习;引入英语写作辅助工具(如语法检查软件、在线写作社区),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语言错误,拓宽写作交流渠道,提升写作效率与兴趣。
五、结语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写作大单元教学设计是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重要路径。它通过主题统领、资源整合、阶梯任务与多元评价,打破了传统碎片化教学的局限,让写作教学更具系统性、实践性与针对性,既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又能培养其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与学习能力。未来,教师需持续探索大单元设计的创新点,结合学生实际动态调整设计方案,让英语写作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助推器,为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春艳 . 试论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策略 [J]. 新智慧 ,2025,(06):66- 68.
[2] 陈彦斌 .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路径 [J]. 智力 ,2025,(06):34- 36.
[3] 陈昭山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探析 [J]. 初中生辅导 ,2024,(31):43- 45.
作者简介:张波(1986- ),女,汉族,甘肃,中学一级教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