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期农民收入增加趋缓的原因和措施分析

作者

杨卫东

山西省晋中市生态环境保护局祁县分局030900

前言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相比总体收入不高,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民收入的增长关乎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近些年农民收入的增加速度趋于缓慢,影响到农民社会和谐发展。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一、新时期农民收入增加趋缓的原因

(一)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

农村产业结构直接影响大农民收入的增加,符合当地农村情况的农村产业结构,可以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将资源引入适合的地区,从而增加农业产值,提高农民收入。传统农作物主要是粮食,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很多地方常常会附加种植一些高价值农作物,相比粮食瓜果蔬菜的经济价值要高一些,要想提高农产品经济价值,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来提升产量,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适合的农村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延伸农业产业链,深加工农产品,可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有许多农村地区,在选择农作物时往往只考虑经济价值,没结合当地的实际,收获到的农作物常常达不到预期[1]。

(二)农民自身能力不足

我国农民相比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要低,老一辈的农民大多没上过学,七八十年代的大多都上过学,但是学历普遍较低。加上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很多农村孩子学习能力差。很多现代农业技术和农机操作技术,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对他们来说学习这些技能较为困难,从而导致农民自身能力有限。农民无法很好掌握这些技术,从而很难增加自身的收入。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很多行业,农业生产也逐步朝着智能化、集成化发展,要想实现这点需要农民掌握一定计算机知识,学会操作计算机。年龄大的农民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学习起来更加困难。我国是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视农业,长期以来农民养成的种植习惯不容易改变,对新兴事物会存疑,担心使用新技术会影响到自己的收入,会对新技术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三)政府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不足

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很多行业都走向智能化,农业亦是如此农业也开始朝着集成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很多先进的农业技术陆续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地理位置往往比较偏远,经济能力也比较差,农民自身收入也不高。先进农机产品的引进、农业技术的引入,不仅需要有资金投入,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农机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农业技术的推广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撑,都需要政府给予足够的支持。我国现实情况是农村地区大多在偏远地区,社会经济往往不发达,农民收入不高,当地政府部门也不够重视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农机产品的研发、农业示范田的建设,这些都会影响到新时期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新时期解决农民收入增加趋缓的措施

(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新时期要求解决农民收入增加趋缓问题,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科学分配农村拥有的各类资源。我国是农业大国,当前大多数农村地区还是小农经济,生活和生产方式较为传统。农民收入深受现有生产力制约,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由此,要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市场为主导,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研发新型农机产品,发展适合当地农业的乡镇企业,不仅开发农村市场,科学利用农村现有各类资源,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一二三产业尤其是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对农民的增收有着深远的影响。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在持续不断提升,农民的增收不仅仅取决于农业生产自身,也受益于其他行业扶持和协同发展。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中,农业、工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进而促进农村产业链的整体延伸。比如:将农业和加工业相结合,能够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不仅仅增加了农户就业机会,还使得农户通过更多地参与产业环节而得到收益。将农业和旅游业、农业和服务业结合在一起,是提高新时期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比如: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在振兴乡村,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同时,给农民带来更多渠道收入来源,为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二)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素养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不高,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导致农民自身素质不高,学习能力较差。一定要几千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增加农民收入储备人才。相关部门要建立多元化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来提高农民自身素质。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开展针对性分层分类培训。对于那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可以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培训,教农民农业知识和农机操作技术,比如:到农田现场示范演示农业技术、播放农业知识教学视频等。现阶段我国农村主要劳动力,虽说都有一定文化基础,但是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于这些有一定知识的农民,相关部门挂牌开展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技能水平,丰富农民农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此外,相关政府部门通过树立科技示范户,发挥示范户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农民看到示范户使用新技术,利用新知识带来的实际效益,来增强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自信心,学会操作先进的农机产品,丰富农民自身知识,进而增加农民收入[2]。

(三)增加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要想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机产品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机产品的研发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并随着时间的增加提高资金投入,此外,政府相关部门也要给予农民一定支持。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技术引进和农机产品研发,鼓励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通过投资、捐赠、合作等方式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机产品研发的工作当做。比如,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设立农业技术和农机产品专项基金,用于引进先进的新技术、建设农业试验示范田、拥有技术的推广和农机产品的研发等。还要积极开拓资金来源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和其他机构投入资金,积极参与到农机产品的研发,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在农机产品研发和农业技术引进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为农民收入增长做出贡献。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增加扶贫力度,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受灾人口生活苦难,来降低农民贫困人口率,来为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结束语

总之,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农民的收入对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这些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缓慢,从而影响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由此,一定要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的原因,提出解决策略,加上我二年在农村和老百姓一起的摸爬滚打,对农民有了深厚的感情,发自内心的想改变他们的人居环境和生活水准,让他们从辛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过上“田有好收成、家有好关景、村有好环境”的幸福日子,也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冯金芳 .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原因分析及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J]. 河南农业,2009(05):84-85.

[2] 冯绯 . 农民收入增加趋缓的困境解析与解决对策 [J]. 中南大学,2009(1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