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提升途径探析
吴海丽
海口经济学院 571127
一、当前教师道德修养的现状
(一)当前高校教师道德修养水平差异较大
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数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体系逐渐趋于完善,国民的整体道德修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高校的教师,他们都接受过十几年的素质教育,甚至有一部分教师还接受过西方道德文化的洗礼,在道德修养层面具备较深厚的底蕴。但我们也应当清晰的看到,尚有部分高校教师在师德、敬业和学术等方面存在严重缺失,该部分高校教师由于家庭背景、受教育水平以及成长经历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当前教师道德修养水平差异较大。
(二)缺少系统化的道德修养考核制度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可以说得到了飞跃性发展,但这仅仅是在学术水平方面,而在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则显得较为薄弱。一方面由于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张,短期内引进了各类道德修养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师,该类教师部分并未经过严格的职业道德修养考核便仓促上岗,造成部分教师道德修养的缺失;二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实现了快速发展,而个别领域尤其是道德修养方面未能跟上高校快速发展的步伐,缺少系统化的考核机制,造成许多教师忽略了道德修养的系统化提升,部分教师道德修养出现问题。
(三)“重”学术研究,“轻”道德修养培养
由于我国高校系统的制度化建设不够完善,造成我国部分高校教师“重”学术研究,“轻”道德修养培养。一是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学术成果为主,有的高校绩效评价甚至只注重于学术水平。因此,造成部分教师为了快速达到职位晋升和加薪等目的,把重心都放在了学术研究上而忽视职业道德修养学习;二是部分教师受市场化的影响较大,该部分教师更加注重追求自身的利益,而降低了对道德修养提升的要求;三是受整体制度化建设的影响,部分高校在教师入职前、入职后等各个阶段未能开展足够的道德修养培训,造成部分教师对道德修养方面的认识和理解相对薄弱,道德修养的发展环境较为欠缺。
(四)大多数高校教师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
我国高校教师文化水平普遍较高,能够通过交流、媒介等形式学习到相对先进的教育道德理念。因此,虽然我国部分教师的道德修养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但整体来看,我国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道德理念。一是我国高校教师学历普遍都在本科以上,绝大多数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无论是教学能力、创新能力或者是道德修养,都具有了较强的综合素质;二是我国高校浓郁的师生氛围让教师普遍具备较强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时常用实际行动来为教育事业做贡献;三是大多数高校教师在恪守道德规范、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关爱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始终保持高尚的职业操守。
二、存在问题
(一)政治理论思想较为薄弱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部分高校教师的政治思想理论较为薄弱,对马列主义思想认知相对匮乏,对共产主义信念的认识相对不足,这也一定程度上对道德修养观念造成了影响。
(二)道德层面认识不足
部分教师对道德修养重要性的认识较为薄弱,甚至个别教师存在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如近年来媒体时常报道的学术不端、接受学生不当馈赠、师生关系不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形象。
(三)道德修养制度化建设不够完善
由于缺少系统化的制度化建设,导致道德修养教育制度的不完善、难以开展系统化的教育培训和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造成部分教师自律意识比较薄弱,严重阻碍了高校教师队伍道德修养层面的健康发展。
三、提升高校教师道德修养建议
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处处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对人生的态度,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成功与否,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如何有效提高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本文粗略探讨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进一步加强我国高校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培养优秀高校教师的必经之路。通过各种形式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为建立一支政治思想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进一步完善道德修养制度化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制度化建设,通过制度的形式明确并细化道德修养内容、程序、措施、奖惩和监督等等,确保制度的完善性、可操作性、严肃性和公平公正;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道德修养考核机制,将道德修养与学术成果、职位晋升、奖励等考核指标并重纳入考核范围,甚至可以实行道德问题一票否决机制,以提高高校教师对道德修养层面的重视程度,推动高校教师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为培养更多道德修养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三)进一步加强自身改造
一是定期对自己进行深度剖析,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不断总结。教师只有充分的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才能从根本上努力的去提高自己和改造自己;二是通过专题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从而从思想认识上提升道德修养;三是通过实践来加强对自身的改造,尤其是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处理各种事务的行为,要善于总结和反思处理自身行为上存在的不足,进而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四)建立多元化的监督体系
一是结合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采取督导、听课、学生评价等固定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日常监督,形成相对固定的道德修养行为监督规范,促进教师道德修养水平的逐步提升;二是充分利用自媒体和社会的力量,建立多元化的道德修养监督体系,形成学校内部监督管理和社会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齐心协力推动高校教师道德修养水平的全面提升。
(五)搭建良好的道德修养发展平台
搭建良好的道德修养发展平台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是加快对高校教师道德修养成长进步的有效手段,也是为高校教师提供了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氛围的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水平的平台,同时更是一个提供多元化培育道德修养水平的摇篮。一是高校可以尽可能为高校教师提供发展机会,尤其在参加进修、学习和科研等方面给与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确保高校教师有充分的学习机会;二是通过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和舆论宣传等方式营造良好的道德修养培养氛围,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促进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三是高校应当给与教师更多的关注,无论是教师的生活或者工作方面,都应该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的了解和解决高校教师的困难;四是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进一步加强校园道德修养文化建设,激发高校教师的积极性,营造尊师重教、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从氛围上感染高校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重要人员,加快提升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极其重要,我国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更关系到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深入探索多元化的道德修养提升途径,力争能为高校教师在提升道德修养水平方面提供更多思路,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四有”人才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 申晶晶 .“80 后”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研究 [J]. 思想教育研究 ,2009(12):
[2] 廖良 . 高校教师师德现状及建设研究 [D].2014.:
[3] 黄粲 . 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现状与思考 [J]. 求知导刊 ,2017, 第 33 期 :
[4] 刘江波 . 论高职院校如何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J]. 教育界 .2014, 第 1 期 :
作者简介:吴海丽 1981.10 女 广西 汉族 本科 高级会计师 研究方向: 高校教育和企业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