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写作教学策略

作者

李伟莉

南京市六合区方州小学

在目前教育事业不断改革与创新背景下,提出了跨学科这一理念,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通过跨学科写作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与表达能力。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教师应当通过思维可视化教学手段,将整个写作思维直观的呈现出来,使小学生更好的开展写作。

一、思维可视化对小学语文跨学科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思维可视化背景下进行小学语文跨学科写作教学,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逻辑性思维,还可以促使学生发展跨学科思维。首先,思维可视化直接将整个写作思路直观的呈现出来。在跨学科写作中,学生需要从语文学科的局限中脱离出来,反思自身的知识体系,将与本节课写作主题相关的各个学科知识整合到一起。这时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或者概念图等思维可视化工具进行梳理,构架写作框架,使整个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密。其次,思维可视化将会驱动学生深入探索与研究。在跨学科写作中,学生需要回顾学习的所有学科知识,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对比与分析 [1]。而可视化教学手段可以将学生整个探索与研究的过程生动且形象的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学科之间存在的联系,使学生形成综合性思维能力。最后,思维可视化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转变自己写作的角度,对写作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从而获得全新的思路。

二、思维可视化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写作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全面梳理文章内容,构建跨学科思维框架

在跨学科写作背景下,教师需要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多学科教学体系。教师需要深入解读与分析语文教材中所蕴藏的其他学科知识点,并且通过思维框架的方式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写作素材,使学生在写作中可以更好的融合。思维导图、时间轴等作为教师常用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对学生写作框架与思路的整理至关重要,学生将会建立起对跨学科知识的全面认识,并且思维逻辑得到良好发展,在写作中不断创新与表达,创作出优秀的作文。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文章主要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狼牙山五五壮士为了掩护连队主力及群众的撤退转移,勇敢牺牲自己的英勇事迹以及身上所蕴藏的民族以及家国情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历史学科,为学生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游击战术,分析五壮士选择狼牙山作为阻击阵地的战略意义。或者引入数学学科中的时间概念,促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狼牙山五壮士在完成任务的时间。并且还可以通过连环画的方式形式表现五壮士跳崖前的经典场景,使学生更好的感受人物动作与象征意义。在这一基础上,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本片文章主要讲述的故事情节、人物特点以及历史背景。在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在运用流利的语言去表达故事情节基础上,还可以将数学学科中时间的迁移这一部分知识融入到其中,促使整个文章结构更加紧密且有深度,运用“点面结合”手法刻画英雄群像与个体形象[2]。总之,在思维可视化背景下进行跨学科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梳理文章所蕴藏的其他学科知识,促使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从而使整个写作看起来更加完整且有层次。

(二)深入表达写作内容,构建思维可视化写作框架

在写作中,思维表达至关重要,尤其是跨学科写作,学生需要寻找合适的机会切入其他学科知识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可视化工具,梳理学科之间存在的联系,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关键概念,并且把握好不同元素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实现对文章结构的全面梳理,保证写作更加清晰。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时,每个人都有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比如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以及冯骥才严重可爱的珍珠鸟等等,学生们需要选择一个自己心爱的物品进行描述,并且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其中,通过因果关系,阐述自己喜欢这一物品的原因,保证整个写作的情感脉络更加清晰。在跨学科写作背景下,教师还需要注重延伸与拓展,促使学生转变角度进行写作,比如通过描述物品的材质以及功能,融合一些科学知识;通过介绍物品的造型以及色彩,融入美术学科审美相关的内容;通过介绍物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实现与历史以及文化的融合。而在真正的开始写作前,学生需要全面梳理写作框架,将物品与自己情感之间的因果直观呈现出来,构建“心爱之物思维导图”:中心为物品名称,分支延伸至科学、美术、文化、劳动等角度,选择1-2 个最感兴趣的跨学科角度,描写心爱之物的细节,并融入情感 [3]。而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困难,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比如学生在融入科学部分时,可以运用比喻的教学手法,而在文化部分则需要运用故事进行说明,保证写作更具说服力/

三、结束语

根据文章叙述,在现代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需要全面深化跨学科理念,并且通过思维可视化工具,为学生梳理跨学科写作脉络,促使学生明确写作思路,从而全方位思考,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分析语文知识,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延伸与拓展,实现知识的全面整理与归纳,构建跨学科知识框架。并且还应当利用思维导图深入分析与表达写作内容,将写作内容直观呈现出来,保证整个写作教学更加生动,学生的的写作水平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小雨.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探索[A]广东教育学会 2024 年度学术成果集 [C]. 广东教育学会 , 广东教育学会 , 2024: 3.

[2] 朱康琪.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地图”的构建策略[J].小学生 ( 中旬刊 ), 2024, (10): 58-60.

[3] 刘玉君 . 跨学科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实施策略 [A]2024 年第三届教育创新与经验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国际交流协会 , 北京国际交流协会 , 202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