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构建探索
张湘娥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517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构建高职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重要性和策略。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和课程思政的目标,提出了将思政教育融入高职课程的具体途径,包括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同时,强调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性,以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构建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对于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高等职业教育是培育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人才的关键平台,肩负着向国家与社会提供达标人才的重任,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将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深度整合,贯穿教学始终,以此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职业操守,然而,旧有的融合思政教育于课程体系中存在与专业教学融合不深、成效不彰等问题,因此,寻求一种更为高效的高职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模式,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与课程思政的目标
(一)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强调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深入配合,企业在人才的培养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学习者创造真实的工作场景与实操机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轮换进行,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学徒不仅在学术机构中学习知识,同时在企业中接受经验丰富的导师的辅导,这种模式确保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培养[1]。
(二)课程思政的目标
课程思政旨在塑造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感,助力学生成为德艺双馨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助力青少年塑造健全的全球观、生命观和价值观,加固自信体系,巩固对社会主义特色的坚定信念,锻造学生敬业乐群、担当协作的品格,增强其职业品德,激励学子们关注现实社会、投身社会实践,助力他们塑造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远大使命意识。
三、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
1.构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内容的规划上,应当巧妙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学科有机地融为一体,打造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教学结构,实现两者之间的深度互动与良性循环,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应相互融合,共同关注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塑造,以及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2]。
2.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实际教学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学徒制这一教育模式下,应当提升实际操作练习在教学中的比重,以此来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体验机遇,通过实际操作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从而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职业道德,此外,这种方式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担当。
3.开设选修课程
除了必修课程外,还应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如人文素养课程、职业素养课程等,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这些选修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渠道和平台。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1.培养“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的教师。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应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学校可以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2.聘请企业导师
企业导师是现代学徒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学校可以聘请企业导师参与课程教学和实践指导,将企业的优秀文化和职业精神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
(三)创新教学方法
1.采用项目式教学法
项目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它将教学内容融入到项目中,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在课程思政中,可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手段,将思政教育资源融入到课程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3.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活动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创新创业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教育的力量,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实践能力。
(四)完善评价体系
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程思政中,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实践能力等纳入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加强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它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在课程思政中,应加强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实践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引入企业评价
企业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评价方式。在课程思政中,应引入企业评价,让企业参与到学生的评价中来,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结论
在现代学徒制度框架下,打造高职教育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模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精致调配教学内容、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刷新授课手段以及优化评估机制等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深度结合,塑造德才兼备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及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打造高等职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模式的关键路径,必须强化这种合作,携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立与进步。
基金项目: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班级管理》(河职院教[2022]19号)
参考文献
[1]章洋舟.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路径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3):11-13+38.
[2]刘燕玲,何军.现代学徒制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J].作家天地,2020,(06):137-138.
[3]潘丽华.浅析思政元素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J].文教资料,2022(20):116-119.
姓名:张湘娥 1980年8月 性别: 女 民族 :汉 籍贯 :湖南耒阳 学历 : 硕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 :教育学
基金项目: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班级管理>(河职院教[202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