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效节能矿山机电设备的选型与优化配置研究

作者

郎忠勇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尖山铁矿 山西太原 030000

引言:

矿山行业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重要领域,机电设备在矿石开采、运输、加工等环节中占据主要能耗比重,许多矿山企业仍沿用高耗能、低效率的传统设备,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加剧了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随着高效电机、变频技术、智能控制等节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矿山机电设备的能效水平显著提升,但如何科学选型并实现系统优化配置仍是行业难题。国家政策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严格,矿山企业亟需通过技术升级降低能耗,研究高效节能矿山机电设备的选型与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行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撑。

1.选用变频调速电机,实现设备功率与负载动态匹配

高效节能矿山机电设备的选型与优化配置是矿山企业实现绿色生产与降本增效的关键环节,变频调速电机的应用是其中的核心技术,其借助调节电机输入频率与电压,实现设备功率与负载的实时动态匹配,从而显著降低能源浪费。在矿山生产场景中,破碎机、输送带等设备的负载往往随矿石硬度、输送量等因素波动,传统定速电电机长期处于“ 大马拉小车”状态,造成大量电能损耗。而变频调速系统可依据传感器反馈的负载信号,自动调整电机转速至最佳工况点,使设备始终运行在高效区间。

优化配置上将变频技术与设备群协同控制相结合,构建全局能效管理体系,矿山机电系统通常包含通风、排水、运输等多子系统,传统独立运行模式易产生“ 节能局部化、浪费全局化” 矛盾。建立基于物联网的中央控制平台,可实时采集各变频设备的运行数据,利用算法动态协调子系统间的能耗分配,例如在排水系统中,根据水位传感器数据智能调节水泵机组的工作数量与转速,较传统工频模式节能 40% 以上。注重电机选型与机械传动系统的匹配优化,如选用 IE4 超高效率电机配合永磁同步技术,再结合齿轮箱速比调整,可使系统综合效率大幅提升。

2.优化通风机叶片角度,提升矿井风流输送效率

通风系统的高效运行对于保障井下作业安全至关重要,通风机作为矿井风流输送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矿井的通风效果与能耗水平,传统通风机叶片角度固定,难以适应矿井复杂多变的风阻需求,导致风流输送效率低下,能耗居高不下。利用优化通风机叶片角度,能够动态调整风机的工作特性,使其在不同工况下均能保持最佳运行状态,叶片角度的优化需结合矿井通风网络特性,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对叶片进行气动设计改进,减少涡流损失,提高气流通过效率。

通风机叶片角度优化的基础上,还需结合矿山实际工况进行系统化配置,以实现整体能效的提升,矿井通风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网络,风阻分布不均、巷道延伸变化等因素均会影响风机的运行效率。叶片角度的优化不能孤立进行,而应与风机选型、电机匹配及控制系统升级协同推进,例如在风机选型阶段,优先选择具备高效叶型设计和可调角度功能的风机[1]。确保其适应矿井不同开采阶段的风量需求,电机匹配上采用变频驱动技术,根据叶片角度调整实时调节电机转速,避免能源浪费。

3.采用永磁同步驱动技术,降低输送系统能耗损失

矿山机电设备的选型与优化配置中,采用永磁同步驱动技术是降低输送系统能耗损失的关键举措,永磁同步电机因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低损耗特性,成为传统异步电机的理想替代方案。永磁同步电机在轻载和变载工况下仍能保持较高的运行效率,显著减少了电能浪费,其转子采用永磁体励磁,无需额外的励磁电流,从而降低了铜损和铁损,进一步提升了能效。矿山输送系统中,永磁同步驱动技术可利用精准的速度和转矩控制,实现与负载需求的动态匹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永磁同步驱动技术的应用需结合矿山输送系统的实际工况进行综合设计,根据输送带的负载特性、运行速度和启停频率等参数,合理选择电机的额定功率和极数,避免过度配置或配置不足。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对电机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调节,确保其始终工作在高效区间,例如借助加装传感器和PLC 控制器,可实现电机的软启动和动态调速,减少机械冲击和能耗波动。永磁同步电机还可与能量回馈装置结合,在制动或下坡工况时将多余能量回馈电网,进一步提升节能效果。

4.配置液压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再利用制动过程动能

高效节能矿山机电设备的选型与优化配置研究中,液压系统能量回收装置的引入是实现节能降耗的关键技术,矿山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大型采掘机械和运输车辆,频繁启停与制动会产生大量动能,传统液压系统通常通过节流或溢流方式将这些能量转化为热能耗散,造成能源浪费。借助配置液压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可以将制动过程中的动能转化为液压能并存储于蓄能器中,在设备加速或启动时重新释放利用,显著降低能耗[2]。

液压系统能量回收装置的优化配置需综合考虑矿山设备的负载特性与工作循环特征,例如对于周期性作业的矿用挖掘机,其动臂下降与回转制动阶段产生的动能可通过液压马达转化为高压油储存,并在铲斗挖掘时辅助驱动,实现能量闭环利用。配置过程中需优先选择响应速度快、效率高的二次调节液压元件,并采用压力-流量复合传感技术实时监测系统状态,为避免蓄能器频繁充放导致的效率衰减,建议采用分级储能策略,将高压蓄能器与低压蓄能器组合使用,扩大能量回收范围。

5.实施照明系统LED 改造,减少巷道照明电力消耗

机电设备的能源消耗是影响整体能效的关键因素,而照明系统作为矿山巷道的基础设施,其节能潜力不容忽视,采用LED 照明技术对传统巷道照明系统进行改造,是提升矿山能效的重要举措。LED 灯具凭借其高效的光电转换效率、稳定的工作性能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显著降低电力消耗,减少因频繁更换灯具而产生的人力与物料成本。LED 灯具的光线分布更为集中,可有效避免无效散射造成的光能浪费,从而在满足巷道安全照明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节能目标。

矿山机电设备的节能优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照明系统的升级改造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推进LED 照明改造的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矿山巷道的实际需求,选用符合矿用安全标准的专业灯具,确保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和耐用性。结合智能控制技术,根据巷道使用情况动态调节照明强度,例如在无人作业时段自动降低亮度或启用感应照明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节能效果。

结语:

高效节能矿山机电设备的选型与优化配置是实现矿山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本研究探讨了高效节能矿山机电设备的选型与优化配置,为矿山企业提供了节能降耗的理论依据与技术路径。随着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深度融合,矿山机电设备将朝着更高效率、更低能耗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利用科学选型与优化配置,矿山企业不仅能降低运营成本,还能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杨勇. 矿山机电设备机械式振动故障特征智能提取方法 [J]. 机械管理开发, 2025, 40 (06): 61-63.

[2]葛翔. 矿山机电设备智能化技术应用探讨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5,(12):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