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及应用研究
郭婧婷
浙江长兴河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 313100
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凸显其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等良好优点。当然,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也必然会面临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多等不同程度的挑战,所以,探索与探究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并分析其在建筑工程中实际应用的方法,对于整个行业发展来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一、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特点
(一)结构复杂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通常自身会有较为复杂的空间结构体系,包含大量异形构件和节点,因此,其对于构件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要求较为严苛。例如,在超高层建筑顶部设计过程中通常会有一些较为特殊的造型,这些造型会要求钢结构构件形状和尺寸具有差异性,无疑会提高整体施工难度。
(二)施工高度大
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高度通常都会在数百米以上,这会让钢结构吊装、测量等工作难上加难。特别是在高空作业之中,施工会受到风速、气温等环境因素的严重影响,如若不采取特殊施工错误,根本无法保证施工安全性与可靠性。
(三)施工周期长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包含构件加工、运输、吊装、焊接等不同步骤,其整体施工周期对比其他建筑工程项目要长。在长时间施工之中如何合理安排施工步骤的前后顺序、协调不同工种之间的密切配合,才是保证工程项目按时完成的重要保障。
(四)质量要求高
超高层建筑工程是一个城市最为显著的地标性建筑,其整体质量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人民与城市的形象。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既定设计要求与规范,保证钢结构自身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二、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应用分析
(一)构件加工制作技术及应用
1.原材料预处理
首先,构件加工制作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通过钢板抛丸除锈(除锈等级达到 Sa2.5 级)的方式,最大程度消除钢板氧化皮与锈蚀;其次,可以选择数控切割的方式进行下料,如此可以将切割精度始终控制在± 1mm 以内,有效避免在后续加工阶段出现误差积累的情况。
2.构件焊接加工
构件焊接加工一般都会在工厂中完成,通过门式埋弧焊机的引入方式,使得梁柱构能够进行自动焊接。当然,在焊接之前需要对厚钢板进行预热(预热温度80-120∘C ),使得其层间温度可以保持在 150–250∘C ;而且,要做到对焊接接头进行 100% 无损检测(UT 探伤),使得钢板内部能够做到无缺陷。
3.构件涂装处理
构件涂装处理过程中底漆应该采取环氧富锌漆(干膜厚度 ≥80μm ),而中间漆则应该采取环氧云铁漆(干膜厚度 ≥120μm ),在完成涂装以后可以开展附着力测试(拉开法测试 ≥5MPa ),并对各个节点连接部位实施有效防腐保护,保证构件涂装处理达到最佳效果。
(二)吊装工程关键技术及应用
1.吊装机械选型
在吊装机械选型阶段,应该依据构件重量与吊装高度等具体情况,选择相对比较适合的吊装机械。一般情况下,高度300 米以内都可以选择塔式起重机(如QTZ800,最大起重量 80 吨),而 300 米以外则可以选择动臂式塔吊(如M1280D,最大起重量 120 吨),并从中搭配汽车吊,以此辅助地面构件进行转运。
2.吊装单元划分
吊装单元划分阶段可以引入“ 模块化吊装” 理念,将钢柱、钢梁、支撑等进行相应组合,从而形成吊装单元,尽可能减少高空作业量;对于一些超大构件而言,则可以选择“ 双机抬吊” 工艺,让主吊机承担 70% 荷载、辅助吊机承担 30% ,在起吊阶段需要保持同步(高差 ≤500mm )。
3.吊装稳定性控制
在吊装之前需要安装钢爬梯、缆风绳等临时支撑设备,将钢柱吊装垂直度偏差始终控制在1/1000 柱高以内(且 ≤15mm );而且,也可以选择“ 分层吊装、分层固定” 的方式,当完成一个施工段吊装作业以后,可以通过永久节点连接的技术,增强结构稳定性。
(三)焊接工艺技术及应用
1.焊接方法选择
在焊接环节应依据构件材质与节点类型选择不同形式的工艺,对于 Q355B钢材可以选择 CO2 气体保护焊(焊丝 ER50-6)方式,而对于 Q460GJ 高强钢则可以选择埋弧焊(焊丝 H08MnMoA)。当然,如若面对厚钢板( ≥60mm )焊接之时,则可以选择“ 窄间隙埋弧焊” ,使得坡口角度能够有效控制在 5∘ -8° ,最大程度减少其填充量。
2.焊接变形控制
焊接变形控制过程中应结合“ 对称焊接” “ 分段退焊” 工艺,例如,在钢柱对接焊接之际,两名焊工可以从中间向两端实施对称焊接,如此可以保证每层焊道长度能够始终控制在 500mm 以内;在焊接完成以后,可以选择红外加热装置进行去应力处理,进一步降低焊接所产生的残余应力。
3.高空焊接防护
高空焊接防护环节应通过搭建焊接操作平台、设置防风棚等方式,对母材进行预热,特别是在环境温度低于 0∘C 时,要保证预热温度 ≥80∘C ,当环境湿度 ≥ 90% 时,则应该选择立刻停止焊接作业。
(四)测量控制技术及应用
1.基准控制网建立
基准控制网的构建需要在基础底板中布置 6 个永久性测量基准点,并采取全站仪设备开展闭合导线测量,如此可以将平面位置偏差精准控制在 ± 2mm 以内。也可以通过高程控制网的构建方式,运用精密水准仪(DS05)实施往返测量作业,将高程偏差控制在 1mm 以内。
2.动态监测系统
动态监测系统的打造应该在核心筒钢柱、转换层钢梁等钢结构关键部位配备传感器,对温度变形与荷载变形等数据开展实时监测,保证每天早晚两次开展全站仪复测,并借助监测数据积极调整后续安装精度。
3.累积偏差调整
如若某楼层钢结构安装偏差超过允许值之时,便可以选择“ 预留调节量” 方法实施统一性纠正,通过在下一楼层钢柱反向偏差的加工预设方式,在累积过程中渐渐调整与消除最终误差。
(五)防火与防腐施工技术及应用
1.防火涂料施工
防火涂料施工阶段可以选择膨胀型防火涂料等类型的厚型防火涂料,其耐火极限可以达到 3 小时。因此,在施工之前可以通过基层打磨处理的方式,在其上进行喷涂施工,每一遍喷涂厚度不应超过 5mm ,当过去24 小时后还应该再次进行涂刷,等待完全干燥以后,再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0.8MPa )与粘结强度测试( ≥0.15MPa ),检查防火涂料施工质量是否达标。
2.现场防腐补涂
在对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焊接部位进行补涂过程中,需要在补涂前选择砂轮机进行除锈,而后对底漆与面漆实施补涂,保持与工厂涂装层搭接宽度要≥100mm
3.节点密封处理
在对螺栓连接节点进行密封处理过程中,可以选择防火密封胶密封的方式,将一些缝隙较大位置填充防火岩棉,如此才能够保证在发生火灾之时,烟气不会出现渗透的情况。
总之,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结构性、技术性的系统工程,其包含构件加工、吊装、焊接、测量、防火防腐等多个施工环节。因此,通过构件加工制作技术、吊装工程关键技术、焊接工艺技术、测量控制技术与防火防腐施工技术的结合应用,能够保证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质量与安全达到预期标准,有效解决以往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所面临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金威.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焊接施工技术研究[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4(11)
[2] 安昌军.大跨度钢结构桁架梁及电动开合顶轨道安装施工测量控制[J]. 石化技术,2024(11)
[3] 刘浩.垃圾池钢结构屋盖大型桁架整跨滑移施工技术[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24(06)
[4] 江湘华.钢结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