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罗乐欢
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 514000
一、引言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思维逻辑、审美创造等能力的关键载体。新课标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要求作文教学聚焦真实情境写作、强化任务驱动、注重思维进阶与文化传承。但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教学目标模糊、内容脱离实际、方法单一、评价片面等问题,难以契合新课标要求。因此,探究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策略很有必要。需先明确,新课标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新要求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其二,强调真实情境与任务驱动;其三,注重思维进阶与能力提升。
二、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四点比较明显
第一,教学目标偏离核心素养:部分教师仍以应试为核心,将作文教学目标窄化为提升高考作文分数,忽视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素养的全面培养。教学围绕高考作文题型、评分标准机械训练,学生写作沦为套路化、模板化应试行为,缺乏真情实感与独特思考。
第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需求:写作主题、素材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现实关联度低,多为陈旧、空洞话题,学生缺乏写作兴趣与素材积累。且未根据新课标要求,融入真实情境任务、跨学科知识,写作内容难以体现实用性与综合性,无法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对写作能力的需求。
第三,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以教师讲解为主,侧重写作技巧传授,如文章结构、论证方法等,学生被动接受。缺乏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学生写作积极性、主动性未充分激发,写作过程缺乏探究、实践与创新,难以提升写作能力与思维品质。
第四,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多以教师单一评分为主,评价维度较窄,侧重结构、语言等,忽视思维深度、情感真挚度、文化内涵等方面。评价反馈滞后、笼统,缺乏针对性指导与过程性评价,学生难以及时了解写作问题,无法有效改进,写作动力与信心受影响。
三、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笔者认为,基于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紧扣核心素养,明确教学目标:将语文核心素养细化为作文教学具体目标。语言建构上设定不同阶段词汇、句式、文体规范积累目标,如高一侧重记叙文语言生动性,高二强化议论文逻辑表达。思维发展方面,高一培养形象思维,高二提升逻辑与辩证思维,高三训练创新思维。审美创造上,引导学生感知不同文体审美特质,学会用个性化语言、独特视角展现审美;文化传承则融入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素材,让学生在写作中理解与传播文化。
依据新课标,设计涵盖校园、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真实情境写作任务。如“校园读书月方案设计”,让学生在校园活动情境中,运用语言组织、活动策划知识,提升语言运用与实践能力;“家乡非遗保护倡议书”,结合社会文化保护需求,促使学生思考文化传承,锻炼思维与文化理解能力,使教学目标落地真实场景。
第二,优化教学内容,贴近实际需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家庭、校园、社区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如“家庭亲情故事”“校园社团活动感悟”等。关注社会热点,如科技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将“ AI 对教育的影响”“非遗活化实践”等话题引入课堂,让学生有话可写,增强写作现实针对性,同时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思维敏锐性。
第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写作活力:运用多媒体、实地体验等创设情境。如教写景散文时,播放自然景观视频、组织校园景物观察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美,激发写作灵感;开展“职场面试自我介绍”情境写作,模拟招聘场景,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提升语言应用与应变能力,让写作更具实用性。
还可以设计系列写作任务组成项目,如“家乡文化宣传项目”,包含“文化调研访谈记录”“文化宣传片脚本撰写”“文化推广倡议书”等任务,学生分组完成,历经调研、写作、展示全过程。在任务推进中,锻炼团队协作、信息整合、语言运用能力,实现写作从知识到实践的转化,提升解决复杂问题能力。
开展思维导图、辩证思维训练。写作前,用思维导图梳理写作思路,如议论文“科技是把双刃剑”,从“利”“弊”“辩证看待”分支拓展,理清逻辑;设置“观点辩论”活动,如“网络文学是否属于经典文学”,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反驳,培养批判性与辩证思维,让作文思维更深刻、
严谨。
第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持续发展: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与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反思写作思路、亮点与不足;互评采用小组互评,依据评价标准(如内容、结构、语言等)相互点评,学习他人优点;家长评价针对生活类写作(如“家庭故事”),从生活真实性、情感真挚度等维度反馈,拓宽评价视角,增强学生自我认知与写作责任感。
建立涵盖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任务完成度的评价维度。语言评价关注表达准确性、丰富性、文体适配性;思维评价看逻辑清晰度、思考深度、创新性;审美评价考量意境营造、情感表达感染力;文化评价察文化内涵、传承意识;任务完成度评价写作是否契合情境任务要求,全面衡量写作素养,引导学生综合发展。
记录学生写作过程,如素材积累本、写作草稿修改痕迹,评价写作努力与进步;采用积分制、星级奖励,对优秀作品、进步显著学生及时肯定,颁发“写作创意之星”“进步达人”等荣誉,定期展示优秀习作,营造积极的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动力,促进持续提升。
四、结语
总之,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需以核心素养为指引,直面现存问题,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进行多维度的革新。通过紧扣素养明目标、优化内容贴实际、创新方法激活力、多元评价促发展,让作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能力的有效路径,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本领,让其适应时代对语文综合素养的需求,并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王荣生. 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3] 钱理群,孙绍振 . 作文教学的革命 [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7.
[4] 李镇西. 做最好的老师[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5] 温儒敏. 温儒敏谈语文教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