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技术的慢性病三级预防可及性提升策略
高梓萌
大连医科大学 116044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速和人们生活习惯的转变,慢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这些疾病不仅导致了死亡率的上升,还对患者的生活品质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慢性病在我国高发病率及疾病负担日趋严重,如何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少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三级预防策略——健康促进,早期筛查与治疗,康复管理——被公认为是解决慢性病最主要的方法 [2]。近年来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给慢性病防治工作带来新机遇。通过智能监测,数据分析和远程医疗,数字技术对提高慢性病三级预防可及性与成效有很大潜力,但目前我国数字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急需探究合理优化对策。
一、数字技术在慢性病预防中的应用特点
(一)数字技术在慢性病监测中的作用
数字技术在慢性病监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尤其是通过物联网设备、可穿戴传感器和智能医疗设备,能够实时采集和传输患者的生理数据。例如,智能手表和血糖监测仪能够持续监控心率、血压、血糖等关键指标,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供医疗人员进行远程分析 [3]。这种实时监测不仅提高了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还能够及时发现异常,促使早期干预,从而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数字技术的普及使得监测覆盖面大大拓展,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
(二)数字技术在慢性病干预中的优势
数字技术在慢性病干预方面展现了显著的优势。通过远程医疗平台,患者能够在家中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咨询,减少了传统就医模式中因地理和时间限制带来的不便。移动健康应用程序和虚拟教练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生活方式改变方案,涵盖饮食、运动、药物使用等方面。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干预手段,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能通过动态调整治疗计划来应对疾病进展,增强治疗效果。数字技术能够实时反馈患者的健康状态,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了干预的精确度和灵活性。
二、慢性病三级预防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医疗资源不足,数字技术应用难度大
基层医疗机构是慢性病预防与管理的关键角色,但是目前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水平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很多基层医院、诊所专业设备不足、技术支撑不到位,特别是数字技术应用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尽管数字技术对改善慢性病预防效果有很大潜力,但是基层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慢、互联网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造成数字化健康管理推广困难。另外,一些基层医务人员在使用数字健康管理平台方面缺少必要培训,没有充分利用已有技术来提高诊疗质量。所以数字技术在基层医疗环境下的推广应用受到极大制约,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慢性病三级预防功能。
(二)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意识薄弱,数字技术依赖度低
尽管数字技术在慢性病预防和管理中展现出越来越多的优势,但患者的健康管理意识普遍较弱,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或老年人群体中,数字技术的依赖度较低。很多病人对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认识不足,特别是早期筛查与干预阶段对健康数据收集与分析不够关注。一些病人对于数字技术产生了疑虑,他们认为数字技术的复杂性以及隐私问题阻碍了利用,甚至有担心医疗数据安全问题。一些慢性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群体缺乏智能设备使用技巧,在面对多种健康监测工具时,常常会因为操作繁杂或者设备失效而迷茫或者束手无策。由于人们健康管理意识淡薄,不依赖于数字技术,病人在疾病防控时没有有效地运用这些数字技术平台进行管理,致使慢性病早期预防与长期管理效果达不到理想。
三、数字技术提升慢性病三级预防可及性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数字健康平台建设,提升数据整合能力
提高慢性病三级预防可及性,构建数字健康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很多数字健康平台虽对个体健康的监测与管理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仍然有很大的阻碍作用。为切实提高数字健康平台功能,需要增强数据整合能力并建设统一健康数据平台以保障不同医疗机构,装备及应用间互联互通。这样既有利于增强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与实时性,又可以对医疗决策进行更全面地辅助。在进行数据整合时,要兼顾对病人隐私的保护,并采用加密技术、权限管理等措施来保障病人资料的安全与隐私。数字健康平台要具有高效数据分析能力,借助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预测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并实施干预,以提高慢性病管理个性化及精准度。通过改进平台建设与数据整合等措施,可以更好地为健康管理与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支撑,促进三级预防工作高效可达。
(二)推动政策支持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数字技术使用能力
提高慢性病三级预防可及性,还有一个重要对策,就是促进政策支持与健康教育双轮驱动。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慢性病管理,既需要技术及平台构建,也需要政策扶持和指导。政府可通过颁布相关政策鼓励与扶持数字健康技术研发与普及来促进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可通过财政补贴或者税收优惠降低基层医疗机构及病人对数字技术的访问费用,推动数字技术广泛推广。政策层面应重点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分配、促进数字技术向农村及偏远地区推广、缩小城乡医疗差距等。以政策支持为依托的健康教育尤为关键。在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群体中普及健康管理知识并开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培训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接受和依赖数字工具。健康教育应该涉及到怎样正确应用数字健康设备,怎样解读健康数据,怎样依据数据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医疗机构要为病人提供方便的数字技术服务与支持,协助病人克服使用中的困难,增强病人使用技术的自信心与能力。
四、结论
数字技术在慢性病三级预防中的应用潜力巨大,通过提升健康监测与干预的精准度,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病的管理水平。当前在基层医疗资源的不足和患者健康管理意识的薄弱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挑战。为进一步提高慢性病三级预防的可及性,需要加强数字健康平台的建设,提升数据整合能力,实现跨平台、跨区域的数据共享与协同管理。政策支持和健康教育是推动数字技术普及的关键,通过加大对数字健康技术的支持力度,降低使用门槛,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数字技术使用能力。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完善,数字技术将在慢性病防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慢性病的早期预防、精准干预和长期管理,最终实现全民健康目标
参考文献
[1]徐佳莉 , 徐俊 . 数字技术嵌入乡村慢性病预防与管理的思考 [J]. 农村·农业·农民 ,2025,(01):85-87.
[2] 吴杨 , 陈茹 . 三级预防视角下我国慢性病政策的文本分析 [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4,41(06):711-714.
[3] 杨凌麟 , 陈宇洁 , 王怡 , 等 . 基于三级诊疗体系下远程呼吸慢性病管理模式建设经验与思考 [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3,18(03):19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