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验收规范对工程质量影响的分析与评价
高鹏
康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626000
引言
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形式日益复杂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如何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高标准、严要求,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建筑工程验收规范作为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质量把控的核心依据,通过明确技术标准、操作流程和质量要求,为工程质量保障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
一、建筑工程验收规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
1.1 对工程规划与设计阶段质量的影响
建筑工程验收规范在规划与设计阶段为工程质量奠定基础。规范明确了建筑功能布局、结构选型、荷载取值等关键设计参数的标准。在抗震设计方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要求设计师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合理选择抗震结构体系,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若设计阶段不遵循规范要求,可能导致建筑结构不合理,如框架结构梁柱尺寸不满足承载能力要求,从而埋下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
1.2 对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是实现从设计到实体的转变,规范对于施工的验收具有严格的约束和引导作用,规范明确了材料设备管理的内容,建筑材料进场检验包括所检项目、检验方法及合格标准。规范明确了施工过程中的过程检验与验收,明确施工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自检、监理单位旁站验收,发现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使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都满足标准要求,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
1.3 对工程验收阶段质量把控的影响
验收是工程质量终期检验的过程,验收规范是工程质量控制的依据和标准。验收规范中对质量验收的程序、组织方式、参与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规范,质量评定标准方面也对工程质量验收的质量有了明确的分级标准,对工程质量分项、分部以及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的标准和工程验收的结果质量评定为合格的各项依据进行了规定,在实际过程中按照规范要求的验收工作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实现设计及使用要求的标准,对于不合格的工程不予验收,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整改,直至符合合格验收要求才给予合格验收,从根本上保证了工程质量。
1.4 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影响
建设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是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是规范监督行为的标尺和手段,规范规定了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履行的职责和权限范围,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规范的规定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各方质量行为、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反规范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处罚;建立质量监督管理档案,记录工程建设全过程中涉及到质量监督方面的信息,从而实现在建设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任何一个环节发现的质量问题都可以追溯;按照验收规范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就能切实保护建筑市场秩序,促使工程建设各方严格履行质量责任,工程质量能控制在受控状态。
二、建筑工程验收规范对工程质量影响的评价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能客观评估建筑工程验收规范对工程质量影响程度,需要建立完整、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在质量的保障上从 4 个方面进行划分评价标准指标,即工程质量的安全指标、适用指标、耐久指标和经济性指标。再从工程质量的这几个指标中挑选重要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例如结构承载力达标率,建筑抗震设防符合率以及建筑抗震验算达标率都属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指标;而建筑空间布局的合理度以及功能设施的完备率则属于适用性的指标;材料的耐候指标、结构的抗腐蚀性都是耐久性的指标,维护成本合理属于经济性的指标。将4 个维度指标细分,用不同指标组成关联性、层次分明的评价指标。
2.2 评价方法选择
本文以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标权重,通过对复杂评价问题层层分级、归类,计算权重。利用该方法建立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层次结构;构建判断矩阵,使用专家打分的方式,得出评价各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评价各指标出现可能性值构成模糊评价集,对该项目各指标进行模糊变换,计算出综合评价结果,然后对建筑工程验收规范对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做出量化评价。
2.3 实证分析
选择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例如,住宅、商住项目、工业项目等,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各类项目从工程前期规划设计、施工及工程验收等全生命周期中实际实施验收规范的有关资料,如有关设计文件的审查资料、有关材料的检验资料、施工质量验收相关检查记录、验收记录评定等相关资料,基于上述编制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选取的评价方法进行项目评价。但在经济性指标的维度中,各项目均得分较低,工程建设成本高于工程概预算,维护费用也较高。通过对多个项目样本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归纳总结出各类工程中验收规范对工程质量影响的特点及规律,找出共性和特点,为后续意见和建议提供佐证。
三、基于评价结果的验收规范优化建议
3.1 规范内容的完善
将评价过程中发现规范内容存在的缺陷及时补充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当建筑工程技术和材料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规范应及时将其收录。近些年来,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技术层出不穷,应补充并完善相应的验收标准,明确各连接构件的施工质量以及节约能源的效果等关键性指标的验收要求和方法。对装饰装修施工中的一些不允许偏差项目,明确允许偏差值并给出具体的验收方法,使规范更具有操作性,达到提升工程质量验收的准确性和统一化的目的。
3.2 实施与监管机制优化
强化验收规范宣传培训。提高工程建设参建各方对规范的宣传教育。加强对规范重点内容和变化的专题培训会和研讨会的培训与交流,使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熟练掌握规范要求。完善规范动态管控机制。采用信息化技术实行建设工程质量过程的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加大对不规范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不按规定执行验收规范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切实提高规范的权威性和强制力。
3.3 与新技术发展的适配
持续跟踪建筑业新技术、新工艺发展态势,促进验收规范与新技术匹配。开展规范修订快速响应工作机制,存在重大技术突破或新应用时,及时组织专家开展研究论证,将成熟技术纳入规范范畴。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先进验收规范及管理理念,消化吸收、创新应用,完善我国建筑工程验收规范体系,更好地适应建筑行业发展新要求。
结语
建筑工程验收规范对工程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对其在各阶段影响的分析、科学的评价以及针对性的优化建议,能够进一步完善验收规范体系,提高规范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未来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应持续关注验收规范与工程实践的结合,不断优化规范内容和实施监管机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工程质量提升,推动建筑行业朝着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立彬 , 王永伟 , 付晓彦 .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J]. 工程质量 ,2011,29(03):37-40.
[2] 付立彬 , 王永伟 , 付晓彦 .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J]. 华中建筑 ,2011,29(02):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