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方法探究
唐蜜
重庆市朝阳中学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班级管理的方法从传统型向学生自主型的转变,以及相关办法的实施
关键词:学生参与、自主管理、主动性、评价
一.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是班级的领导者,是班级的权威,学生只是班级的“小员工”,而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发展。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
我班有一个学生,上课时很不专心,爱做小动作,有时甚至还顶撞老师。在上学期的一次班会课上,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在班会课前安排了一个“小任务”:请同学们为我出谋划策。当我问到他时,他竟说:“我没有什么好办法……”。听到这里,我笑了笑说:“你是班级的主人吗?”他点点头说:“是。”于是,我问他:“你有什么好办法?”
他想了想,说:“我建议老师多布置点作业,这样,就不会有人乱说话了。”听到这里,我笑着说:“你很有想法啊!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商量如何布置作业了。”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常常会组织学生一起讨论班级管理的各种问题,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班现在已经形成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尽可能地将班级管理工作交给学生来做,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性,从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二.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主要是要让学生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使他们真正能够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进而形成一种自主管理的习惯,并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我在实施自主管理过程中,经常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班会课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自主管理之中。如在开学初召开班干部会议,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和指导,对班干部的分工进行明确;在学期中期召开班委会,选举班干部;学期结束时召开班委会对本学期班干部的工作进行总结,并选举出新一届班委会成员。我在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时,采取的是民主选举、公开竞选、民主投票等方式。每个月,我都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通过学生民主投票方式,选举出一个或几个班干部。当选的班干部要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认真负责,做好宣传、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在选拔班干部时,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民主投票选出最适合自己班级的班干部。
在班级管理中,我还坚持实行“四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标准)管理模式,如:每天早晨7:30之前必须到校;每天上课前必须检查教室内的卫生和纪律;每天下午放学前必须检查学生离校情况;每周进行一次班级卫生大扫除;每月对学生进行一次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的考核。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班级管理,我还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让班干部在班级中实行自我管理。我经常让班干部针对班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并对相应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和解决。这样,班干部们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又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
在实施自主管理过程中,我还注重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和责任意识。如在班级管理中,我还开展了“一日三查”活动:一日三查就是每天早晨8点钟之前要进行纪律检查;中午12:40分之前要进行卫生检查;下午5点至5:30时要进行仪容仪表检查。
三.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
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班主任只是他们的引导者,不能包办代替,要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我在班里设立了若干个“岗位”,每个“岗位”有专人负责。如:卫生委员负责教室、楼梯、走廊、操场等公共区域的卫生;纪律委员负责早读、课间操、眼保健操等;体育委员负责课间操和体育课;宣传委员负责黑板报、手抄报等;宣传委员负责广播体操的训练和广播,等等。这样,班级的一些重要事务就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了,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动地接受班主任的管理,而是主动地去管理班级事务。如,早读开始,我会在班上宣布:“谁能把黑板擦得又快又干净?”“谁能把教室整理得既整齐又干净?”等,然后根据职责分工,让每个人去管理自己的卫生区域和教室;值日班长要每天早上督促值日生按时打扫卫生,保证教室整洁;学习委员要检查每个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督促他们按时上交作业;纪律委员每天早上早读时要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宣传委员每天下午要检查班级黑板报的质量,并且在第二天交给我批改;体育委员每天要监督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到自己的职责,做好班级事务的管理工作。
四.进行有效的评价
建立班级管理的评价体系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学生家长参与评价和班主任评价四个方面。
1.建立自我评价体系。
结合班级实际,制订适合本班学生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内容,使他们明白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作用和应担负的责任,并根据自我评价的结果对自己进行监督和调控。比如: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在班级中树立学习的榜样;进行情感激励;树立集体荣誉感。
它包括: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根据学生互评的结果对自己进行调控,并在班级中树立榜样。
2.建立学生互评制度。
要求学生每一次的自我评价或互评结果要及时公布,以便大家及时了解自己的表现,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反思和改进,而不是遮遮掩掩,不敢面对现实。互评活动要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一般每周一次。互评结果要在班内进行公示,以便大家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都能有收获和提高。互评结果一般是根据“争章达标”等活动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使学生在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下健康成长。
因此,我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对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在校表现以及学习成绩进行及时、客观的反馈,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以便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3.班主任评价。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评价,首先要对学生在“争章达标”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争章达标”的各项内容。其次要及时将学生的进步情况向全班同学公布,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班主任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
(1)全面地、客观地评价学生;
(2)运用鼓励性语言;
(3)切忌用有色眼镜看待每一个学生;
(4)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掺杂其中。
良好的班风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前提,班主任的管理艺术是建立良好班风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班级事务,不仅能更加有效的营造风清气正的班级氛围,还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