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房屋结构施工管理中的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
邓刚
中科华丰(成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610015
一、引言
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其数量和高度不断增加。然而,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如高空作业风险、机械设备故障风险、火灾风险等。这些风险不仅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导致工程延误、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加强高层建筑房屋结构施工管理中的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至关重要。
二、高层建筑房屋结构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分析
2.1 高空作业风险
高层建筑施工中,大量作业需要在高空进行,如外脚手架搭建、外墙装修、塔吊吊运等。高空作业环境复杂,容易受到风力、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增加了作业人员坠落的风险。此外,高空作业平台的稳定性、防护设施的完善性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等因素也直接影响着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2.2 机械设备故障风险
高层建筑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如塔吊、施工电梯、混凝土泵车等。这些机械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磨损、老化、维护不当等原因,容易出现故障,如塔吊的起重臂折断、施工电梯的轿厢坠落等,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3 火灾风险
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如木材、油漆、氧气瓶、乙炔瓶等。同时,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明火作业,如焊接、切割等,容易引发火灾。此外,高层建筑的疏散通道相对狭窄,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伤亡。
2.4 电气安全风险
高层建筑施工中,电气设备的使用量大,电气线路复杂。如果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电气线路老化、过载、短路等,容易引发触电事故和电气火灾。
2.5 结构施工风险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如混凝土浇筑不密实、钢筋连接不牢固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结构安全隐患,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结构坍塌等事故。
三、高层建筑房屋结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3.1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安全检查表应包括施工设备、施工环境、施工人员操作等方面的内容。检查人员根据检查表中的项目进行逐一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通过比较各层次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确定风险权重的方法。在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中,可将风险因素分为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层次,通过专家打分等方式确定各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而计算出各风险因素的权重,评估风险等级。
3.3 故障树分析法
故障树分析法是一种从结果到原因分析事故的方法。该方法以事故为顶事件,通过逻辑门符号将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事件连接起来,构成故障树。通过对故障树的分析,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评估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风险等级。
四、高层建筑房屋结构施工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4.1 加强高空作业安全管理
高空作业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占据较大比重,其安全风险防范尤为重要。首先,需制定完善且细致的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应涵盖从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到作业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再到作业结束后的收尾流程等各个环节。明确规定不同类型高空作业的操作规程,例如外脚手架搭建需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搭建标准执行,确保脚手架的间距、连接方式等符合安全要求;外墙装修作业时,应根据作业高度和环境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加强高空作业平台的搭建和维护管理是保障作业安全的基础。在搭建阶段,需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严格把控平台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确保平台结构稳固。在使用过程中,定期对平台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松动、损坏的部件,防止平台因结构问题引发安全事故。同时,为作业人员配备合格且适配的个人防护用品,如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带、安全网等。安全带应具备可靠的锁扣和缓冲装置,安全网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有效拦截坠落人员和物体。
4.2 强化机械设备管理
高层建筑施工离不开各类机械设备,强化机械设备管理对降低安全风险至关重要。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需对机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在采购环节,严格筛选供应商,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设备,并对设备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设备符合施工要求。安装调试过程中,应由专业的安装团队进行操作,严格按照安装说明书和相关规范进行安装,并进行全面的调试和检测,确保设备安装正确、运行正常。
在使用过程中,建立设备使用台账,详细记录设备的使用时间、运行状况、维修保养情况等信息。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确定保养周期和保养内容。例如,塔吊需定期检查起重臂、钢丝绳、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进行润滑、更换;施工电梯需检查轿厢门的密封性、导轨的垂直度等,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4.3 做好火灾预防工作
施工现场存在众多火灾隐患,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刻不容缓。加强施工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管理,需设置专门的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仓库,仓库应远离火源和人员密集区域,具备良好的通风、防火、防爆等条件。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量,按照施工进度合理安排物资采购和储存。对易燃易爆物品的领用和使用进行严格登记,确保物品的流向清晰可查。
加强明火作业管理是预防火灾的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动火作业前,作业人员需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作业。在动火作业现场,需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设置专人进行监护,清理作业现场及周边的易燃物,采取有效的防火隔离措施,防止火花飞溅引发火灾。
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是火灾预防的重要保障。根据施工现场的面积、建筑结构和火灾风险等级,合理配置灭火器、消火栓、消防水带、烟雾报警器等消防器材和设施。定期对消防器材和设施进行检查,确保灭火器压力正常、消火栓阀门灵活、消防水带无破损等,保证消防器材和设施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使用。
4.4 保障电气安全
加强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管理,确保电气设备的安装符合规范要求。定期对电气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的电气线路。合理配置漏电保护器等电气安全保护装置,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电气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安全用电意识。
五、结论
高层建筑房屋结构施工管理中的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能够有效降低安全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在未来的高层建筑施工中,应不断加强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喜义 . 浅析高层房屋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施工及其安全管理 [J]. 建材与装饰 ,2017(45):142.
[2] 艾俊平 . 高层房屋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管理对策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20):422-422.
[3] 马学民 . 浅谈高层房屋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的要点与安全管理 [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