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教育及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

作者

张琰

梁山县拳铺镇徐集后张小学 山东济宁 272600

   

前言

人工智能教育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智能 + ”为目标的教育新形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教育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社会各界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已成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与变革、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与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此从课堂教学出发,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途径与策略。

一、人工智能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一)智能备课与教学资源动态生成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备课工作仍主要依靠教师个人经验,难以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个性化教学需求,因此,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非常有必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备课,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从海量教育资源中选择和重组适合自己课堂的资源。通过对学习过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教师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为课堂教学提供智能化的学习支持服务。此外,还可以实现动态生成教学资源。在课堂上,随着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不断变化,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使课堂资源得到有效生成。

(二)交互式课堂实时赋能

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究,获得知识与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课堂信息的拥有者、课堂问题的解决者。教师将教材内容按照知识点进行分解后,再将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进行组织和整理。而在人工智能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化备课、智能化作业等环节,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师生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

(三)个性化学习与分层指导

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指利用智能技术来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数据,并针对学生的学习偏好和知识掌握情况,提供相应的指导,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高效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个性化教学是一种由智能技术支持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偏好,来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智能技术能够收集到学生的海量数据,并将数据转化为个性化信息,从而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知识掌握情况,并根据此信息来进行相应指导,使其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

二、人工智能教育及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策略

在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加强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学习内容与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达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中“人”的回归。强化育人本位信念,将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同时要加强人工智能学习平台建设,培养学生智能学习习惯。注重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实现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这些是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的核心理念,也是实现人工智能教育及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前提。

(二)以教学能力提升为基石,实现课堂提质增效

人工智能教育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环节,人工智能教育及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推动教师观念和理念的转变,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此外,还应以教学能力提升为基石,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式,提供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智慧课堂解决方案。教师应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效率,推动学生个性化学习。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构建智能化、个性化、高质量的教育生态。在人工智能教育及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应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慧课堂解决方案,实现课堂提质增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智能教学辅助工具、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等形式,如利用智慧教室的智慧管理、智能学情分析等功能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利用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的资源推送、在线答疑等功能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和反馈,并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精准预测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为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智慧课堂解决方案的应用,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帮助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可被实时记录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以学习方式变革为根本,对标核心素养发展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收集到学生的学习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从而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与反馈,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对等的关系。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监测与反馈,不仅能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效率,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教师工作量。因此,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实现人工智能教育及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

三、结束语

人工智能教育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理念的更新。教育是一个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学习与创新思维相互促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但从当前人工智能教育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来看,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学校与教师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力度,为人工智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贾积有 .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与学习 [J]. 远程教育杂志 ,2018(1):39-47.

[2] 王竹立 , 吴彦茹 , 王云 . 数智时代的育人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 [J].电化教育研究 ,2024(2):13-19.

[3] 裴昌根 , 宋乃庆 . 基于核心素养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探析 [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11): 45-49

姓名:张琰,男,汉,籍贯:山东聊城阳谷,研究方向:小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