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对接研究

作者

周甜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41000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对职业人才的英语能力要求日益提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英语教育功能与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尤显重要。尽管近年来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已受到相应重视,但如何更好地根据行业需求设计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详细的实地调查与分析,探讨了现有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现状及其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对接情况,揭示了当前教学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旨在更好地满足社会和行业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

1 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现状

1.1 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内容分析

许多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仍旧以应试教育为导向,重视语法和词汇的传授,缺乏与行业实际需求的结合。基础英语课程虽然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基础,但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上,多数院校未能有效融入专业术语和行业特有的语言表达,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面临专业职场挑战时,缺乏必要的语言能力。课堂教学多以讲授为主,互动性和实践性相对不足,影响了学生语言使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程设计方面,针对特定专业的英语课程设置相对较少。尽管部分院校已尝试建立与行业相关的课程,但大部分课程内容仍然偏重于通用英语,未能充分反映现代企业尤其是技术、管理等行业对英语沟通能力的具体要求。例如,在信息技术、旅游管理等专业领域,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更需具备通过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流利的英语表达以及专项术语的熟练掌握,是高职学生在职场竞争中的重要筹码

教学资源配备与师资力量的不足也是影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内容质量的因素。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外教和英语教师,但其专业背景和行业经验往往与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关系不大,从而无法将实用性、行业性融入教学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定期的行业培训和交流,不仅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也能提升课程内容的实用性[2]。

综观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内容,目前还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性不足等多方面问题。为适应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改革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内容,提高其实用性,构建与行业紧密对接的英语教学体系势在必行。这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能够实现有效的推动作用。

2 行业英语需求与教育实践的对接

2.1 行业对英语技能的具体需求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行业对人才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个行业在日常运营和国际交往中,英语已成为一项基本技能,特别是在高职院校所涉及的多个专业领域,英语能力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位适应性。深入分析行业对英语技能的具体需求,可以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方面,行业普遍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基础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信息技术、国际贸易、旅游管理等领域,工作人员需能够流畅地与外籍客户进行交流,及时解决问题,并准确理解专业文献。具备良好的听说能力,为行业人才在国际场合中有效沟通奠定了基础。读写能力同样重要,不仅体现在日常邮件的沟通中,还包括对行业报告、技术文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掌握,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参与程度[3]。

另一方面,不同行业的具体需求体现了对专业术语和行业规范的重视。诸如医疗、法律、工程等领域对专业英语的掌握要求极为严格。例如,在医疗行业,医务人员需要能够准确理解病历、医药说明书及相关文献中的术语。而在国际法律行业,律师需具备处理各种法律文件及与国际客户沟通的能力,涉及复杂的法律术语和语境。工程领域亦是如此,学生需要学习并掌握专业项目的相关术语,以便能够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参与有效沟通[4]。

行业对实际应用能力的关注日益增强。在实际工作中,英语不仅是语言的应用,更是信息获取和问题解决的媒介。行业希望高职毕业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将英语应用于具体的工作场景。例如,能够参与多语言项目的团队协作,应用英语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整理,或者在外企进行市场调研和客户服务。这样的实际能力对于企业的运营效率与创新发展均有直接影响。

2.2 高职英语教育与行业需求差异对比

在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中,当前的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方面。

课程内容的设置往往偏重于通用英语的培训,而忽视了特定行业所需的专业英语。如在工程、旅游、医学等专业领域,行业对专业术语的应用能力有明确要求,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仍然以一般性语言知识为主,缺乏针对各个行业的专业相关知识。这使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特定行业的术语和专业交流时,显得捉襟见肘。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高职院校普遍侧重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的单向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应用语言的机会,无法有效培养其实际交际能力。在许多行业中,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尤为重要,但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未能充分体现这一需求,导致学生在毕业后进入职场时,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与应对能力。

再者,行业与教育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也是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之一。许多高职院校在设计英语课程时,往往缺乏与企业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无法准确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课程的更新换代滞后于行业发展的步伐,导致教育与行业需求的脱节。这种局面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语言技能,也制约了高职院校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的能力。

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普遍较低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很多毕业生在英语水平考试中取得平均分数,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无法自信地进行专业交流。这一现象反映了课程设计与行业需求之间的断层,以及教育实践未能有效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局限性。

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异表现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应用能力等多个方面。在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学校必须采取措施,努力缩小这一差距,以培养更加适应行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3 结语

本研究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对接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间的差异,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结果表明,实用性与针对性是提升英语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增强校企合作、更新教学策略并强化实践教学,高职院校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雪莲 . 高职院校强化乡村振兴对接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探究 [J]. 智慧 农业导刊 ,2022,2(16):113-116.

[2] 魏晶晶 . 基于行业需求的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发展思路 [J]. 校园英语 ,2020,(51):60-61.

[3] 胡小平 . 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知识经济 ,2023,(01):148-150.

[4] 邵常恩 . 基于社会需求的高职英语教育研究 [J]. 知识文库 ,2023,(06):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