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的药食同源价值探索与当代应用研究
宋龙兰 向书志 胡晶晶 王林通讯作者
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0
引 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医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正逐步被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玫瑰花在我国栽培历史久远 , 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 [1]。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玫瑰花在中医和现代健康产业中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玫瑰花在药食同源中的历史发展、药用功效、食疗应用以及市场价值,对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现代健康产业发展,以及满足市场需求与公众健康意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玫瑰花在药食同源中的历史渊源
1.1 栽培历史与地域分布
中国玫瑰栽培历史可追溯至 2000 多年前的汉代,《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乐游苑已有“玫瑰树”,唐代亦有僧人种植传说。国外栽培同样悠久,欧洲的法国、英国、荷兰及保加利亚等地种植传统深厚,文化底蕴丰富。
玫瑰花在中国的主产区集中于华北、华东、西北及华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省为主要产地,气候与土壤条件优越。全球范围则多分布于东半球温带,欧洲为重要产区,亚洲和北美洲亦有广泛种植。
1.2 我国古代典籍中的药用记载
我国古代文献中,关于玫瑰花的药用记载始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其性温味酸,可疏肝理气、活血调经,主治痛经、产后腹痛等症。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补充其能通经止痛、化瘀散结,适用于风痹、乳痈及肝胃气痛。《药性考》《食物本草》等进一步强调玫瑰行血破积、益肝胆、健脾降火的功效,并提及浸酒、入食的保健作用。
清代医籍如《救生苦海》《百草镜》记载了玫瑰的实际应用:配伍制成风痹药酒、玫瑰膏,或与红花、当归同用治风痹;外敷或内服可疗乳痈、肿毒初起。虽部分典籍成书时间存疑,但历代对玫瑰调气血、解郁结、和肝胃的核心药效记载一致,且古今应用相承,如《现代实用中药》所述治疗妇科病、肠炎等症,印证了其传统药用价值的延续性。
古代典籍对玫瑰花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将其应用于实际治疗中。这些记载为现代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药用知识,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玫瑰的药用价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 当代玫瑰花的食疗应用与创新性发展
2.1 药用功效
玫瑰花具有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等功效[2],在中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现代研究表明,玫瑰花富含挥发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抑郁等药理作用。[3]
在活血化瘀方面,玫瑰花可入药,其性甘、温,味微苦,归肝,脾经,有行气前部、活血散瘀等功效 [4]。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及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如挥发油、黄酮、色素、酚酸、氨基酸、维生素等 [5],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保护心血管、调节血糖、抗菌等作用,在保护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常用于治疗痛经、跌打损伤等病症。
玫瑰花也有温胃健脾的功效,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玫瑰花“气香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肝经,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6]”玫瑰花香气浓郁,性质温和,味道甘甜中略带苦味。它可以入脾、肝经,有助于调和气血,理气并治疗风痹等症状。玫瑰花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胃肠道功能,促进消化和吸收,改善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等症状。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玫瑰花还能疏肝解郁,玫瑰花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舒缓及情绪调节的功效[7]。同时,Luo 等 [8,9] 将中国苦水玫瑰的镇静催眠功效与大马士革玫瑰精油进行了对比,得出两种玫瑰精油都有镇静助眠的效果。常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抑郁症等病症。
除了以上功效,玫瑰花也有其他药用功效,它自古就有用于疏肝理气、活血止痛、芳香行气、收敛等功效,治疗肝胃气痛、月经不调、衰老、风痹、郁症、乳痈、肿毒初起等 [5]。玫瑰花还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对于女性而言,还能调节内分泌、缓解更年期症状等。
2.2 玫瑰花在食疗中的应用情况
基于以上玫瑰花的药用功效,玫瑰花在食疗领域的运用极为广泛,形式丰富多样,可制成多种养生食品。通过对学界研究的梳理和对市场的调研发现,玫瑰花在食疗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玫瑰花糕点、玫瑰花饮品、玫瑰花酱和玫瑰花粥汤四个方面。此外,使用玫瑰花食疗时,要挑选品质优良的玫瑰花,且孕妇、月经量过多人群需谨慎食用。
2.2.1 玫瑰花糕点
玫瑰花在食疗糕点中兼具传统与创新价值。研究层面,学者通过成分分析与工艺优化推动应用:和丽媛团队系统解析玫瑰功能成分(如黄酮、多酚)及加工潜力 [10] ;马德娟与黄启超以可食新鲜玫瑰花等作为主要原料, 进行酥皮月饼馅料研究,助力规模化生产[11] ;郭永想等人以玫瑰、核桃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玫瑰核桃复合桃酥的配方与制作工艺[12]。实践应用中,玫瑰既用于玫瑰糕、五花糕等传统点心——以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馅料夹杂花瓣,花香沁心、甜而不腻,又可跨界融入现代甜品,如玫瑰马卡龙以花酱提升风味层次,玫瑰冰激凌借精油增添疗愈属性。玫瑰糕点的口感馥郁,吸引消费者,有着抗氧化、调节情绪等功能满足健康饮食需求,可成为传统食疗与现代创意交融的典范。
2.2.2 玫瑰饮品
玫瑰花在食疗饮品领域的应用充分融合传统药效与现代创新。典型品类如玫瑰花茶及玫瑰酒,同时衍生出多元功能饮品,如工艺创新方面:李永伟团队探究添加玫瑰花对啤酒质量的影响,以期建立成熟的玫瑰啤酒酿造工艺 [13] ;张博昶等人以软枣猕猴桃配伍玫瑰,打造营养复合饮品 [14]。功能升级方面:张雪莲基于玫瑰花多酚开发抗氧化功能饮料 [15] ;陈楠以核桃和玫瑰花为原料,研制一种既具有保健功能,又具有核桃和玫瑰独特风味的复合乳饮料 [16] ;潘玉萍创制玫瑰甜米酒,拓宽传统酒类健康价值[17]。科学支撑方面:研究证实玫瑰花用水冲泡可获得较其他提取方式更高含量的黄酮类物质 , 抗氧化活性也相对较好,支撑其抗衰老、调节代谢等功效 [18]。市场拓展方面:刘丽君综合玫瑰花和胶原蛋白肽两大肌肤调理优势,研发玫瑰胶原蛋白肽饮 [19],马利华将玫瑰花浸提汁与米酒经过科学的调配 , 制成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色泽艳丽的新型饮料[20],满足美容与健康双重需求。玫瑰花既可通过简单冲泡(如玫瑰花茶配枸杞、大枣)实现养生,又能跨界融入现代饮品,兼具感官享受与功能价值,成为健康消费市场的热门选择。
2.2.3 玫瑰花酱
玫瑰花酱作为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兼具风味与健康价值。其性温,可疏肝醒脾、促进代谢,长期食用有助于改善气色与肤质,并能辅助缓解痛经、胃病等问题。制作工艺上,干花或鲜花经糖渍、发酵等工序加工后,可保留玫瑰香气及活性成分,如通过添加柠檬汁与稳定剂优化花酱口感[21],以云南食用玫瑰开发出香气浓郁、抗衰老功能突出的产品 [22],或者创新结合蓝莓与玫瑰制成复合果酱,提升营养价值 [23]。应用场景上,玫瑰花酱可冲泡饮用,也可以与枸杞、大枣等配伍制成养生饮品,实现“美味”与“疗愈”双重属性的融合,成为现代健康饮食的理想选择。
2.2.4 玫瑰花粥汤
玫瑰花汤在食疗领域以理气解郁、和血散瘀为核心功效,广泛应用于肝郁吐血、月经不调及慢性肝病调理。其配方灵活多样:如配伍海带、陈皮制成玫瑰鲫鱼汤可疏肝和胃,缓解乳腺增生;与当归、红枣同煮为补血甜汤,改善面色萎黄;玫瑰花红花汤则专攻血瘀体质,缓解痛经及前列腺痛。制法简便,常以干 / 鲜玫瑰与冰糖或药材共煮,如玫瑰花粥以粳米为基底,加入枸杞、樱桃等,煮至粉红色即可,兼具美容养颜与护肝作用。玫瑰花粥汤“药膳同源”的特性延续古籍智慧,又通过科学配伍实现美味与健康的平衡,成为日常保健的理想选择。
3. 玫瑰花当代食疗应用的市场价值分析
为了调查玫瑰花在当代应用的市场价值,进一步提出玫瑰花食疗产品开发的建议,笔者通过民众对玫瑰花现代应用所制作的产品的认知水平与接受程度开展了调研问卷,搜集了131 份有效问卷,并分析了数据研究可得,产品类型的受欢迎程度方面,玫瑰花糕点最受欢迎,占比 64.89% ,接着是饮品类。这说明消费者更倾向于传统的食品形式。同时,有 14.5% 的受访者从未使用过任何玫瑰花制品,这是一个潜在的市场增长点。
产品效果评价方面,42% 的受访者认为玫瑰花产品仅作为普通食品,没有明显效果。消费者的认知不清晰以及产品的宣发不到位成主要原因,可能需要加强功效宣传和验证。其中 68% 的受访者更看重成分天然、安全,其次是价格和品牌信誉(表 1)。这些因素可以作为产品开发和营销的重点。
市场痛点部分显示,消费者主要担忧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还有价格过高。这些痛点需要企业在生产和定价策略上进行调整。另外, 21.37% 的受访者不喜欢玫瑰的风味或口感,这可能意味着需要改进产品配方或多样化口味选择。
消费者行为与建议部分提到,饮用频率以偶尔为主,高频用户较少。活动参与度低,但 77% 的受访者期待产品创新(表 2)。这些信息表明玫瑰花产品接受度较高,未来可通过风味改良、功效验证及场景拓展释放市场潜力。
4. 结语
玫瑰花作为 " 药食同源 " 典范,自古在中医药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古籍记载其疏肝理气、活血调经功效,现代研究证实其黄酮、多酚及氨基酸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代谢等多靶点活性。食疗领域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创新推出玫瑰月饼、桃酥、茶饮、胶原蛋白肽饮等标准化产品,既传承" 以食养身" 智慧,又通过工业化生产确保品质稳定,显著提升食品健康附加值。
为进一步开发玫瑰花在食疗领域的应用,未来需在三个方向突破:深化基础机理研究,解析活性成分作用通路;建立全链条标准化体系,覆盖种植、加工、质检环节;完善毒理学评价,确保应用安全性。同时加强玫瑰文化IP 开发,通过科普传播提升公众认知,构建" 基础研究 - 技术开发 -产业应用 " 的创新生态。作为中医药文化活态载体,玫瑰花正借助跨学科研究在精准营养、预防医学等领域拓展应用边界,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金敬宏 . 玫瑰花的综合开发 [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0,19(6):21-23.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
[3] 王荣春 . 从内江玫瑰花线香产品研发与应用谈药学专业传统香药文化教育的融合与创新 [J].现代职业教育 ,2025,(08):137-140.
[4] 理想想 . 药食同源之玫瑰 [J]. 食品与健康 ,2024,36(06):2.
[5] 管咏梅 , 张煜薇 , 李丽琴 , 等 . 玫瑰花抗衰老机制研究进展 [J/OL]. 中华中医药学刊 ,1-14[2024-12-18].
[6]1765,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7] 周露露 , 胡静 , 王金林 , 等 . 精油香薰法的助眠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J/OL].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18[2025-04-02].
[8]Luo KD,et al.Study on the hypnotic effect of two kinds of rosa essential oils[J].J Shanghai Jiao Tong Univ:Agric Sci(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农科版 ),2018,36:26-31.
[9]Luo KD.Research on hypnotic effect of Rosa setate x Rosa Rugosa essential oil[D].Shanghai: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10] 和丽媛 , 杨志龙 , 樊丹敏 . 玫瑰功能成分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J]. 食品工业科技 ,2021,42(14):408-413.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0070277.
[11] 马德娟 , 黄启超 . 玫瑰鲜花酥饼馅的研制 [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33(08):112-114.
[12] 郭永想 , 储珊珊 , 姚旷 , 等 . 玫瑰核桃复合桃酥配方研究 [J]. 农产品加工 ,2023,(23):16-19.
[13] 李永伟 , 高长澳 , 郭润芳 . 玫瑰花啤酒酿造工艺探究 [J]. 现代农村科技 ,2024,(11):81-82.
[14] 张博昶 , 钟宝 , 王建国 , 等 . 软枣猕猴桃玫瑰饮料的研制 [J]. 保鲜与加工 ,2015,15(02):40-43+49.
[15] 张雪莲. 玫瑰花多酚的分离纯化及其功能性饮料研究[D]. 华南师范大学,2007.
[16] 陈楠 , 吴潇霞 , 夷娜 , 等 . 玫瑰核桃乳饮料的研制及香气成分分析 [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41(19):81-86.
[17] 潘玉萍 , 张智钢 . 玫瑰花甜米酒的研制 [J]. 酿酒科技 ,2007,(12):68-69.
[18] 张莲莉 , 戴伟锋 , 覃豪 , 等 . 三种玫瑰花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19,44(05):84-90.DOI:10.16112/j.cnki.53-1223/n.2019.05.013.
[19] 刘丽君 . 玫瑰花胶原蛋白肽饮品的研制 [J]. 食品工业 ,2022,43(09):25-28.
[20] 马利华 . 玫瑰饮品生产工艺的研究 [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07):143-146.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08.07.032.
[21] 孙军涛 , 肖付刚 , 陶夏蕊 . 新型玫瑰花酱的研制 [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35(21):52-54.[22] 吴荣书 , 赵晓峰 , 董文明 . 新型食用玫瑰花酱的研制 [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03):125-127.[23] 寇 灿 , 莫 新 春 , 李 琼 , 等 . 低 糖 型 蓝 莓 玫 瑰 花 复 合 保 健 果 酱 的 研 制 [J]. 食 品 工业 ,2017,38(07):134-137.
作者简介:
宋龙兰,烹饪与食品科学工程学院2022 级学生向书志,国际教育学院2023 级学生
王林,国际教育学院专任教师。
本论文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创新创业项目编码 :S20241155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