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融入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机制探索
叶玉钢 朱春霖 张俊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宜宾,843000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基层治理的价值导向、战略地位、主要内容、目标方位、方式方法、保障措施等作出重要指示和发表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实践指明了方向。将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融入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对于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对西部某省属公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系52名师生进行访谈,获得近15万字文本资料,借助NVivo14.0软件对访谈文本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和整理,形成深层理念、教学体系、资源保障和能力生成4个核心范畴,建构了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融入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机制模型,为未来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改革路向。
关键词:扎根理论;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行政管理专业;“思教融合”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1]。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是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实践经验的系统性总结和理论性升华,是党和国家关于基层治理方面的最新理论成果与指导思想,是结合中国实际与新时代特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基层治理的价值导向、战略地位、主要内容、目标方位、方式方法、保障措施等作出重要指示和发表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的主体,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实践指明了方向。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服务于地方治理和基层治理的应用型治理人才的重任。行政管理专业从开设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治理人才、为公共部门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是基层治理后备人才的“培养皿”和“造血干细胞”。将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融入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有利于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促进学科指导思想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更新;也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具备符合时代精神和社会需求的现代化治---------------------
理能力,并在未来通过基层治理后备人才的施政措施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还有利于促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在高等学校青年群体中的传播,增进青年学生对党的基层治理理论和基层治理成效的认同,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本研究主要运用半结构访谈的方法来收集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借助NVivo14.0软件进行资料的编码整理。在本研究中,案例单位为开设有行政管理专业的西部某省属公办本科院校,访谈对象为该校行政管理系部分师生,其中教师12名、各年级学生40名,共52名,以下用A1、A2……A52 代指不同的访谈对象。通过半结构访谈的方式,对上述52名访谈对象进行一对一访问,获得近15万字的访谈文本资料。最后,将收集到的一手资料借助NVivo14.0质性分析软件,经过开放式编码、轴心编码、选择式编码、理论饱和度检验等步骤,最终形成关于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融入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理论机制和模型框架。
二、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融入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
的范畴提炼与模型构建
扎根理论是基于信息归纳与提炼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主旨是从获取经验资料基础上建立理论[2]。其基本特征是从经验资料中产生理论,在系统收集资料和分析程序的基础上进行层层提炼,生成核心概念,把概念进行仔细比较、整合,最后上升为理论[3]。本研究意在探索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融入行政管理教学体系,即“思教融合”的理论机制,扎根理论方法应用于本研究具有较好的适切性。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理论建构具体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四个步骤。
(一)开放式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一个从原始资料中发掘初始概念的过程。访谈结束后,笔者对访谈录音材料进行文本化转换,并进行逐词逐句编码,在最大可能贴近原文表述的基础上将文本概念化,然后总结概念化文本的标签,为下一步通过操作化形成范畴或属性奠定基础。例如,受访者提出的“我认为,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对基层治理现代化思想的深入了解不够,很多人对其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而为真正领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核心要义”,便可通过概括概念化为“对思想内涵缺乏深度认识和理解”,按照上述方法对所有编码文本进行概念化操作,在提取本土概念之后进行概念归类,把相似概念归纳到一起。在本次研究中,总共整理出290条独立的描述性语句并进行编码,经过概念化操作提炼出53个初始概念。
(二)主轴式编码
主轴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更深入地挖掘,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从而提炼出能够代表研究问题核心范畴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在本研究阶段,通过对上一阶段形成的53个初始概念进行整合,最终提炼出包括思想认知、扩大宣传、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评价、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氛围营造、学习资源、实践教学保障、信息技术、实践教学共计12个主范畴,内容见表一。另外,主轴编码和开放编码的顺序并不绝对,因为在进行开放编码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概念归纳了,主轴编码阶段意在对研究的关联性进一步强化,探索出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主范畴。
(三)选择式编码
选择式编码即将核心范畴与其它概念或范畴相连接,形成丰满的理论的过程。在该研究阶段,研究者要从所有已发现的概念类属,即主轴编码的主范畴中,经过系统分析选择核心范畴,将分析集中到那些与该核心范畴有关的编码上。且与其它范畴相比,选择的核心范畴应该具有统领性,能够将大部分研究结果囊括在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范围之内[4]。从本研究的角度来看,研究者期望对研究问题——“基层治理思想融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作出解释,在此基础上,围绕核心范畴梳理理论线索,形成选择式编码的结果。研究者在对上述选择式编码的结果进行反复辨析,对概念范畴及其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建立本研究的扎根理论,从“深层理念”“教育体系”“外部环境”“知识转化”四个核心范畴,建构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融入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的理论机制。其中,“深层理念”是先导要素,反映了融入的可能性;“教学体系”为内部驱动要素,是融入的内生动力,决定着融入的深度和广度;“资源保障”是外部环境要素,是融入的外生动力,影响着融入的深度和广度;“形成治理能力”是转化要素,是评价和衡量融入融合质量效果的根本标准。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在本文的初始编码阶段,随着编码过程的深入,新节点的出现频率逐渐降低,直至最终停止出现,这可作为初步判断编码已达到饱和的依据。为了确保研究的严密性,随机挑选了5份访谈资料作为样本,通过运用NVivo14.0软件对这些样本进行编码分析,最终并未发现任何新的概念或范畴。这一结果不仅验证了现有理论框架的稳固性和完整性,也进一步证明了研究已经涵盖了研究问题的核心要素,无需通过额外的数据来进一步扩展或修正。这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果已经达到了理论上的饱和状态。
三、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融入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
的机制阐释
本研究经过层层编码,建构了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融入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机制模型,如图所示。以下分别就各个因素的运行进行阐述。
(一)先导因素:植入深层理念
“思想引领行动”,教学和人才培养亦是如此,如果没有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专业教育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价值理念,会造成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产生偏差或脱节,还会影响到整个专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在研究中,不同主体的深层理念直接影响着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融入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可能性和融入程度。一方面,如果一个学科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熟稳定而缺乏弹性和动态调整,那么在专业教学体系中融入新的思想理论就会面临诸多障碍。究其原因,一是在于对新的思想理论助推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足;二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造成习惯于遵循旧的体系框架和方法路径,对于新的思想理论带来的变革和不稳定性可能存在拒斥心理。
(二)内部驱动:完善教学体系
教学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专业教学体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体系通常包含了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反馈等一系列教学要素”[5]。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思教融合”教学体系是否完善,也决定着“思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从访谈情况来看,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融入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还有待改进。比如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不是特别清楚在教学内容上到底有没有涉及基层治理思想,只是自己讲授的课程中会涉及一些基层治理的知识点。”(A2)可以看出,在融入内容上尚未形成体系,思想内容的涵盖面和体系化有待加强。在教学方法方面,“当前,关于基层治理理论的教学方法还较为单一和僵化,难以跟上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数智治理的实践需求。因此,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联系实际,在深刻把握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切实将先进思想转化为学生能力。”(A4)可见,教学方法必须不断创新和进步,持续地自我革新,以满足时代之需、社会之需和学生之需。在教学评价方面,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与专业教学融入融合的效果还缺乏多元评价体系,“对学生没有专门针对融入融合效果的知识性或者能力性评价。”(A29)“对我们专业老师关于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内涵的掌握程度和教学能力没有专门性的评价”(A9)因此,为了提升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指导下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和效果,需要全面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完善教学体系,具体包括: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框架、精心策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设计、精准实施教学过程以及科学评估教学结果等。
结语
本文主要基于扎根理论,以西部某省属公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师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层治理思想融入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机制和模型。基于机制模型,未来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可以从强化“思教融合”的深层理念、完善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指导下的专业教学体系、加大融入融合工作的环境支持和资源保障、促进思想理论向学生的创新性治理能力转化四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思教融合”的质量效果,将习近平基层治理思想有机地融合到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促进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同时,为地方培养高质量的基层治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1-113.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27.
管理体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0,(06):96-100.
作者简介:叶玉钢,男,讲师,博士生,从事边疆治理与非传统安全研究
基金项目:四川轻化工大学2022年度教改课题:“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融入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编号:JG-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