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多声思维,搭建音乐素养高平台

作者

沈丝竹

江苏省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 江苏宜兴 214200

关键字:核心素养 合唱教学 多声思维

音乐,作为一种富有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音乐教育更是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音乐核心素养逐渐成为音乐教育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在小学合唱教学实践中,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音乐启蒙的重要时期,合唱教学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还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合唱教学能引导孩子们体验和理解多声思维,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合唱教学实践探究,旨在深入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探讨其在小学合唱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通过对音乐核心素养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音乐教育的本质,提升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多声思维的兴趣

合唱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这方面的教学。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合唱活动。通过多样而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多声部听觉感知能力和合唱能力。在合唱中,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调合作能力。

在小学合唱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多声思维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讲故事、欣赏音乐作品、进行音乐游戏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多声思维,从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德国的音乐教育强调多元化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他们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游戏、舞蹈、戏剧、绘画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在全方位的体验中感受音乐的乐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多声部的音乐魅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多声思维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编创《秋虫音乐会》时,尝试采用“项目式教学”的方式,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项目展开学习。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查阅资料、设计方案、互相讨论、完成编创等,在这种方式下,学生不仅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还能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课题研究等合作学习活动,通过启发、设问等多个形式去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进行多种形式的合唱,逐渐将合唱技巧与音乐知识的讲解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锻炼自己的多声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多声思维的兴趣。

在实施基于多声思维的小学合唱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我们明显观察到学生多声思维能力的提升。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声部的演唱,而是能够在同一时间内理解和处理多个声部的信息。这种能力的提升不仅增强了他们的音乐理解能力,也丰富了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同时,多声思维的训练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多声思维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多声思维,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索多声思维,即在听到一个旋律时,能够同时想象出其他声部的旋律,并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情境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多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感受多声思维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合唱表演,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体验多声部的和谐与统一。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合唱比赛、合唱欣赏等活动,让学生在聆听和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多声思维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

音乐的“乐”,其本质应为快乐的“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方为音乐教育的真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游戏。游戏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给出的旋律,分别演唱不同的声部,并在听到其他声部的旋律后,调整自己的声音,使之与其他声部和谐搭配。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能够逐渐培养出多声思维的能力。在班级合唱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学生熟稔的生活元素,将其创作为富有情境的教学素材,并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轻松而愉快地学习。例如,在教授二声部合唱《太阳出来喜洋洋》时,我们可以借鉴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色,以及歌曲中的衬词等元素,通过语言和多媒体技术创设出生动的情境。学生可亲身体验劳动者的角色,模拟太阳升起后,人们欢欣鼓舞地投入劳作的情景,感受那份源自内心的愉悦与豁达,以及对生活、对劳动的热爱和积极态度。同时,让他们领略到山歌中的“吆喝”与“回声”等音乐特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游戏中自然地、快乐地歌唱。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多声思维能力,还能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多声思维的乐趣。

在《劳动最光荣》的教学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模拟劳动场景,将乐理知识与劳动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劳动的过程和乐趣,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模仿秀”,创设动作模仿情境,让他们角色分组根据音乐的节奏模仿歌曲中动物蜜蜂、喜鹊和公鸡,蜜蜂组随着歌词“嗡嗡嗡,飞向百花丛”嘴唇振动哼鸣“嗡嗡”声配合采蜜动作,喜鹊组在“造新房呀忙不停”时做搭建鸟巢的动作,响板敲击为筑巢打节拍“叽喳”声,公鸡组则吹喇叭发出“喔喔”声唤醒其他动物的动作,配合歌曲的旋律进行表演。设计这种节奏游戏结合劳动歌曲的节奏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节奏感和音乐知识,利用打击乐器或身体动作模拟劳动中的节奏。这样的活动学生一边学歌曲,一边劳动,在情境表演的过程中感受歌词的旋律,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以及歌曲中对劳动精神的歌颂,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情境表演赋予学生广阔的自我发挥天地,教师可借此良机,对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艺术表现能力进行悉心培育。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个人经历相对有限,很难体会到多元化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合唱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的含义,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投入情感进行合唱。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合唱歌曲更具生命力、感染力和表现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促进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情感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多声思维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多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让他们在合唱表演中扮演不同的声部角色,通过相互配合与协作,感受多声思维的魅力。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以提高他们的多声思维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与同伴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多声思维能力的良好机会。教师可引导学生组建合唱团队,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确定各个角色,如指挥和领唱等。通过趣味合唱比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放声高歌,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小组合唱练习中,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音乐技巧,还可以通过合作与互动学习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合唱教学是一种集体活动,要求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合唱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沟通、协调,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在悠扬的旋律中,教师引导学生领略《凤阳花鼓》合唱部分的韵味。教师以低沉的嗓音倾情演唱旋律,学生在仔细聆听的同时,跟随着教师钢琴演奏的高声部旋律,轻声唱和。在学生熟练掌握高声部旋律后,教师转而演唱高声部旋律,此时学生则静心聆听并尝试视唱教师钢琴弹奏的低声部旋律。如此交互进行,学生分高低声部完成二声部旋律与歌词的合唱。

又如在实施二年级第一单元《大白象》的歌唱教学时,教师可以热情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合唱练习与比赛。通过让小组长担任领唱,引导组内成员共同进行合唱练习,并最终评选出合唱优秀小组,以此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排练的热情,点燃各小组间的竞争火花,从而有力地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活力和创新性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多声思维能力、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与同伴协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多声思维能力。在合唱中,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声音和节奏,同时还要倾听其他人的声音和节奏,以达到整体的协调与和谐。这种相互倾听和协调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多声思维能力,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音乐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多声思维逐渐成为我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基于多声思维的小学合唱教学实践探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基于多声思维的小学合唱教学实践,我们看到了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音乐合唱是一种集体的、合作性的音乐表演形式,通过将多种声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和谐且具有丰富层次的音乐。多声思维在音乐合唱中的应用表现在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各个环节。音乐合唱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共同创造和谐的音乐,在这种教学下,他们不仅掌握了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理解和欣赏复杂的音乐作品,甚至能够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他们在音乐表演中的自信和投入,显示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这是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 王翔云 . 让音乐拨动心弦—— 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童声合唱教学 [J]. 教育艺术 ,2023(06):57-58.

[2]刘晓华.探析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2022(35):124-126.

[3] 代可霏 , 铁梅 . 新时代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探究 [J]. 戏剧之家 ,2022(08):169-171.

[4] 卢静 .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J]. 戏剧之家 ,2021(11):109-110.

[5] 王倩倩 . 小学音乐教育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J]. 黄河之声 ,2019(07):108.DOI:10.19340/j.cnki.hhzs.2019.07.216.

[6] 徐慧敏 . 核心素养导向下提高小学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J]. 福建教育 , 2024(31):57-58.

[7] 汪婷 . 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J]. 环球慈善 , 2024(3):0160-0162.

[8] 林国莲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探究 [J]. 2024(6):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