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融入高职大学生思政课的路径探索
王静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聊城市
一、高校思政课与统战工作有机结合的重要意义
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由于其在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与本科生、中职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课教育。高职生通常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意识,但在理论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可能相对薄弱。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充分考虑高职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沂蒙红嫂、胶东乳娘等故事融入教学过程,以生动的事例感染学生,使他们深刻体会到统一战线在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作用,将爱国情、报国志和强国行融入教学过程。
二、当前统战理论知识纳入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方面,统战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时效性不足
首先体现在知识覆盖的局限性。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统战理论知识主要集中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与法治》三门思政课教材中。在《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只是简要讲述坚持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也主要是从宏观层面提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总体要求,以及涉及实现祖国统一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民族、宗教、新的社会阶层、出国留学人员等方面的统战理论与政策内容涉及较少,知识覆盖不够全面,无法满足学生对统战知识的多元化需求。
其次课时安排与内容更新相对滞后。不少高校统战理论知识章节的内容往往只安排 1 个课时,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网络统战工作、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新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不断涌现,但教材内容未能及时更新,使学生所学的统战理论知识与现实脱节。
(二)宣传手段方面,未能契合青年学生的特点与需求
思政课教材中针对少数民族或具有宗教信仰高校群体以及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对象的具体统战知识相对较少。对于高职生来说,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难度较大,容易让他们产生距离感,降低学习兴趣。
同时,宣传手段是,主要依赖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教材讲解,缺乏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效结合。当前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平台获取知识,但高校没有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导致宣传效果不佳。
(三)师资队伍方面,专业人才匮乏与知识更新困境
首先是专业人才相对稀缺。以为例,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全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任,但在 40 余名思政课教师中,没有统一战线学专业教师。全国范围内,也仅有山东大学从 2015 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统一战线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综上所述,高校在开展统战理论知识教学时,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三、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融入高职大学生思政课的方法路
径
(一)课堂教学与课下实践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高校要坚守住思政课这一阵地,通过规范的课堂教学活动,坚持用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系统地传授新时代统一战线理论知识,完成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统战的教育任务,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需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必修课共四门,可依据以下几个模块(每模块 2 学时)进行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的融入:
《思想道德与法治》(讲责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概论》(引由来—各时期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谈现在——爱国统一战线);《形势与政策》(析方法——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工作和政策策略),从而合理有效的将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融入到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计划科学、目的明确,理论系统,引领效果显著。
但同时课堂教学也存在着授课方式单调、直接的局限性,导致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热点、难点及重点问题面前表现出实效性、说服力和感染力不足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利用思政课宣传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的实际效果。因此,还需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红色实训平台等课下实践基地作用,与课堂教学互补优势。可以通过学校的人文环境、人际环境和物质环境对学生的情感、信念、行为和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红色实践基地要要充分结合本校资源及地方特色,比如内部充分利用鲁西“四史”革命主题馆,就展现了在战争年代鲁西人民如何团结一心、形成了在各个时期的统一战线,并取得最后的胜利;“长征路”也展现了在长征的胜利下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二)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思政课的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的宣传中
在高职大学生中宣传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还要与时俱进地结合现代化手段。结合高职生特点,为使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更贴近社会实际,更具亲和力,更接地气,更易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需要不断地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等手段。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互联网,高校统战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把互联网作为宣传统战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有利资源,开拓并占领互联网这一学生感兴趣的阵地,把对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及实践活动移至网络。要充分利用大学生最常接触的自媒体平台如: QQ、微信、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通过课前分享平台案例、课中游览云场馆、课后录拍上传平台等多种措施,将传统授课时的权威灌输变革为平等互动的话语共建,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培养对思政课教师进行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的专门培训,提高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统战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的重任主要依靠思政课教师承担,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提高统战理论知识教学效果的基础。要根据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加强高校统战理论知识的现实要求,加快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和统一战线学的专业人才,为高校思政课教育打造一支水平高、能力强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从而增强统战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能力,引导他们为传播统战理论知识服务。在深入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引导高校教师自觉地针对高校统战工作有关问题深入开展研究,拓宽高校统战工作的眼界和思路,不断提高校党委做好统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统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崔振华 . 新时代统一战线知识纳入高校思政课的生成逻辑、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5.
[2] 周鑫,申慧 .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22,03.
[3] 陈明,李月. 推动高校统战工作提质增效[J]. 理论思考.2022 年24 期.
课题来源: 2022 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融入高职大学生思政课的路径探索 —— 以为例》
课题编号:2022LZYJ1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