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烟协同的经济效益评估与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王彬 杨娟
慈利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湖南省张家界市 427200
粮食与烟草是我国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单一农业种植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种粮烟协同发展模式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动粮食和烟草种植的协调发展,为农业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评估种粮烟协同的经济效益,并探索其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还能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分析种粮烟协同发展的经济效益,提出可行的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一、种粮烟协同发展的经济效益评估
1.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种粮烟协同发展能显著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下,土地在部分时段处于闲置状态。通过合理规划,将粮食作物与烟草作物轮作或套种,可充分利用土地的空间与时间资源。例如,在烟草生长前期,可在行间套种短期粮食作物,如绿豆等,待烟草进入旺长期,绿豆已收获,不影响烟草生长。这种方式使土地全年得到充分利用,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避免土地资源浪费,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从根本上提升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农民增收与农业经济效益的改善
从农民角度看,种粮烟协同发展为其开辟了多元增收渠道。粮食作物与烟草作物的市场价格波动周期不同,两者协同种植能有效分散市场风险。烟草作为经济价值相对较高的作物,可为农民带来可观收入,而粮食作物则保障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与一定的经济收益。同时,通过协同发展,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共享灌溉、施肥等农业设施与技术,减少重复投入。综合来看,农民的总收入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与生活水平。
3.粮烟协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在区域层面,种粮烟协同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效应。一方面,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粮食可用于食品加工,烟草则是烟草制品业的基础原料,协同发展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就业与人口集聚。另一方面,相关产业的发展吸引了资本投入,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交通条件以方便农产品运输。此外,特色的粮烟协同种植模式还可发展生态旅游,吸引游客体验农事活动,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与活力。
二、种粮烟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资源配置中的矛盾与挑战
在土地资源配置方面,种粮烟协同发展面临诸多矛盾。首先,不同地区的土地肥力、地形条件差异大,难以制定统一的协同种植规划。一些山区土地碎片化严重,不利于大规模的粮烟协同作业。其次,土地流转存在困难,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心存顾虑,导致难以集中连片开展协同种植,限制了规模效益的发挥。再者,由于粮食作物与烟草作物对土地养分需求不同,长期协同种植可能导致土壤养分失衡,若不能合理规划,会影响土地长期生产力,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构成挑战。
2.技术支持与种植模式创新不足
当前,种粮烟协同发展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与种植模式创新。在技术层面,针对粮烟协同种植的专用农业机械研发滞后,如缺乏既能满足烟草精细种植需求,又能适应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功能农机。同时,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指导,农民在品种搭配、种植密度、施肥灌溉时机等关键环节缺乏精准技术支持。在种植模式创新上,现有的协同种植模式多为简单的轮作或套种,缺乏根据市场需求、气候变化等因素动态调整的创新模式,难以充分挖掘粮烟协同发展的潜力。
3.市场机制与产业链对接不完善
种粮烟协同发展的市场机制与产业链对接存在明显短板。在市场机制方面,粮食与烟草市场价格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缺乏有效的价格调控机制,导致农民收益不稳定。同时,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民难以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影响种植决策。在产业链对接上,粮烟上下游产业间联系松散,粮食加工企业与烟草制品企业对原料的质量标准与农民生产实际脱节,缺乏从种植、收购到加工的一体化产业链协同机制,导致农产品附加值难以提升,制约了种粮烟协同发展的经济效益提升。
三、种粮烟协同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1.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机制建设
政策支持是种粮烟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如对开展粮烟协同种植的农户给予补贴,对参与的农业企业提供税收优惠,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同时,加强产业协同机制建设,成立由农业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代表组成的协同发展工作小组,定期沟通协调,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与技术标准。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为种粮烟协同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与协同机制。
2.技术创新与种植模式优化升级
推动技术创新与种植模式优化升级是关键。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研发适合粮烟协同种植的新技术、新机械。例如,研发智能化的施肥灌溉设备,根据不同作物生长阶段精准供应养分与水分。开展种植模式创新研究,结合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根据市场需求、土壤条件、气候因素制定个性化种植方案。推广 “烟草 - 粮食 - 养殖” 等循环种植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与模式创新提升种粮烟协同发展的科技含量与经济效益。
3.市场整合与产业链延伸的发展策略
为提升种粮烟协同发展的市场竞争力,需实施市场整合与产业链延伸策略。整合粮食与烟草市场,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实时发布市场价格、供求信息,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粮烟协同产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鼓励粮食与烟草加工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农业,根据加工需求指导农民种植,同时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如烟草提取物用于医药、化妆品领域,粮食加工成特色食品等,通过产业链延伸提升种粮烟协同发展的综合效益。
四、结语
种粮烟协同发展模式为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通过科学评估协同发展的经济效益,明确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合理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未来,应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推动粮烟协同向更高层次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李晓辉,陈建国.种粮与烟草协同发展的经济效益分析[J].农业经济研究,2021,49(4):18-24.
[2]王晓明,高晓光,刘志宏.粮烟协同种植模式的实践与技术创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40(6):12-19.
[3]刘芳,孙力,赵明辉.农业产业融合背景下粮烟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J].农业经济,2023,41(3):25-30.
[4]陈晓东,张伟,王丽娟.粮烟协同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J].农村经济与发展,2020,38(5):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