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值乐劳
毛凤军
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幼儿园
前言:责任感是幼儿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贯穿于人格塑造、社会交往及未来发展的各个阶段。幼儿责任感的培养是幼儿园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明确提出“幼儿园德育应以情感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明确责任感作为行为习惯的核心,需通过适宜的活动形式渗透,游戏作为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方式,具有天然的教育价值。“我是小小值日生”游戏通过将责任任务转化为趣味活动,能让幼儿在主动参与中理解“责任”的含义,是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有效途径。
一、值日游戏培养幼儿责任心的重要意义
值日游戏对培养幼儿责任心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奠定健康人格的基础,让幼儿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逐渐形成自律、可靠、踏实和严谨的品质。其次,责任心能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责任感的幼儿在交往中更守承诺、乐于合作,容易获得他人信任,同时增强与家人、老师之间的情感联结。此外,责任心还可提升幼儿的学习与解决问题能力,使他们更专注、坚持,愿意主动克服困难,而非依赖或放弃。最后,这类活动能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从小树立对规则和公共事务的责任意识,使其未来更能融入集体、适应社会,成为有担当的人。幼儿时期培养的责任心如同种子,在成长中生根发芽,为其应对挑战、追求幸福提供重要支撑。
二、值日游戏培养幼儿责任心的实施策略
(一)设定贴合各年龄段的值日生任务
值日生任务应根据幼儿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进行设计,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小班(3-4 岁)以自我服务延伸为主,如分发自己和同伴的餐巾、整理个人椅子、给植物浇水及送还自己的餐具。中班(4-5 岁)增加集体服务内容,如按规范擦桌子、分发固定数量的点心、整理玩具区并提醒同伴遵守规则。大班(5-6 岁)则侧重任务意识与合作,包括分餐具并清点数量、整理教具、检查班级设施、带领同伴游戏,以及用简单图画记录自然角变化。这些任务循序渐进,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和集体归属感。
(二)合理安排幼儿值日生工作
合理安排幼儿值日生工作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明确分工、细化任务,根据年龄特点分配适宜内容,如小班分发餐巾、整理椅子,中班擦桌浇水,大班分餐具、提醒洗手,使幼儿清楚职责,避免模糊退缩。第二,建立公平轮流机制,按学号、小组或日期安排值日,让每个孩子平等参与,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第三,采用可视化提醒,如挂牌、图片或表格展示当天值日生姓名与任务,帮助幼儿记忆职责,促进其主动遵守规则、自我约束。第四,教师及时引导鼓励,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示范提示,完成后给予肯定,增强成就感和积极性。通过这些方式,值日工作有助于幼儿在实践中理解责任,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承担的转变,逐步养成对自己、他人和集体负责的态度。
(三)多样化引导幼儿良性竞争
在值日活动中引入多样化良性竞争,可有效激发幼儿兴趣,重点应放在趣味参与和进步鼓励上,而非单纯强调输赢。具体方法包括:第一,设立“荣誉称号”,如每日或每周评选“值日小明星”“最佳小帮手”等,以贴纸、徽章奖励,标准简单明确,如认真完成任务、主动帮助同伴等,引导幼儿积极努力。第二,开展小组PK 赛,如分“太阳队”“月亮队”完成相似任务,用可视化计分板记录进度,获胜小组可获得集体奖励,同时注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避免个人挫败感。第三,设计任务闯关图,将值日分解为多个小关卡,每完成一关给予贴纸奖励,鼓励幼儿挑战自我、超越以往表现,关注自身进步。第四,引入“小裁判”角色,由非值日生观察和评价同伴表现,并给予额外奖励,增强参与感和仪式感。需注意竞争应以鼓励为主,弱化胜负压力,及时肯定每个孩子的努力,让他们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逐步爱上值日,实现寓教于乐。
三、实现值日小游戏的具体方式:
(一)为任务赋予游戏元素
第一, 角色化任务:为值日生任务赋予角色感,如分发餐具的幼儿称为“美食小能手”,并引导其说“小勺子要回家啦,找到自己的小主人哦”;擦桌子的幼儿化身“桌面清洁魔法师”,使用卡通图案的“魔法抹布”完成任务;照顾植物的幼儿则成为“花草小管家”,负责浇水、晒太阳等工作。角色化设计能激发幼儿的代入感,提升任务参与度。
第二,任务闯关模式:将值日生工作分解为多个关卡,如中班“闯关卡”包含“摆好小椅子 $$ 提醒同伴洗手 $$ 分好餐巾”三个任务,每完成一项可贴星星,集满星星者获得“值日小勇士”贴纸。闯关模式通过目标激励,让幼儿在挑战中主动完成任务。
(二)融入互动与竞赛元素
第一,小组合作挑战赛:将值日生分为“阳光队”“彩虹队”等小组,在擦桌子等任务中开展“哪组擦得最亮”的比赛,通过拍照记录、集体投票选出“冠军队”,获胜组可获得多玩 10 分钟游戏等集体奖励。竞赛能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与任务动力。
第二,任务盲盒抽取:准备写有简单任务(如“帮老师拿 3 本故事书”“提醒小朋友整理玩具”)的纸条,折成方块放入“盲盒”,由值日生轮流抽取并完成。盲盒的神秘感能提升任务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探索欲。
(三)借助趣味道具减轻任务压力
借助趣味道具可有效减轻幼儿值日的任务压力。例如,为值日生配备卡通造型的专属工具,如小熊抹布、小火车托盘等,将工具转化为吸引孩子的“玩具”,使任务从负担转变为有趣的自主活动,增强其“我能做好”的信心。同时,可引入“时间小闹钟游戏”,让幼儿用玩具闹钟进行时间提醒,将职责转化为游戏情境,既符合正面管教中无压迫引导的理念,也有助于在轻松氛围中培养时间意识和责任意识。这些游戏化设计使幼儿更主动、快乐地接纳和完成值日任务,比单纯说教更具成效。
结语:
幼儿时期的责任感培养是其健康人格形成、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基础。以“我是小小值日生”游戏为载体,通过游戏化设计(赋予角色、融入竞赛、借助趣味道具)和科学策略(分龄任务、合理安排、良性竞争),能让幼儿在快乐实践中理解责任、主动承担任务,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责任、在实践中内化责任。教师需始终以幼儿为本,结合其年龄特点优化游戏内容与形式,让幼儿在参与中提升对集体、社会的责任感,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 年
[2]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 年
[3] 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 年
[4] 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5]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年
[6] 简·尼尔森《正面管教》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