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与局限
彭丹丹
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第二中学 433202
现阶段,在教育改革视域下,高中时期也越来越注重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致力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对于高中时期的体育教学来说,通常包括两个核心部分,分别为实践部分与理论部分。其中实践部分指的就是带领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和户外锻炼。而理论部分则是指各种体育项目原理、规则、体育精神心理健康、伤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在此期间,体育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课堂教学对促进学生体质发展的作用以及面临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
一、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分析
(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在经济社会发展革新的背景下,人们有着更好的生活条件,然而当代高中生的体质健康条件却在不断下降,据有关数据来看,在现如今的高中生群体内,近视比例占据了近 70% ,体重体脂超标比例占据了近 50% ,由此可见,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但学生们的体质素养却无法得到相应的提高。而通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则能够为高中生传授更多体育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他们的良好运动习惯,帮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通过体育运动放松大脑,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与体能素养。
(二)为学生传授体质健康知识
现如今,体育课堂不仅仅只能为学生们传授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能够为学生们传授有关运动健康的理论,并且在悄无声息的过程中影响着学生,让学生们可以在体育学习中了解人体器官系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与心理品质,帮助他们掌握丰富的体育健康知识,这些都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
(三)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高中生来说,心理健康同样属于体质健康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并且当前社会也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心理健康情况,要求人才在具备健康身体的同时,能够具有健全的心理与人格[1]。而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们的身体素养,也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怎样与人沟通、合作与交流,为他们提供更多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从而不断磨练他们的性格。并且在体育竞赛当中,还可以通过紧张的氛围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这些都是他们心理健康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局限分析
(一)无法保障体育教学效率
高中时期的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体质素养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但前提需要确保课堂教学效率。但在调研中不难发现,现如今的高中体育教学效率往往得不到显著提升,首先就是课堂教学时间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体育课经常出现被占用的情况[2]。其次就是高中生参与热情普遍不高,他们也无法根据教师要求顺利完成体育训练任务。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的根本原因就是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本身都不够重视体育课程。
(二)教学计划性过强束缚主观发挥
因为教学中的计划性过强,教学内容、时数、进度与目标都被强制规定,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严重束缚。具体来说,在体育教学中因为教学计划性,导致教师只能根据教学计划,在计划规定时间之内为学生们传授规定内容,并且也只能根据统一的组织形式和实践活动开展教学工作,从而导致教师优势与主观特色得不到有效发挥。而为了追求计划中的教学进度,一些教学内容只是进行了表面讲解,并未深入挖掘和练习,这也会导致学生无法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与精髓,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的体育兴趣和锻炼意识。此外,学校内的基础设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样是受到教学计划的影响,计划之外的设施并未引进或不够健全,这导致一部分学生的主观锻炼意愿被扼杀,最终无法促进他们体质健康的成长。
(三)教学注重实践忽视理论
高中体育课程不仅存在教学效率与计划等方面的不足,还出现了教学内容上的缺陷[3]。现如今,高中时期的体育课堂教学往往更加注重课外实践训练,教师会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排球、田径等练习活动,然而对于这些运动的基本原理、运动规则以及运动技巧等理论知识却传授较少,导致学生们在训练中缺少理论的支持,因此经常出现动作变形、训练效果不佳甚至受伤等问题,这同样不利于高中生的体质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时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结合高中生身体情况与年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有效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需要学校与教师充分意识到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培养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王财富 , 黄勇 . 体质健康视角下高中体育 " 学练赛评 " 课程一体化模式的构建策略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4,14(34):171-174.
[2] 张建强 , 王合燕 .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视角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4,14(35):170-173.
[3] 县志强 . JITT 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J]. 甘肃教育 ,2025(1):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