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张文远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马蹄镇沿河小学 563111

引言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已成为指导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理念。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其阅读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难以满足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为提升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核心素养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在联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语文学科中,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些素养与阅读教学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因为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语言实践、思维活动、审美体验和文化传承的综合过程。

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强调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感、掌握规律。阅读教学为此提供了最直接的语言输入来源,通过大量优质文本的阅读,学生能够不断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优质的阅读教学通过问题设计、文本分析等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关注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感受、理解和再创造能力。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自然成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则强调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通过阅读经典文本,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不是对传统教学的简单改良,而是从目标到方法的系统性变革。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情境创设策略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设计真实或模拟的语言运用情境,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本、运用语言。例如,在教学说明文时,创设 " 小小解说员 " 的情境,让学生基于文本内容进行讲解;在教学叙事文时,组织 " 故事剧场 " 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和情节。这种情境化的学习方式能够同时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问题驱动策略通过设计有层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和思考。教师可以构建从表层信息获取到深层意义理解的问题链,如 " 文章讲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你怎么看 " 的递进式问题。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批判性思维。例如,在教学寓言故事时,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更要探讨 " 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等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跨学科整合策略打破学科界限,将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机结合。比如,在阅读科普文章时融入科学实验;在阅读历史故事时结合社会研究;在阅读诗歌时融入音乐美术元素。这种整合不仅丰富了阅读教学的形式,更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典型案例是将《赵州桥》的阅读与 STEM 教育结合,让学生既理解文本中的建筑特点,又动手设计制作桥梁模型。

个性化指导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阅读支持。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兴趣调查、阅读水平测评等方式了解学生特点,然后设计分层阅读任务、推荐个性化书单、组织读书分享会等。例如,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推荐更具挑战性的文本并提出深度思考要求;对阅读困难的学生提供辅助阅读材料和学习支架。这种差异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在某小学四年级开展的《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活动。课前,学生通过VR 设备" 游览" 草原风光,建立直观感受;课中,通过小组合作完成 " 草原探秘 " 任务单,包括概括景物特点、分析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情感等任务;课后,学生选择创作草原小诗、绘制草原美景或录制导游解说等拓展活动。整个教学过程融合了语言训练、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和文化理解等多个维度。

效果评估显示,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达到 95% ,较传统教学提高 30% ;在后续写作中, 85% 的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问卷调查表明, 90% 的学生表示更喜欢这样的阅读课。教师反思认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确实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但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五年级开展的整本书阅读《草房子》教学。教师设计了 " 人物档案 "、" 情节地图 "、" 主题论坛 " 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特别是在 " 假如我是书中人物 " 的写作活动中,学生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家长反馈,孩子不仅读完了指定书目,还主动阅读了同作者的其他作品,阅读兴趣明显增强。这印证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实施建议与注意事项

教师专业发展是实施核心素养导向阅读教学的关键。学校应组织专题培训,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内涵,掌握相关教学策略。建议开展 " 工作坊 " 式培训,通过课例分析、教学设计、模拟授课等环节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同时建立教研共同体,鼓励教师分享经验和资源,促进专业成长。

课程资源建设为教学实施提供重要保障。学校应构建丰富的分级阅读资源库,包括纸质图书、电子读物、音频视频等多元材料。特别要注重选择兼具文学性和思想性的优质文本,避免娱乐化、碎片化倾向。此外,开发配套的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工具,为教师提供具体指导。

教学评价改革需要同步推进。改变单一以考试成绩评价阅读能力的做法,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可以采用阅读档案袋、表现性评价、自评互评等方式,全面记录学生的阅读过程和发展变化。例如,设计 "阅读成长记录册",收集学生的读书笔记、创意作品、反思评价等材料,立体呈现核心素养发展状况。

在实施过程中需注意几个问题:一是避免形式主义,不能为了追求活动形式而忽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二是注意适度原则,跨学科整合要自然恰当,不能牵强附会;三是关注全体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获得发展;四是平衡课内外阅读,既要完成教材教学,又要培养课外阅读习惯。

五、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提出的教学策略通过情境创设、问题驱动、跨学科整合等方法,有效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年级的核心素养发展特点及相应的阅读教学策略,以及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方式。总体而言,核心素养导向的阅读教学代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汕璐 . 以阅读单为支架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J]. 启迪与智慧 ( 上 ), 2025, (07): 123-125.

[2] 庄惠萍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究 [J]. 名师在线 ( 中英文 ), 2025, 11 (22): 93-95.

[3] 杨阳.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J]. 基础教育论坛 , 2025, (14):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