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生活教育理念烛照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

作者

陈霞

四川凉山州盐源县工农街小学 615700

现阶段,小学美术作为艺术学科,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以及审美素养等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因此也受到了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为充分发挥出美术教学的意义与价值,生活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便成为了一个重要方式。通过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能够有效创新现有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激发小学生美术兴趣,让他们充分意识到美术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吸引他们充分投入美术学习当中,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一、合理利用生活元素,拓展美术教材内容

教育工作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美术教学也不例外。当下的美术教材中融入了各种趣味导语和图画内容,因此更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且美术教材还具有可拓展延伸的功能。所以在引进生活教育这种理念之后,教师需要借助生活元素,丰富教材内容。例如:“自然画”作为小学时期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讲解中便可利用自然界内的元素,组织学生们通过绘画手段为学生们展示自然美。同时为了对美术课堂进行延伸,教师便可遵循四季主题,在美术教学中整合生活中的春夏秋冬,让学生们可以发挥自身想象力,绘制出自己脑海当中出现的美丽景色。以常见的春季景色为例,教师便可要求学生们通过想象与查阅资料对比等方式,记录春季美景,随后在课堂当中介绍自己绘制的内容,包括花草树木、白云蓝天等等。而教师则可以利用他们的美术画作为他们导入新课,同时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这样可以有效活跃课堂上的氛围,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拓展教材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们的美术学习兴趣。

二、组织生活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创作体验

美术创作一旦失去生活色彩,便会失去灵魂与内涵。而观察与体验作为美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引领学生进行仔细观察与深入体验,并带领学生挣脱教材的束缚,借助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内容,感受美术与生活的本真。为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开展具有生活化特点的实践活动,运用写真的形式进行美术创作,从而增强他们的美术体验。例如:在讲解有关“家乡”主题的美术知识时,因为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他们的生活阅历不足,因此缺少对于社会和生活的观察,对于家乡的印象则不够清晰。所以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便可与家长取得联系,并要求家长在周末带领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通过亲自研学的方式加深学生们对于家乡的认知[2]。随后在课堂当中,教师便可要求学生们结合自己在社会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以及积累的经验,创作一幅自己眼中的家乡。由于每一个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他们创作出的内容也会各有不同,这样能够有效增强他们在美术学习中的生活化创作体验。

三、鼓励学生生活创意,培养美术创新思维

在美术课堂当中渗透生活教育这种理念,不仅能够通过生活情境与生活素材进行教学,还可以对学生们的实践运用意识与思维进行培养,把美术知识通过美化生活与改造生活的方式,运用到实践当中。所以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除了要为学生传授美术技能以及培养审美能力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们的美术实践运用能力,带领学生们寻找身“生活美术”,增强他们的创意设计思维与创造创新思维[1]。例如:在实践活动当中,教师可以设置“未来世界”这个小学生更加感兴趣的话题,并为他们提前收集相关图片,让他们感受各种各样的未来生活,并从中意识到科技发展为生活带来的影响。最终可以要求学生们将“我们的未来生活”作为主题,并根据当前的生活需求与实际情况,大胆联想未来的生活样貌,由此创作一幅未来生活画作,在其中体现未来生活中的建筑、学校、出行等多个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唤醒学生们的生活经验,激活他们的头脑与思维,同时培养他们的美术创新与创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活教育理念融入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要善于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并开展有效的生活美术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丰富小学生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美术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在美术学习中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参考文献:

[1] 钱哲煜. 生活教育理念烛照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9(13):61-63.

[2] 王丽娟. 生活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探索[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5(10):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