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分散型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路径探索研究
李雯
浙江浙能燃气股份有限公司 312000
一、课题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下,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优势,引领发展、推动发展。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强化党建带团建工作,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提升团组织的凝聚力、感染力和战斗力,推动党团事业的同步、协调、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笔者所在的浙能燃气公司是一家拥有 31 家管控子公司、24 个党支部的省属国有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城镇燃气输配、销售,用户配套工程安装、增值业务等。公司集合了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地域分散型,二级子公司地域分散在浙江省27 个县市区;二是窗口服务型,服务“触角”深入到千家万户,是直接面向社会的“窗口”;三是市场竞争型,在市场竞争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背景下,围绕燃气企业市场份额、服务质量、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1] 鉴于以上企业特点,如何依托“党建带团建”工作模式,推动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级联动”,使共青团组织作用的发挥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是现阶段企业需要积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二、新形势下分散型企业“党建带团建”存在问题剖析
随着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青年群体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发展,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面临新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困境。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党团组织功能的发挥,也影响了带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带建工作思想认识不足,党建和团建融合不紧密
部分基层党团工作存在“孤岛”现象,认为党组织、团组织只要搞好自身建设就可以。基层党支部未意识到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性,团的工作抓不抓不要紧、干好干差无所谓,党建带团建与思政工作融入不够。基层团组织也未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没有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重视,导致党建带团建工作政治引领不够、关心指导不足,未形成良好互动氛围。
(二)带建工作缺少系统性思维,长效机制未形成
地域分散型企业与集中型企业管理相比,存在人员分散、凝聚力弱、思想难统一、上传下达效果打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等因企业形态带来的“先天不足”,尤其是新成立党支部、团支部的建设水平也不平衡,作用发挥不一。一是党建带团建工作顶层设计缺少系统层面的统筹考虑,未根据根据不同支部的成熟度或地域性特点进行协调策划;二是带建工作容易停留于点、线层面的“零敲碎打”现象,往往局限于推进工作任务本身,未及时建立和固化带建工作机制,缺少硬性制度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具体化、日常化。
(三)带建工作创新手段不够,工作方法和工作载体单一
一是部分企业对如何写好“带”的文章,存在“硬”措施不多的现象,未与企业中心工作有效融合,党组织的带动效果不够明显,团组织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未得到有效彰显,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二是新时代思想下的年轻人,思想认识更加多元化,未充分认识时代因素对党建带团建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对时代特征认知的敏锐度不够。[2]
三、工作路径探索及成效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几年来,浙能燃气公司充分考虑企业特点,抓牢党委带团委、党支部带团支部、党员带团员“三级联动”,从政治引领、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品牌建设、队伍建设、作用发挥“六向发力”,以“ 3+6 ”党建带团建方法,充分发挥“带”的枢纽作用,充分发挥出“建”的最大功效。
(一)“党委带团委”,突出“引领力”,把牢方向盘,夯实理想信念之基
1、带好政治引领,为团工作方向“导准航”
党的政治建设是引领团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借助党组织的优势,全面加强党委对团委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价值。从党建工作体系顶层设计时,就把党建带团建作为党组织延伸手臂、一脉相承、提振发展向心力的重要内容进行统筹考虑,把稳政治引领的“方向盘”。
2、带好组织建设,为共青团发展“铺好路”
党委带领团委开展换届选举工作,严格团干部选配标准,是确保青年事业薪火相传的关键举措。团干部是企业后备干部的重要来源,是企业干部队伍梯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委要将团委的组织建设作为加强青年组织建设、激发青年活力的重要契机,推动共青团事业健康蓬勃发展。
(二)“党支部带团支部”,突出“带动力”,凝心聚合力,强化发展动力之源
3、带好机制建设,为共青团工作“提质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对于拥有党支部分散在全省各地的国有企业而言,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必须有效发挥共青团基层组织的作用和力量。为了实现党团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打破组织“信息壁垒”,需建立健全立体成熟、科学有效的党建带团建工作管理机制。
4、带好品牌建设,为团文化传播“激活力”
丰富的团建品牌活动是增强青年凝聚力、传播团文化的重要途径。结合企业特点和性质,不断探索、挖掘共青团工作品牌的新形式、新方法、新内容,通过党建带团建的模式,扩大团组织在青年服务乃至社会民生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仅能有效发挥党建带团建的桥梁纽带作用,还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
(三)“党员带团员”,突出“成长力”,畅通组织链,汇聚红色信仰之力
5、带好队伍建设,为青年成长成才“蓄好力”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有着共同的政治愿景和递进的政治目标,红色基因一脉相承。因此,必须以系统观念和整体思维看待党建带团建工作,构建全过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的组织链,打通党建与团建一体化的管理链,形成党建带团建、党员带团员的育人链,并建成培育时代新人的责任链和制度链。[3]
6、带好作用发挥,为青年干事创业“搭好台”
国有企业需要合理分析党建与团建的逻辑关系,分散型企业更需结合凝聚力弱、粘合度低、思想难统一等特点,紧密融合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围绕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和思想引领等重点工作,丰富党建带团建的具体手段及策略[4],充分发挥企业发展“催化剂”作用,不断激发党建引领、团建赋能的动力活动。同时,还应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青”字号创建活动为抓手,带动青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提升团建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水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党建带团建工作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国企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机制,继续创新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方法,实现党团组织的有机联动,推动企业党团建设的科学健康发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 董迎亚 . 如何搭建地域分散型企业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 [C]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论文集,2016, 上册:281 ~294
[2][3] 杜琳宸 . 新时代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价值指向、现实困境与纾解对策 [D]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4 年第 25 卷第 5期
[4] 程德 . 以党建带团建 以作为求发展——提升共青团工作在国有企业的价值的实践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35):92 ~ 94
1 董迎亚. 如何搭建地域分散型企业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C]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论文集,2016, 上册:281 ~294
2 杜琳宸. 新时代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价值指向、现实困境与纾解对策[D]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2024 年第25 卷第5 期
3 杜琳宸. 新时代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价值指向、现实困境与纾解对策[D]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2024 年第25 卷第5 期
4 程德. 以党建带团建 以作为求发展——提升共青团工作在国有企业的价值的实践[J] 现代企业文化,2024(35):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