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提升的培训体系优化研究
张熙悦
张家口市桥西区应急管理局
档案管理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任务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长期保存。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使档案管理从传统的实体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一变革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掌握传统档案管理知识,还需具备数字技术应用、数据分析、信息安全等复合型能力。 然而,当前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培训内容滞后、培训方式单一、评估机制不完善等,导致培训效果不佳。因此,如何优化培训体系,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新要求
(一)传统档案管理能力的延续
1. 档案整理与编目能力
档案整理与编目是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要求专业人员能够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对档案实体进行科学分类、系统排列和规范编目。具体包括:掌握《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2-2015)等标准规范,熟练运用年度 - 机构(问题)- 保管期限等分类方法;具备规范的著录能力,能准确填写档号、题名、责任者等核心元数据;掌握多种检索工具的编制方法,建立完善的档案检索体系。
2. 档案保护与修复能力
档案保护与修复能力要求管理人员掌握传统载体档案的长期保存技术,包括:熟悉不同载体材料(如纸张、胶片、磁带)的理化特性;掌握库房温湿度调控、防光防尘、有害生物防治等环境控制技术;具备基本的档案修复技能,如去酸、加固、修补等手工修复工艺;了解灾害预防和应急抢救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3. 档案利用服务能力
现代档案利用服务已从被动查询转向主动开发,要求具备:熟练的检索服务能力,能运用多种检索途径快速定位档案;专业的咨询服务能力,可为用户提供档案证明、史料考证等服务;深层次的编研能力,能够围绕专题开展档案汇编、大事记编写等工作;创新的展览策划能力,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档案文化传播效果。
(二)数字化时代的新能力需求
1. 数字档案管理能力
随着电子文件单套制管理的全面推进,需掌握:电子文件全程管理技术,包括捕获、归档、分类、鉴定等环节;熟悉《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 18894-2016)等标准;掌握长期保存技术,如格式转换、迁移、仿真等;了解电子档案四性检测(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的具体方法。
2.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数字化转型要求掌握:数据库管理技术,能使用 SQL 等工具进行数据操作;元数据管理能力,熟悉 EAD、PREMIS 等元数据标准;新兴技术应用能力,如区块链存证、电子签章等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系统运维能力,能配合技术人员开展数字档案馆系统管理。
3. 数据分析与知识挖掘能力
大数据时代需要具备:基础的数据处理能力,能使用 Excel、Python 等工具进行数据清洗和分析;知识组织能力,可运用本体、知识图谱等技术构建档案知识体系;智能检索能力,熟悉自然语言处理在档案检索中的应用;用户行为分析能力,通过数据挖掘优化档案服务。
4.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能力
在数据安全法实施背景下需掌握: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隐私保护方法,熟悉去标识化、差分隐私等技术;风险管理能力,能识别和防范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合规管理能力,确保档案管理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二、当前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体系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
1. 课程体系更新缓慢
现有培训课程仍以纸质档案管理为核心内容,未能及时跟进《"十四五 "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数字化转型要求。电子文件管理、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等关键领域的课程占比不足 20% ,严重滞后于行业实际发展需求。
2. 前沿技术内容缺失
培训课程对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涉及甚少。特别是缺乏智能分类、语义检索、数字孪生等创新技术的实操培训,导致从业人员无法适应智慧档案馆建设的技术要求。
3. 标准规范更新不及时
部分培训仍在讲授已废止的标准规范,对最新发布的《电子档案单套管理一般要求》(DA/T 92-2022)等关键标准未能及时纳入培训体系,影响工作的规范开展。
(二)培训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
1. 教学模式传统固化
超过 80% 的培训仍采用集中面授的"填鸭式"教学,缺乏情景模拟、工作坊等互动性强的教学形式。这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难以激发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 数字化培训手段应用不足
线上学习平台建设滞后,混合式教学模式尚未普及。移动学习、微课程等新型培训形式应用比例不足 15% ,无法满足从业人员碎片化学习的需求。
3. 实践环节薄弱
培训过度侧重理论传授,实践操作课时占比普遍低于 30% 。特别是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实操、电子文件四性检测等关键技能缺乏足够的实训机会。
三、培训体系优化的具体策略
(一)优化培训内容体系
1.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1)基础能力模块:保留传统档案管理核心课程,包括《档案整理规范》《档案保护技术》等必修内容,确保基础业务的标准化操作能力。
(2)数字技能模块:新增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元数据标准应用、区块链存证技术等数字化课程,课时占比应提升至 40% 以上。
(3)前沿技术模块:开设人工智能辅助归档、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等前瞻性课程,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2.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1)数据库管理课程:系统讲授 SQL 数据库操作、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等实用技能。
(2)编程基础培训:设置Python数据处理、自动化脚本编写等课程,培养基础编程能力。
(3)信息安全专项:涵盖数据加密、访问控制、隐私计算等安全技术实操训练。
3. 创新案例教学模式
(1)典型场景案例库:建设包含智慧档案馆建设、重大活动档案管理等在内的百例案例库。
(2)问题导向教学:采用 " 案例导入 - 问题分析 - 方案设计 " 的教学流程,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跨区域案例共享:建立全国档案培训案例共享平台,促进优秀实践经验的交流借鉴。
(二)创新培训方式
1. 混合式培训模式
(1)线上学习平台:开发档案专业 MOOC 课程,提供碎片化学习资源。
(2)线下实践基地:在省级以上档案馆设立实训基地,保证实操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 40% 。
(3)移动学习支持:开发档案培训APP,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
2. 情景化教学方法
(1)数字化流程模拟:通过沙盘演练电子文件从生成到归档的全过程管理。
(2)应急事件处置:设置数据泄露、系统故障等突发事件的仿真演练课程。
(3)角色扮演训练:模拟档案利用服务、档案鉴定等业务场景的角色互动。
3. 互动式学习机制
(1)双导师制培养:为学员配备业务导师和技术导师,提供全方位指导。
(2)专题工作坊:定期举办档案数字化、数据治理等专题研讨活动。
(3)经验交流会:组织优秀档案工作者分享实践创新经验。
(三)完善培训评估机
1. 构建四级评估体系
(1)反应层评估:采用即时反馈系统收集学员满意度数据。
(2)学习层评估:通过实操考核、项目答辩等方式检验知识技能掌握程度。
(3)行为层评估:建立培训后3-6 个月的工作表现跟踪机制。
(4)结果层评估:分析培训对个人绩效和机构业务指标的提升效果。
2. 建立动态跟踪系统
(1)个人能力档案:为每位学员建立电子培训档案,记录成长轨迹。
(2)定期回访制度:设置培训后3 个月、6 个月、1 年三个评估节点。
(3)效果分析报告:每年发布培训效果评估白皮书,指导体系优化。
四、实施保障措施
(一)政策支持体系
1. 制度保障机制
(1)将培训学时纳入继续教育考核体系,与职称晋升直接挂钩。
(2)制定《档案专业人员能力培训管理办法》,规范培训体系建设(3)建立培训质量认证制度,确保培训机构的专业水准。
2. 协同发展机制
(1)推动" 政产学研用" 协同,联合开发精品课程。
(2)支持行业协会制定培训标准,规范培训市场。
(3)鼓励跨区域培训资源共享,促进均衡发展。
(二)资源保障体系
1. 教学资源建设
(1)建设国家级档案培训资源库,整合优质课程资源。
(2)开发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还原真实工作场景。
(3)编制系列培训教材,保持内容及时更新。
2. 技术平台支持
(1)应用VR/AR 技术,打造沉浸式培训体验。
(2)建设智能学习平台,实现个性化学习推荐。
(3)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评估培训效果。
(三)激励机制建设
1. 人才评价机制
(1)推行档案管理师资格认证制度,建立专业人才梯队。
(2)设立" 数字档案专家" 等专项认证,引导能力提升方向。
(3)将培训成果纳入人才评价体系,作为选拔任用重要依据。2. 奖励激励措施
(1)设立" 档案创新人才奖",表彰培训成效突出的个人。
(2)开展技能竞赛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建立培训积分兑换制度,激发参与积极性。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档案管理培训体系必须加快技术融合步伐,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培养模式。培训体系需要向终身学习方向转型,建立覆盖职业发展全周期的培养机制。通过构建三维虚拟档案馆,学员可进行沉浸式实操训练,模拟电子文件归档、档案修复等高难度操作;开发数字孪生培训系统,真实还原各类档案管理场景,突破时空限制开展实践教学。
建设移动学习平台和微课程资源库,满足从业人员碎片化学习需求;构建动态更新的专业知识图谱,支持精准检索和按需学习。同时要推动培训模式智能化升级,运用大数据分析预测行业技能需求变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应急演练等高风险训练,开发智能评估系统实时监测培训效果。为确保培训实效,必须强化实践导向的培养方式。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开展真实项目实战训练;还有,还要加强行业协作,建立培训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先进经验的交流借鉴,共同推动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基本途径 [J]. 陈纯莲 . 兰台内外 ,2023(25)
[2] 浅谈如何提升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J]. 闫怀康 . 黑龙江档案 ,2021(06)
[3]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人员探讨 [J]. 王巍 . 城建档案 ,2022(04)
作者简介:姓名 张熙悦 性别 :女,出生:1985 年6 月 民族 :汉,籍贯 :河北张家口 ,学历 :本科 职称 :中级统计师研究方向 :档案管理 单位 :张家口市桥西区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