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统计分析在卷烟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郭鑫鑫 孙佳阳
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延安卷烟厂 陕西省延安市 716000
一、大数据在卷烟生产的核心应用场景
目前大数据在卷烟生产企业的应用主要分为四种情况,分别为质量监控的数字化、智能报产系统的应用、排产数字化以及能耗与废品的数字融合分析。首先,工艺质量监控已经从传统抽检升级为全过程的数字化监控。通过高频传感器大量部署,实现烘丝温度、加香流量等参数的实时数据采集,结合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实现动态阈值预警。当参数偏离预设范围时,便会自动触发分级推送机制。郁桂华等 [1] 研究表明,此类系统可将工艺调整频次降低 59.3% ,缺陷定位时间压缩至传统模式的 5% 。谭震等 [2] 进一步验证了在混丝加香工序中,基于数据挖掘的 SPC 实时监控系统能通过智能积分器提升控制精度,满足工艺要求的实时化、智能化的质量控制要求。其次,智能报产系统代替了人工计算。针对多品牌共用烟叶等级导致的分配不准确问题,应用反向拆解算法建立 BOM 智能解析模块,实现品牌需求到原料消耗的全闭环管理。该系统可解决接口数据舍入误差(如水分值存储位数不足引发的报产偏差),使核算时间从 30 分钟降至秒级,准确率达 99.6% 。郁桂华 [1] 等证实,此类平台可减少人工报表打印量 100% ,人力成本节约超 200 万元 / 年。
同时,数字孪生排产通过虚拟仿真优化资源调度。该方法采用“入柜—出柜两级仿真”架构,首阶段模拟工单入柜状态,次阶段基于虚拟库存推演出柜时序。避免了传统排产因业务切换产生的误差累加,使连续性投料次数提升 34.96% ,日均生产时间缩短 18.6 分钟 [6]。该技术通过生产前设计仿真、生产中工艺仿真、生产后回溯仿真的三级优化,实现生产过程迭代调优。最后,能耗与废品优化依托数据融合分析实现突破。采用六西格玛 DMAIC 方法论构建废支预测模型,定位设备参数失调与物料含水率偏差等关键因子。通过设定参数控制域与反馈规则,单箱废支重量降低 18.7% ,万支卷烟综合能耗下降 14.3%[1] 。潘紫钰等指出,此类优化需结合新基建技术(5G、AI)构建能源管控闭环,支撑行业绿色化发展[5]。
表1 大数据核心应用场景及效益对比

二、技术实现路径与系统架构
当前在大数据技术实现方面,主要通过数据基础设施搭建、分析模型构建和可视化决策三方面进行实现。首先数据基础设施采用分层架构破解信息孤岛,统一标准层,制定覆盖核心指标的数据字典,规范采集频率与存储格式;同时建立超融合数据池,通过 ETL 工具集成MES、SCADA、ERP 等系统数据。而后进行分级权限管理,按职能设置访问层级,保障工艺配方安全。郁桂华等 证实,该架构使跨系统数据关联效率提升 80% ,基层数据核对工时减少 70% 。董慧敏等 [6] 进一步提出基础设施层、数据存储层、服务层的六层架构模型,支撑残损烟管理等轻量化应用快速部署。其次分析模型构建可通过时序预测模型的方式开展,采用长短期神经网络(LSTM)预测卷包车间设备故障,降低非计划停机率。张弛远等 [3] 融合时间序列滑动平均法与动态销售比率系数,实现卷烟销量高精度预测,支撑战略绩效管理决策;
最后可视化决策可通过动态看板驱动精益管理。郁桂华等 [1] 开发的“数据驾驶舱”实现三大功能跃升,一是工艺质量热力图支持下钻至单支烟缺陷分析;二是原料消耗轨迹覆盖多节点损耗监测;三是设备健康矩阵预判故障周期。此类系统将质量追溯时间从 72 小时缩短至4 小时,报表开发耗时减少 80% ,同时彻底消除纸质报表打印需求。
三、实施挑战与分级治理策略
本文研究的数据治理瓶颈主要集中体现为三类问题,即传感器漂移、人工录入错误和接口舍入误差。对此可建立“数据血缘图谱”机制,关键指标追溯至采集源头,也可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实现本地校验,并构建数据质量指数(DQI)对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加权评分。董慧敏等在残损烟系统开发中证实,通过规范字段定义与清洗规则,可修补 80% 以上的数据缺失问题 [6]。
另外在人员方面,技术与人才壁垒表现为工艺员算法能力不足。针对此问题可通过开发轻量化平台,推出拖拽式建模工具,实现“一人建模、多人共享”。同时将经验知识图谱化,将老师傅工艺规则编码为数字模型,如设计混丝加香工序的智能积分器。
四、结论
大数据统计分析技术已深度重塑卷烟制造体系,目前在三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一是过程控制智能化,SPC 实时监控与LSTM 预测使工艺参数波动降低 40% 以上;二是质量追溯精细化,分析粒度从“批样本”细化至“单支烟”,异常定位效率提升 50% ;三是资源配置最优化,数字孪生排产推动原料单耗年均下降 0.28% 。基于目前大数据在卷烟企业的应用情况,其未来研究可能会从联合学习、量子算法以及孪生三方面进行发展。首先是协同学习技术,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跨厂数据的协同,构建行业级工艺数据知识库;其次是利用量子优化算法,求解复杂排产中的排列优化问题,响应时间可降低至毫秒级;最后是利用AIGC 孪生体,生成全流程自主决策系统,实现从精准执行到智能辅助决策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郁桂华,李旭东,金鑫等 . 大数据背景下统计服务对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研究 [J]. 科学与技术,2021,29(4):1-8.
[2] 谭震 . 基于数据挖掘的统计过程控制项目研究 [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3] ZHANG C, PU T, ZHOU X et al. Strategic Performance ManagementBased on Cigarett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ig Data[J]. AppliedMathematics and Nonlinear Sciences, 2023, 8(1): 1-12.
[4] 昆明卷烟厂课题组 .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车间生态系统建设与应用研究 [J]. 烟草科技,2022(4):1-11.
[5] 潘紫钰,李国伟,赵磊峰 . 新基建赋能烟草行业数字化转型的SWOT-SoS 分析 [J]. 现代农业科技,2023(21):112-120.
[6] 董慧敏,钟亮,张少搏等 . 基于精益管理和低代码的烟草企业残损烟数字化转型 [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4, 41(14): 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