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土“ 一张图” 在不动产登记权籍调查中的辅助核验功能开发与应用测试

作者

陈钧 谭胜

武汉新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223;吉奥时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223

1 引言

权籍调查作为不动产登记的法定前置环节,其成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产权归属的合法性与交易安全。传统权籍调查核验依赖人工比对纸质材料与分散数据库,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一是效率低下,单宗核验平均耗时超 15 分钟,难以适应规模化登记需求;二是精度不足,空间关系误判(如界址点越界)、权属冲突(如历史抵押未注销)等问题检出率不足 60% ;三是数据割裂,国土、规划、户籍等多源信息未联动,易导致“信息孤岛”式错误。国土“一张图”整合了土地利用、规划、遥感影像等全域数据,构建了统一的空间基准与数据中台,为权籍调查核验提供了多维度数据支撑。本文基于国土“一张图”开发辅助核验功能,通过规则引擎与空间分析实现自动化校验,并开展应用测试,旨在为提升权籍调查质量、优化登记流程提供技术方案。

2 辅助核验功能设计与开发

2.1 功能设计框架

国土“一张图”辅助核验功能以“数据层 - 逻辑层 - 应用层”为架构,实现从数据调用到结果输出的全流程自动化: ① 数据层对接国土“一张图”数据库,提取权籍调查所需的基础数据,包括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遥感影像(0.5 米分辨率)、国土空间规划矢量数据(含城镇开发边界、基本农田保护区)、历史权籍数据库等。 ② 逻辑层构建三类核验规则库,包括权属规则(如权利人名称与身份证号匹配)、空间规则(如界址点在宗地范围内)、属性规则(如面积计算误差阈值)。 ③ 应用层通过开发可视化操作界面,提供成果上传、自动核验、错误标记、报告生成等功能,支持用户交互与人工复核。

2.2 核心功能模块开发

(1)权属信息一致性核验

通过关联国土“一张图”中的户籍信息、土地权属数据库,实现两项核心校验: ① 身份信息比对:自动匹配权籍调查表中的权利人姓名、身份证号与公安户籍数据,识别“重名重号”“身份证格式错误”等问题。 ② 权属历史追溯:调用历史权籍数据,核查宗地是否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登记信息,以及本次调查的权属变更是否与历史流转记录一致,如宅基地继承是否符合“一户一宅”政策。

(2)空间关系合规性核验

基于“一张图”的空间分析能力,校验权籍调查成果的空间逻辑: ① 界址点空间约束:通过缓冲区分析,判断界址点是否超出宗地范围、是否与相邻宗地界址点重叠,若重叠距离超过 0.5 米则标记为异常。 ② 规划符合性校验:叠加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核查宗地用途是否与规划用地性质一致,如城镇住宅用地是否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内,避免“违规变更用途”。

(3)属性数据完整性核验

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对权籍调查的属性字段进行规则校验: ① 必填项检查:自动检测“宗地代码”“建筑面积”等必填字段是否缺失,格式是否符合规范(如宗地代码是否为 28 位编码)。 ② 逻辑一致性校验:通过公式计算验证派生属性的准确性,如“建筑面积 Σ=Σ 套内面积 + 公摊面积”“容积率 Σ=Σ 总建筑面积 / 宗地面积”,若偏差超过 5% 则触发预警。

3 应用测试与结果分析

为验证国土“一张图”辅助核验功能的实际效能,选取某市主城区及下辖 2 个乡镇作为测试区,开展系统性应用测试,从效率与精度两方面评估功能实用性。

3.1 测试区概况与数据准备

测试区总面积210 平方公里,涵盖城镇建成区(80 平方公里)、近郊工业区(50 平方公里)及农村区域(80 平方公里),包含不动产单元 3.2 万宗,其中城镇住宅 1.8 万宗、工业用地 0.5 万宗、农村宅基地 0.9 万宗。区域内权属类型复杂,存在历史遗留宗地(如划拨转出让)、跨村集体宅基地等特殊情形,权籍调查核验难度较高,具有典型代表性。数据准备: ① 基础数据:调用国土“一张图”数据库资源,包括 2023 年 0.5 米分辨率遥感影像(覆盖全域)、土地利用现状矢量图(地类精度 96% )、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含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权属数据库(2018-2022 年登记成果)及“一户一宅”专项数据库。 ② 核验对象:选取 2023 年第三季度完成的 1500 宗权籍调查成果,包括权籍调查表、界址点坐标(精度 ±0.1 米)、宗地图及权属来源材料,覆盖测试区各类不动产类型。

3.2 测试流程

测试采用“自动核验 - 人工复核 - 效能评估”三步法,具体流程如下:

(1)数据预处理:将权籍调查成果标准化处理,统一坐标至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属性字段按《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规范化(如宗地代码补全至28 位),确保与国土“一张图”数据格式兼容。

(2)自动核验:通过辅助核验功能模块依次执行:

权属核验:比对权利人身份信息与户籍库、核查历史权属限制(抵押、查封);

空间核验:界址点与遥感影像匹配度分析、宗地与规划红线叠加检查;属性核验:面积公式校验(建筑面积 基底面积 × 层数)、必填字段完整性检查。系统自动生成《核验报告》,标记错误类型、位置及关联数据来源。

(3)人工复核:组织 3 名资深登记人员对系统标记的错误进行逐一核验,区分真阳性(确属错误)与假阳性(系统误判),统计错误检出率;同时随机抽取 300 宗成果采用传统人工核验,对比两类方式的耗时差异。

3.3 测试结果

(1)效率提升效果

传统人工核验单宗平均耗时 18 分钟,辅助核验功能单宗耗时7 分钟,效率提升 61% ;1500 宗成果总核验时间从 450 小时缩短至175 小时,其中空间核验环节效率提升最为显著(传统需人工叠图比对,辅助功能通过算法自动完成,耗时减少 70% )。

(2)精度分析

系统共标记错误 326 处,经人工复核,真阳性错误 301 处,假阳性错误 25 处,错误检出率 92.3% ,具体错误分布如下: ① 权属类错误(78 处):主要为身份信息不一致(42 处)、历史抵押未注销(36 处),占比 25.8% ; ② 空间类错误(135 处):包括界址点偏移(58 处)、侵占规划红线(77 处),占比 44.5% ;

-属性类错误(88处):以面积计算错误(53处)、字段缺失(35处)为主,占比 29.7% 。 ③ 假阳性错误主要源于遥感影像时效性不足(如新建建筑未更新),占比 7.7% ,可通过补充最新影像进一步优化。

4 结束语

本文基于国土“一张图”开发的不动产登记权籍调查辅助核验功能,通过权属、空间、属性三维度自动化校验,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核验效率低、隐蔽性错误漏检等问题,应用测试显示,该功能将核验效率提升 61% ,错误检出率达 92.3% ,尤其在历史权属限制、规划红线侵占等复杂问题识别上优势显著。未来需进一步优化遥感影像时效性与复杂权属规则库,推动功能与不动产登记系统深度融合,实现“调查 - 核验 - 登簿”全流程闭环管理,为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与产权保护提供更强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强 . 国土空间规划 " 一张图 " 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J]. 石化技术 ,2025,32(2):371-372.

[2] 吴掠桅 , 崔蓓 , 毛燕翎 , 等 . 市级国土空间规划 " 一张图" 实施监督信息系统设计与实践[J]. 自然资源信息化,2025(2):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