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高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作者

张殿涛

皖北经济技术学校 236400

引言​

在中职教育体系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任务,更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基础。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掌握程度。然而,当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学习兴趣缺失的现象,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入探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对改善中职数学教学现状、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背景与现状

1.1 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时,会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不再将学习视为负担,而是当作一种乐趣,学习的主动性显著提高。在这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下,学生更易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学科独特的逻辑体系,通过持续学习,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无论是对学生当下的专业课程学习,还是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为学生适应社会竞争奠定坚实基础。

1.2 现存主要问题

中职学生在进入学校前,数学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因多次遭遇学习困难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当前中职数学教学内容往往与实际生活和专业需求脱节,学生难以看到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觉得学习数学没有意义。教学方法多以传统讲授为主,课堂缺乏互动和趣味性,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校园和班级中,数学学习氛围不浓厚,学生缺乏学习的外部动力;同时,学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学生即使取得进步也难以获得及时肯定,导致学习积极性受挫。

1.3 研究的必要性与目标

研究提升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是改善当前数学教学困境的关键举措。通过有效的策略实施,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使教学更贴合学生实际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存的学习兴趣不足问题,对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影响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

2.1 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过往的数学学习基础和养成的学习习惯,对其后续学习兴趣影响深远。基础薄弱的学生在面对新知识时,理解困难,容易产生挫败感,进而降低学习兴趣;不良的学习习惯,如缺乏预习复习、不主动思考等,也会阻碍知识的吸收,影响学习效果和积极性。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就无法清晰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缺乏学习的方向和动力;没有合理的学习规划,学习过程混乱无序,难以取得进步,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消极的学习态度和严重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在面对数学难题时,选择逃避而非积极解决,长此以往,对数学学习愈发抵触。

2.2 教学相关因素

中职数学教学内容常与学生专业需求和实际生活相脱离,学生看不到数学知识在未来职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觉得学习内容枯燥无用,降低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过于传统,以教师单方面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课堂氛围沉闷,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感受,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的教学风格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师生互动效果不佳,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参与感,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热情。

2.3 学习环境因素

校园整体的数学学习氛围和班级的学习风气,对学生学习兴趣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若校园中缺乏数学学习相关的活动和宣传,班级里学生之间不形成良好的学习互助氛围,学生就难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动力。家庭对学生学习的支持不足,家长不重视数学学习,缺乏对学生的学习督促和引导,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学习鼓励,会削弱学习积极性。社会上对中职教育存在认知偏差,认为中职学生无需深入学习文化知识,这种观念也会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

三、提高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探讨

3.1 优化教学内容

结合中职学生的专业需求,将数学知识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让学生明白数学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价值。例如,对于汽修专业学生,讲解三角函数在零部件角度计算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大量实际案例,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通过分析超市商品促销中的折扣计算问题,引入百分数知识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和学习能力,合理降低知识难度,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增强学习信心。从简单的数字运算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公式推导,设置阶梯式学习任务。

3.2 创新教学方法

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数学学习软件等,将复杂的数学概念和原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增强课堂趣味性和吸引力。利用动画演示函数图像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函数性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问题、交流想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布置小组任务,共同完成数学建模项目,在合作中提升能力。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3.3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数学竞赛、数学文化节等活动,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数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设置竞赛奖项,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形成榜样激励效应。加强家校沟通,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家长重视数学学习,在家中给予学生学习督促和支持。建立家校联系群,及时分享学习资源和学生在校表现。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和中职学生的发展前景,转变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知偏差,提升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为中职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动力。

四、结论​

提高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学生自身、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等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在未来的中职数学教学中,应持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策略,为中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中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霞 . 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策略 [J]. 科教导刊 ,2024,(35):47-49.

[2] 陈雄 . 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策略探研 [J]. 成才之路 ,2024,(22):81-84.

[3] 王莉 .“三教”改革理念下中职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J].安徽教育科研 ,2023,(3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