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汇背景下探索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朱恺宁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科教融汇,2022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的发展思路。本文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科教融汇背景下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旨在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一、科教融汇概述
1.1 科教融汇的定义
科教融汇是指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旨在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教育教学,提升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学者孟凡华(2022)认为,科教融汇是科技与教育融为一体,两者同向而行。张思琪(2023)进一步指出,科教融汇应涵盖科学技术、科学研究与教育的融合交汇关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从广义上看,科教融汇是国家层面的科技事业与教育事业的深度融合;从狭义上看,科教融汇是指职业院校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科研的理念、过程、方式以及成果,从而实现在科教融汇的背景下教师进行教育科研,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
1.2 科教融汇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及发展现状
科教融汇对人才培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知识传授方面,科研活动能够为教学提供丰富的前沿知识和实际案例。例如,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科研人员对人工智能算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融入到相关专业课程中,使学生接触到行业最前沿的知识,拓宽视野,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能力培养上,参与科研项目能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目前科教融汇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职业院校对科教融汇的认识不够深入,未能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导致在实践中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推进。在师资队伍方面,部分教师科研能力不足,难以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同时,一些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缺乏参与科研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在资源配置上,学校用于科研和教学融合的资金、设备等资源有限,无法满足科教融汇的实际需求。此外,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制约科教融汇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在科教融汇方面的付出未能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回报,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
2.1 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意
目前,许多院校和教育机构在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课程设置方面,部分院校在传统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与数智化技术相关的课程,如大数据分析基础、人工智能在会计中的应用、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等,试图构建融合会计学与数智化技术的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方面,一些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接触实际数智化会计工作环境的机会;还有些院校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模拟数智化会计工作场景的实验室,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
2.2 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目前,许多院校在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课程设置方面,部分院校在传统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与数智化技术相关的课程,如大数据分析基础、人工智能在会计中的应用、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等,试图构建融合会计学与数智化技术的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方面,一些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接触实际数智化会计工作环境的机会;还有些院校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模拟数智化会计工作场景的实验室,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
三、科教融汇背景下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 科教融汇背景下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现状与需求分析
在科教融汇的背景下,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部分院校开始重视科教融汇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一些院校鼓励教师开展与数智化会计相关的科研项目,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课程内容方面,更新速度跟不上数智化技术的发展步伐,教材内容陈旧,无法及时反映行业最新的技术和应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真实的数智化会计工作场景,学生实践机会不足,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锻炼。师资队伍建设滞后,部分教师缺乏数智化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胜任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教学任务。
随着数智化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企业不仅要求会计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数智化技能,还注重其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此外,随着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数智型会计人才也备受青睐。
3.2 “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研究对象)
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构建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多个方面入手。
课程体系建设是关键环节。应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构建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中融入数智化技术元素,如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增加财务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内容,在管理会计课程中引入大数据分析在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等。另一方面,设置专门的数智化技术课程,如大数据技术原理、数据库管理与应用、人工智能基础与会计应用等,使学生系统掌握数智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方法。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方面,引进具有数智化技术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数智化技术培训课程、学术研讨会和企业实践活动,让教师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掌握数智化教学方法和技能。
四、科教融汇背景下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4.1 科教融汇背景下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创新培养模式是贯彻科教融汇理念的必然要求。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科教融汇的背景下,需要将科研创新融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创新培养模式还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2 科教融汇背景下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施路径
创新培养模式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在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方面,学校应与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明确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同时推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创新培养模式,学校应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将科研过程中的方法、思路和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学校还可以设立科研项目和课题,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工作。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生能够锻炼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结论
科教融汇背景下数智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对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教融汇,可以实现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具备数智化技能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孟凡华 . (2022). 科教融汇: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 教育研究 ,45(3), 12-18.
[2] 张思琪 . (2023). 科教融汇的内涵与实践路径 . 职业教育研究 , 38(2),23-29.
[3] 吴学敏. (2023). 科教融汇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41(1), 34-40.
[4] 谢天昶(2001.04-)男,汉族,广东省,硕士研究生,上海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姓名:朱恺宁(1996-),女,汉,湖北,研究生教师,研究方向:大数据与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