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加强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作者

张静

新沂市水务局 江苏省新沂市 221400

引言

档案管理作为现代化机关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单位的管理效率、决策支持以及信息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档案不仅是单位历史活动的记录,更是单位运营的核心数据源。因此,如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前机关事业单位管理者关注的重点。虽然目前国内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现代化管理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在人才方面,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普遍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未能有效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因此,加强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一、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是档案管理人才的短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的要求。虽然一些单位已开始使用电子化管理手段,但大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仍缺乏现代化管理工具的使用经验,且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其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不足,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管理方面的技能相对薄弱。一些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信息安全隐患大。此外,档案管理工作往往被视为后勤性、辅助性的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资源支持,进一步制约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复杂,涉及到多个领域和部门,单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已经无法满足档案管理的多样化需求,急需跨学科、复合型的人才。

二、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逐渐不能满足现代机关事业单位的需求。档案管理不仅仅是文件的收集、归档和存储,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信息化处理、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管理的能力。在这一背景下,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档案管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档案管理人才面临着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其次,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依赖传统的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的管理、数字化档案库的建设以及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均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背景和创新思维。最后,随着档案管理与单位日常管理工作、决策过程的紧密联系,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仅关乎档案本身的管理水平,也影响到整个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因此,尽快培养一支具备现代管理理念和技能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对于提升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的策略

加强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首先需要制定系统的培养方案。该方案应当涵盖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多方面培养。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档案管理的基础理论教育。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让他们深入了解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掌握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化操作流程等基础知识。此外,还应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培养。随着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的普及,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操作档案管理软件、掌握数据库管理与数据安全保护技术。其次,要鼓励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跨学科的学习。现代档案管理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涉及到行政管理、法律事务等领域,以及各行各业、各个专业的知识,因此,培养复合型、跨学科的人才是当前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最后,要加强实际操作的训练。通过建立档案管理实践基地,推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实习和工作实践,帮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和提升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的培养措施上,应当加强档案管理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机关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专业培训、研讨会等方式,邀请业内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同时,应当注重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外部培训、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此外,机关事业单位还可以通过与高校、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晋升机会,激励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专业素养。

四、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尽管加强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首先,档案管理工作仍被许多机关事业单位视为辅助性工作,缺乏足够的资源和重视。这种情况下,档案管理人员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培训机会和实践平台,影响了其专业素养的提升。由于缺乏战略支持,档案管理往往处于边缘化状态,导致其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应对这一挑战,机关事业单位需要增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战略地位,将其与单位整体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并加大对档案管理人才的支持和投入。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也能为单位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与保障。其次,档案管理领域的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更新滞后。当前,数字化档案管理、云存储和大数据等技术迅速发展,传统档案管理人员往往缺乏应对新技术的能力。为此,应当定期评估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其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档案管理技术,避免技术滞后带来的管理隐患。同时,应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参与专业技能认证和技术交流,确保其技术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管理需求。最后,由于档案管理工作涉及的领域广泛,单纯依赖传统的培训模式可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传统的培训通常侧重于理论学习,但未能充分结合实际操作和跨部门协作。为此,机关事业单位可以探索多元化的培训模式,例如在线学习、专家辅导、跨部门协作等方式,以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果。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能够更好地满足档案管理人员对技能提升的多样化需求,并促进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五、结论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加强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提升档案管理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单位运营效率和决策水平的重要保障。通过制定系统的培养方案、加强信息化技术培训、鼓励跨学科学习及实践训练,机关事业单位能培养适应现代化需求的高素质档案管理人才。然而,培养工作仍面临资源不足和技术更新滞后等问题,需要通过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和加强组织支持来解决。随着档案管理地位的提升,未来人才的培养将有更大空间,对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洋 . 浅谈精细化理念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J]. 黑龙江档案 ,2024,(05):288-290.

[2] 张丹丹 . 管理体制视角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J]. 兰台内外 ,2024,(30):6-8.

[3] 张寅 , 曹萍萍 , 李京林 . 数字档案馆建设下档案数字化管理技术与标准研究 [J]. 档案 ,2024,(S1):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