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绘本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

作者

张小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二幼儿园 021000

一、引言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方法和资源被引入到幼儿园教学中。绘本,作为一种融合了视觉与文字的儿童文学形式,正逐渐成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绘本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以期为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和阅读兴趣提供参考。

二、绘本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价值

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绘本中充满童趣的画面和跌宕起伏的故事,能够迅速点燃幼儿的好奇心。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兔子母子的温馨互动,会引发幼儿模仿角色对话、分享情感体验的愿望;《大卫不可以》里调皮男孩的滑稽行为,也能让幼儿在笑声中主动表达对故事的理解。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使幼儿从被动倾听者转变为主动表达者。

拓展幼儿的词汇量:绘本的文字虽简洁却富有表现力,常包含丰富的形容词、拟声词和生活化表达。如《好饿的毛毛虫》中" 沙沙沙" 的进食声、" 又青又红" 的水果描述,以及《我爸爸》里" 像大猩猩一样强壮" 的比喻,都能帮助幼儿在具体语境中自然习得新词,积累多样化的语言表达。

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绘本通过画面的分镜设计、角色的表情动作和文字的线索提示,帮助幼儿建立 " 前阅读 " 能力。例如,幼儿可通过观察《母鸡萝丝去散步》中狐狸的狼狈神态,理解画面背后的隐藏情节;在《小黑鱼》中,通过画面色彩变化感知角色的情绪转变,逐步学会分析故事结构、预测情节发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优质绘本往往凝聚着不同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无论是《野兽国》中粗犷的线条、《花婆婆》里水彩晕染的诗意画面,还是《雪人》中黑白剪影的艺术张力,都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幼儿在反复阅读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色彩搭配、构图技巧和艺术氛围,培养对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

三、绘本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策略

(一)精选适配的绘本材料

教师在选择绘本时,需精准对接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偏好与认知发展水平。对于小班幼儿,宜挑选画面色彩鲜艳、情节简单重复的绘本,如《小熊宝宝》系列,通过反复出现的句式和可爱的角色,帮助幼儿建立阅读安全感;中班幼儿可接触情节稍复杂、主题更丰富的绘本,如《蚯蚓的日记》,以幽默视角引导其观察生活、拓展思维;大班幼儿则可引入蕴含哲理的绘本,如《石头汤》,培养共情能力与社会认知。优质绘本需兼具教育性、趣味性与易读性,既要传递积极价值观,又要以生动故事和精美画面吸引幼儿。此外,教师可定期开展 " 绘本推荐会 ",鼓励幼儿参与选书投票,通过自主选择激发阅读主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二)创设沉浸式阅读环境

为提升幼儿的阅读体验,教师需精心打造温馨舒适的阅读空间。在班级内设置独立阅读角,铺设柔软坐垫、摆放低矮书架,营造私密安静的氛围;定期更新书架上的绘本种类,结合季节、节日主题更换陈列,保持新鲜感。可利用墙面创设 " 绘本故事墙 ",张贴幼儿绘制的角色插画或故事场景,增强互动性。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如古典钢琴曲),帮助幼儿放松身心,沉浸于绘本世界。此外,可设置 " 图书漂流 " 环节,鼓励幼儿自带喜爱的绘本与同伴分享,形成互助共读的氛围。

(三)创新教学方法深化阅读

提问法:教师需根据绘本内容设计阶梯式提问,如阅读《好饿的毛毛虫》前,可提问 " 猜猜毛毛虫会吃什么?" 激发预测;阅读中追问 " 为什么毛毛虫吃太多会肚子疼?" 引导逻辑思考;阅读后延伸 " 如果你是毛毛虫,会怎么安排饮食?" 联系生活经验。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与批判性思维。

讨论法:针对绘本中的争议性情节或主题,组织幼儿展开小组讨论。例如,在共读《驴小弟变石头》后,围绕 " 如果遇到困难,应该等待帮助还是主动解决 " 展开辩论,鼓励幼儿结合故事内容与生活实际表达观点,在思想碰撞中提升语言表达与思辨能力。

表演法:选取情节丰富的绘本(如《三只小猪》),引导幼儿自主分配角色、设计台词与动作,开展戏剧表演。通过模仿角色的语言、神态和动作,幼儿不仅能深入理解故事内涵,还能在情境体验中提升肢体表现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表演后组织" 观众提问" 环节,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四、绘本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实践案例分析

以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该绘本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简洁的文字,讲述了小兔子和大兔子之间比较谁的爱更多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和扉页,猜测故事内容;然后带领幼儿逐页阅读,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最后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或绘画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能力。

五、结论与建议

绘本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择合适的绘本材料、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深入阅读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家园共育也是拓展绘本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绘本材料的选择不够丰富多样、教学方法单一等。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掌握更多的绘本教学方法;二是幼儿园应加大对绘本资源的投入,提供丰富多样的绘本材料;三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总的来说,绘本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通过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绘本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价值,为孩子们的语言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龚俞婷 . 沉浸式绘本阅读,让幼儿在故事中收获成长 [J]. 新班主任 ,2025(02)

[2] 吴艳 . 利用绘本阅读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J].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