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沙水区游戏材料投放支持策略研究

作者

王莹 陈雪

江苏省丹阳市新桥中心幼儿园

新时代国家持续强调教育改革,幼儿教师需要高度重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调动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形成认真专注、主动求知的良好学习品质。因此幼儿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当前沙水区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如材料层次模糊、种类单一、投放随意等,严重制约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学习成长。教师需要积极优化沙水区的材料投放策略,引入多样化的游戏材料,强化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意识。教师根据幼儿的成长需求,采用精准投放的策略,鼓励幼儿创造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内容。

一、分层投放游戏材料,支持阶段发展需求

幼儿教师需要着重分析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特征,关注幼儿的兴趣能力水平,采用分层次的游戏材料投放策略。小班幼儿正处于动作协调发展关键时期,幼儿的自我认知与动手能力相对薄弱。教师应当选择投放基础塑形工具,如细腻的沙子、光滑的鹅卵石等,满足幼儿简单堆砌的成长需求,方便幼儿抓握与操作;中班幼儿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时期,幼儿不再满足于简单摆弄材料。教师应增加低结构材料投放,如 PVC 管、木片等材料,支持幼儿开展多场景的建构活动,鼓励幼儿将游戏材料进行组合,构建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大班幼儿正处于合作探究发展时期,幼儿的思维更加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应投放更加复杂的组合型材料,如水泵、量杯等,鼓励幼儿开展团队科学实验任务。例如,幼儿尝试利用材料搭建复杂的沙水游戏设施,如水上乐园、沙堡王国。幼儿在沙水区内重组、拆解游戏材料的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实践意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推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增加投放种类数量,强化幼儿参与兴趣

教师应当根据幼儿园的沙水区活动特点,在建构游戏材料投放时,应以强化幼儿的参与意愿为主要目标,主动增加游戏材料的投放种类和数量,为幼儿的建构游戏做加法,增加整体游戏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感知沙水游戏活动的真实魅力。教师需要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幼儿描述自己心目中的儿童乐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引入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教师除了投放常见的沙水工具,如铲子、水桶、沙子外,还可以投放更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游戏材料,如沙漏、滴管等,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内容,还可以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观察、比较、探索,增强幼儿的科学思维,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当加强材料的提示线索,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游戏活动形式,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有益影响。并且教师还应当积极优化材料投放的层次性,随着幼儿的游戏活动开展,对游戏活动的材料进行适当的增加或删减,鼓励幼儿尝试制作独特的游戏活动。例如,部分幼儿尝试利用沙水制作蛋糕,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游戏活动材料,如完整的塑形配件。幼儿可以直接放在沙水蛋糕当中,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石子、木头、干花等丰富的天然材料,鼓励幼儿根据游戏活动的需求自主选择搭配,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能力锻炼。

三、幼儿参与材料收集,培养幼儿任务意识

沙水区游戏是一种综合性的游戏活动形式,有助于幼儿全面均衡地发展。因此,教师为了丰富游戏活动内容,提高幼儿的参与意愿,需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收集整理,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责任意识,强化幼儿的游戏规划能力。教师应设计班级百宝箱活动任务,引导幼儿收集生活中的矿泉水瓶、纸盒等,学习如何对物品进行正确的归类和保管,幼儿在收集过程中感知不同材料属性(硬度、透水性),为沙水区游戏创造性使用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幼儿收集园内落叶,尝试制作沙土花园,设计丰富多彩的花朵样式,幼儿还会商量一起挖掘水渠,从小水塘处引水灌溉沙土花园,让幼儿在探索实践中学习成长,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总而言之,教师应正确认识材料是沙水区游戏活动的核心,也是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放置幼儿园沙水区游戏材料时,应紧扣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注意投放不同类别与材质的游戏材料,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以及形成开放的思维和积极的心态。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废旧材料,激发孩子的参与探索兴趣,提供符合实际水平的各种资源,更好地聚焦孩子的游戏探索意愿。

参考文献:

[1] 鲁言妮 . 生态视野下幼儿园沙水游戏材料投放研究 [J]. 世界儿童 ,2024(3):147-149.

[2] 陈真真 . 中班幼儿建构游戏中材料投放的策略研究 [J]. 教师 ,2023(5):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