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法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王爱鲜
包头市第四十九中学 内蒙古包头 014060
引言: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理念正逐步从“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本”转变。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强、抽象性高的学科,其教学方式的革新尤为重要。几何作为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逻辑推理特征,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关键内容。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几何教学往往侧重于公式记忆与解题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探究与过程体验,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理解不深,应用能力不足。
1. 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数学几何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几何知识体系较为抽象,涉及图形性质、变换、证明等多个层面,部分概念和定理对学生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进而产生畏难情绪。其次,传统的几何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过程,这种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再次,学生的几何学习普遍存在动手操作少、思维训练浅的问题,尤其在空间想象和图形推理方面表现较弱,影响了对几何本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此外,受考试评价机制的影响,教师往往更关注解题速度和正确率,而忽略了对学生几何思维过程的关注与引导,使得几何教学偏离了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通过对一线教师的访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也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几何课程“难懂”、“枯燥”,缺乏实际应用感,课堂互动性不强,合作探究机会较少。综上所述,当前初中几何教学在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和能力培养等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亟需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加以改进。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强调学生主体性和自主建构的教学方式,为改善初中几何教学现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
2. 探究式学习法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探究式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导向、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强调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建构知识体系,提升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应用探究式学习法,首先应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教学设计应围绕课程内容,选取具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的几何问题作为探究主题,如“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等,使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几何知识。
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精心设计探究环节,构建“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提升”的教学流程。例如,在讲授“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内角和,然后提出问题:“五边形、六边形乃至n 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你能找到规律并推导出公式吗?”接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通过画图、分割、测量等方式进行探究,并尝试归纳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启发和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最终达成对公式的理解与掌握。
此外,探究式学习法还应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多样化工具的应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实物模型等辅助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设置真实情境问题,如“如何利用几何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为什么蜂巢是六边形结构?”等,使学生感受到几何知识的实际价值,从而增强学习动机。
在评价方式上,探究式学习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思维深度等。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察、学生成果展示、学习反思日志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其持续改进。
3. 教学实验与效果分析
为了验证探究式学习法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某市一所普通中学八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分别设置为实验班(实施探究式教学)和对照班(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每班各
40 名学生,确保两班在性别比例、数学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基本一致。实验周期为一个学期,教学内容涵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几何模块,如“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轴对称与旋转”等重点章节。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采用探究式学习法进行教学,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成果展示等环节,强调学生的自主建构与思维发展;而对照班则按照常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以练习巩固知识点。为全面评估教学效果,研究采用了多种数据收集方式:一是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使用统一命题的几何单元测试卷进行测试;二是发放学习兴趣与态度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几何学科的情感变化;三是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参与度与合作表现,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其学习体验。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学习成绩方面,实验班在期末几何测试中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班,且在开放性题目和综合应用题上的得分提升尤为明显,表明探究式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解题能力。在学习兴趣方面,调查显示实验班学生对几何课程的兴趣指数从实验前的 62.5% 提升至 87.3% ,课堂参与度和小组合作积极性也明显增强。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反馈发现,多数学生表示探究式学习让他们“更愿意动脑思考”、“更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对几何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反馈出学生提问意识增强、课堂互动活跃等积极变化。
结论
本研究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研究了探究式学习法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表明,探究式学习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其几何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发展了思维,增强了对几何内容的理解深度。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在学习成绩、课堂参与度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对照班学生,充分说明探究式学习法在初中几何教学中具有显著的教学优势。同时,该方法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体而言,探究式学习法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有利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教学策略,值得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一步推广与深化应用。
参考文献
[1] 蔡永芳 .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J]. 天津教育 ,2024, (24): 73-75.
[2]周林林. 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变式学习研究 [J]. 现代中学生(初中版 ), 2024, (12): 33-34.
[3] 张明月 .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 [D]. 合肥师范学院 ,2023.
作者简介:王爱鲜(1977.10—),女,汉,内蒙古包头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