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必知的5大饮食原则
谢蕊
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中心卫生院 6185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程长、易反复,患者常因呼吸功能受损出现能量消耗增加、营养吸收障碍等问题,甚至引发“呼吸肌营养不良”,加重呼吸困难。合理的饮食调理能直接改善营养状态、减轻呼吸负担、降低感染风险,是 COPD 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 5 大饮食原则,需患者长期坚持并结合自身情况调整。
一、优先保证“优质高蛋白”,守护呼吸肌功能
COPD 患者最核心的饮食需求是补充优质蛋白质——呼吸肌(如膈肌、肋间肌)的维持和修复依赖蛋白质,若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呼吸肌力量减弱、耐力下降,进一步加重气短、乏力;同时,疾病反复还可能导致肌肉流失、体重下降,形成“营养不良 - 呼吸功能恶化”的恶性循环。
1、选对蛋白质来源(多样化更易吸收)

2、关键摄入技巧
① 均匀分配:将每日蛋白质需求(建议每公斤体重 1.2-1.5 克,如60kg 患者每天需72-90 克)分散到三餐,避免单次过量增加消化负担(例如早餐1 个鸡蛋 +1 杯牛奶,午餐100 克瘦肉,晚餐50 克豆腐)。
② 清淡烹饪:优先选择蒸、煮、炖(如清蒸鱼、冬瓜肉丸汤、豆腐炖白菜),避免油炸、烧烤——油腻食物会延缓消化,还可能刺激气道。
二、充足补水,让痰液“变稀易咳出”
COPD 患者常因呼吸急促(每分钟呼吸次数增多,呼吸道水分蒸发快)、咳痰频繁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若补水不足,会使痰液黏稠、附着在气道壁上,既加重咳嗽,还可能堵塞小气道,增加肺部感染风险。
1、明确补水目标与方式
① 每日总量:一般建议每日摄入 2000 毫升左右(约 8-10 杯),若天气炎热、发热或出汗多,需额外增加200-300 毫升。
② 补水来源:除白开水外,还可通过“温热流质食物”补充,如清淡的蔬菜汤、米汤、淡茶(如菊花茶,避免浓茶);含水量高的蔬果(如黄瓜、西瓜、梨、橙子)也能同时补水分和维生素。
2、避免“无效补水”的误区
① 分次喝:每次喝 100-150 毫升,间隔 30-60 分钟,避免一次性喝太多导致胃部胀满——胃部膨胀会向上压迫膈肌,反而加重气短。
② 观察信号:若尿液呈浅黄色,说明水分充足;若尿液深黄、尿量少,需及时增加饮水量。
三、多补“维生素 + 膳食纤维”,增强免疫力、防便秘
COPD 患者长期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气道炎症持续存在),且因活动量减少易发生便秘——便秘时腹压升高会向上挤压胸腔,限制呼吸运动,加重气短。维生素能对抗氧化应激、增强免疫力,膳食纤维能预防便秘,二者需同步补充。
1、重点补充的营养素及食物来源

2、保留营养的小技巧
① 烹饪方式:维生素多为“水溶性”,避免长时间浸泡蔬菜(如洗菠菜时不要泡 1 小时以上);优先急火快炒、蒸(如清蒸西兰花),或生食(如拌黄瓜、吃苹果带皮),减少营养流失。
② 搭配原则:吃膳食纤维的同时需喝足水——膳食纤维需吸收水分才能膨胀,若缺水反而可能加重便秘。
四、掌握“科学进食方法”,避免进食时气短
COPD 患者常因“吃饭时气短”减少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其实通过调整进食习惯,能有效减轻呼吸负担,让吃饭更轻松。
1、核心进食策略
① 少量多餐:将一日三餐拆分为5-6 餐(如早餐、上午加餐、午餐、下午加餐、晚餐、睡前少量流食),每餐吃 7-8 分饱——胃部不膨胀,对膈肌的压迫就小,气短会减轻。
② 姿势正确:进食时保持“坐直”或“半坐卧位”(背后垫靠枕),避免弯腰、躺着吃饭——弯腰会挤压胸腔,躺着易导致食物反流,刺激气道引发咳嗽。
③ 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 15-20 次,慢慢吞咽——快速进食会吸入过多空气,导致腹胀,加重气短。
2、避开“加重不适”的食物
① 产气食物:如豆类(大量食用时)、洋葱、红薯、碳酸饮料—产气会导致腹胀,向上压迫膈肌,限制呼吸。
② 过冷 / 过热食物:如冰西瓜、热汤(温度超过 60qC )——冷热刺激可能诱发气道痉挛,加重咳嗽、气短。
③ 进食后不立即平卧:吃完后保持坐位或半坐位至少 1 小时,避免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气道,引发咳嗽。
五、坚持“清淡烹调”,减少气道刺激、保留营养
烹调方式直接影响食物的“适用性”——不当的烹调(如多油多盐、产生油烟)会刺激气道,加重咳嗽、气短,还可能导致营养流失。
1、推荐的烹调方法
优先选择“无油烟、少刺激”的方式:蒸(如清蒸鱼、蒸蛋羹)、煮(如蔬菜汤、瘦肉粥)、炖(如豆腐炖排骨)、焖(如焖南瓜)。这些方式能让食物软烂易消化,还能保留营养(如炖汤时水溶性维生素会进入汤中,可喝汤吃菜)。
2、烹调时的注意事项
① 控制油盐:每日油摄入量不超过 25 克(约 2.5 汤匙),盐摄入量不超过 5 克(约 1 啤酒瓶盖)——过多油脂会加重消化负担,过多盐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肺部和心脏负担。
② 避免刺激调料:少用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调料,这些会刺激气道黏膜,诱发咳嗽。
③ 厨房通风:烹饪时务必打开油烟机、窗户,避免油烟聚集—油烟中的有害物质(如PM2.5)会刺激气道,加重炎症。
④ 借助工具:用电饭煲、慢炖锅、空气炸锅(无油模式)等,减少烹饪时的体力消耗(如患者自己做饭时,慢炖锅可提前预约,不用长时间站在厨房)。
最后提醒:饮食需结合 “整体管理”
饮食调理不是孤立的,需与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定期复查结合:
① 定期做“营养评估”:每3-6 个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根据体重、血常规(如白蛋白水平)调整饮食方案(如体重下降时需增加热量摄入,可在粥里加少量坚果粉)。
② 特殊情况调整:若患者同时有糖尿病(需控制主食量)、高血压(更严格限盐),需在营养师指导下平衡“疾病需求”与“COPD 饮食原则”。
坚持以上5 大饮食原则,能帮助COPD 患者更好地维持营养状态、减轻呼吸负担、降低感染风险,逐步改善生活质量。记住:饮食调理是“长期工程”,微小的坚持也会带来显著的改变。
谢蕊
谢蕊 女 1989 年生人 籍贯: 四川 民族:汉族 学历:本科 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