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驱动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

作者

万思颖

江西九江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江西九江 332000

一、人工智能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影响

(一)改变数字媒体内容生产方式

传统的数字化媒体内容生产具有较大的人工和成本投入,需经过创意、素材搜集以及后续的编辑等环节。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这些工作正变得智能化和自动化。例如,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对新闻、广告用语等文字进行自动撰稿;应用图形生成技术,可对各种不同内容和不同样式的图形或插画进行快速制作;应用视频生成技术,可按剧本对影片的相应段落进行快速剪辑。从而显著提高数字化媒体内容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其生产成本。

(二)拓展数字媒体应用领域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开辟了新的数字化媒体使用空间,尤其是在 VR(VRtechnology)、AR(AugmentedRealitytechnology) 上,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模拟更为逼真环境的仿真度及提升用户体验。基于消费者活动的分析,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针对个人客户推荐定制化的VR/AR 体验产品。在人工智能营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将广告进行投放,根据消费者的喜好、浏览历史,将相应的广告信息推送到合适的目标人群中,进而提升广告点进率、转化率。人工智能还在智能游戏、智能影视制作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提出新要求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媒体产业应用的方方面面,对数字媒体产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及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既具备扎实的基础学科技术(如数字绘图、数字影像编辑以及音频/ 视频编辑等),同时对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训练、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了如指掌,能够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具备创新思维、多学科整合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来应对媒体业日新月异的挑战。

二、当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向数字媒体领域的渗透,数字媒体行业对于数字媒体技术相关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然而,当前很多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所设置的内容尚未及时更新以契合这一变化,从而未能体现行业的最新动态。例如部分课程依旧偏重于传统数字媒体制作用途,对人工智能数字媒体技术运用方面的内容缺少相关设置,致使学生实践性成果和行业现实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别。

(二)缺乏跨学科课程设置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门具有跨学科特性的专业,该专业的核心是将计算机技术、艺术与传媒学科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然而,现有的很多大学数字媒体技术教学并没有凸显跨学科特征,各类学科知识点孤立存在,相互没有渗透,不利于学生的交叉思维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部分院校的教学方案中,电脑技术、美术设计分别开设课程,学生没有办法把这两种课程有机融合起来并应用到实际作品上。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对于数字媒体技术来说,其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各方面的训练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大多数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例如,由于理论学习过于与实际工作的脱节,学生在实施操作时难免存在缺失感 ; 再如,由于教学实验器具以及教育载体的不足,使得实践教学质量也难保障。例如,部分高校的实验室过于老化,无法满足学生们进行数字媒体新事物的研发要求 ; 同时,部分教师缺乏相关工作从业经验,较难指导学生们开展实际工作的研发工作。

三、人工智能驱动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路径

(一)优化课程设置

在教学安排中,增加人工智能的入门知识、机器学习知识、深度学习知识、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计算机图像识别等相关方面的内容,使其学生充分掌握人工智能的相关核心内容和技巧知识。对传统的信息科技方面的授课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将人工智能知识融入其中,设置一些跨学科类的课程,例如数字化传媒艺术、智能化互动设计、信息化传输与人工智能等,使学生能够综合各种不同的知识技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多领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法,运用实际项目为基础让学生在执行该项目时学习并实践相应的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将内容分解成若干个项目任务,由学生共同分组进行项目处理。当他们进行该处理项目时,学生将需要全面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字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来处理项目中的任务挑战。通过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法,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团队意识及动手能力。

通过实践案例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并思考,如此更能使学生体会到理论知识的深度认知。教师可以以人工智能在数字传媒行业的具体运用效果为例进行讲解,如人工智能的广告策略设计、人工智能的电影生产等,在课程中进行分析讲解。通过该方式,能更加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到人工智能在数字传媒行业的应用现状,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

积极创造机会,与网络新媒体企业合作,创办教学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此进行实践,让其在实践中掌握专业能力,在工作场所中提升自身能力;网络新媒体企业可以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教学指导。通过教学实习基地促进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养与教育人才质量。

我们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数字媒体相关和人工智能竞赛,例如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技术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人工智能创新与创业大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动手能力、团队能力,了解前沿技术及应用,扩大视野,增强竞争实力。

同时要增强实战型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这依赖于激励教师到企业锻炼获取行业实践经验,并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或工程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来帮助我校的实际教学课程,以增强我校实战型教师团队,使学员获得更为专业化的、实战化的实战教学。

四、结论

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是由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就当前阶段本专业课程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以行业实际需求为主线展开课程体系结构,突出应用交叉融合以及实践技能的应用性,通过完善课程设置、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实践学习等等手段落实这一目标。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完善有利于培养出具备人工智能知识背景以及数字媒体应用能力的人才,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数字媒体产业人才需求。然而,这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必须根据行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及时调整和完善本专业课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巩固。以后人工智能技术会更加深入地融入数字媒体,对于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与完善面临更多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继续跟踪和关注。

参考文献

[1] 韩晓娟 . 人工智能驱动的交互式数字媒体创作技术探究 [J].信息记录材料 , 2025(4).

[2] 孙云涛 . 人工智能在数字媒体技术中的应用 [J]. 电视技术 ,2022, 46(9):3.

[3] 吕琼 . 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研究综述 [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22(3):15-20.

[4] 谢非 . 人工智能 (AI) 技术在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J]. 智慧中国 , 2024(10).

[5] 潘欣 , 赵秀华 . 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智慧型课程模式构建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