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轻松应对“大姨妈”关于月经,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作者

黎仙凤

前海人寿南宁医院 神经外科 530219

“大姨妈”是女性朋友们对月经的亲切昵称,但这个每月造访的“亲戚”,也常常给大家带来不少烦恼。作为一名护士,我整理了几个大家平时咨询最多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你更了解它,从容应对各种问题。

一、“大姨妈”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排卵周期)而发生的子宫内膜自然脱落并伴随出血的现象。它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第一次“大姨妈”什么时候来?太早太晚怎么办?

女孩第一次来月经(称为“初潮”)的年龄通常在8 岁到15 岁之间,受遗传、营养、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有略微提前的趋势。

初潮过早(<8 岁)需警惕:如果月经初潮过早(8 岁前),意味着性发育启动过早(性早熟)。这会导致大量性激素分泌,可能加速骨骼生长,使骨骺提前闭合,影响最终身高。同时,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困扰(如自卑)。因此,必须尽早寻求医生诊断和干预。

初潮过晚( >15 岁)要检查:如果超过 15 周岁还没来月经,务必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排除染色体异常、生殖道发育异常等问题。

重要提示: 很多女性认为月经初潮的时间与绝经时间有很大关联。即“来得早就绝得早”。其实月经初潮时间的早晚,与将来卵巢功能衰退(如更年期)的时间没有直接关联,不必为此过早担忧。

三、什么样的“大姨妈”算正常?记住这“四要素”

一次正常的月经,主要看这四个方面:

1. 周期长短: 从这次月经第一天到下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天数。正常范围是21-35 天,平均28 天。

2. 经期长短:每次月经持续出血的天数。正常是2-7 天,平均4-6 天。

3. 经量多少: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正常范围是5-80 毫升(ml),平均 20-60ml 左右。

4. 规律性:连续几个月的月经周期天数差异应该小于 7 天。比如这个月28 天,下个月35 天(差7 天),也还在正常波动范围内。

四、月经量多少怎么看?卫生巾用量是个参考

每次经量 5ml 或 80ml 听起来很抽象?别急,我们可以借助卫生巾用量来大致判断:

5ml (量少):可能整个经期都不需要用到卫生巾,仅需少量护垫

即可。

80ml (量多):虽然难以精确衡量,但如果每天需要更换 4-5 片以上日用卫生巾(且每片浸透量较大),或者整个月经周期使用的卫生巾总数超过 30 片(日用型),就需要警惕月经量过多了(具体吸收量因品牌和型号差异较大,此标准供参考,关键看是否有明显增多感)。

五、感觉“大姨妈”变少了?试试这些调理方法

如果自觉月经量比以前明显减少(排除偶尔一次波动),在排除器质性病变(需就医检查)后,可以从生活方面进行调理:

1. 饮食有节: 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尽量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温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保持大便通畅。

2. 心情舒畅: 精神压力过大、情绪低落、焦虑等负面情绪是导致月经失调的常见原因。调整心态,保持心情愉悦对内分泌平衡至关重要。

3. 经期保暖: 经期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远离冷水、冷饮、生冷食物。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控制剧烈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精神刺激。经期应绝对禁止性生活。

4. 营养均衡: 适当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菠菜等),预防缺铁性贫血。也可适量食用一些温补性的食物,如乌骨鸡、羊肉、鱼、虾、黑豆、海参、核桃仁等。

六、经血里有血块,正常吗?别慌!

月经的成分不仅仅是血液,还包括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白带)和阴道上皮细胞等。看到经血中有少量血块,通常不必惊慌。这通常是血液正常凝固的结果,说明你的凝血功能在工作。只要不伴有发烧(高热)、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或大量异常分泌物(如脓性、恶臭),一般无需过分担心。

希望这篇关于“大姨妈”的小科普,能帮你更清晰地认识这位“老朋友”。了解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呵护健康。祝愿每一位女性朋友都能轻松、从容地度过每一个生理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