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片、控释片能掰开吃吗?精神药品剂型不同,服用方式大不同
杨鸥
丰城市精神病医院 江西丰城 331100
在现代医学中,药物的剂型种类繁多,随着药物研发的不断进步,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药品研发人员不断尝试优化药物的释放方式。其中,缓释片和控释片是两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在临床用药中被广泛使用。然而,许多人在服用这些药物时会忽视其特殊的剂型特点,甚至有时会因为方便或个人习惯,试图将药物掰开或者粉碎服用。那么,缓释片和控释片能掰开吃吗?这种做法是否安全有效?
1 药物剂型的种类与特点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精神药品剂型有片剂、胶囊剂、分散片、缓、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口服溶液、口腔崩解片、口溶膜等。不同剂型的药物,其使用方法也有所不同,只有按照正确、科学的方式使用,才能保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1)普通片:如利培酮片、奥氮平片等。应该整片吞服,不建议将药物拆开或碾碎后使用。
(2)胶囊:如盐酸氟西汀胶囊、盐酸齐拉西酮胶囊等。应整粒吞服,如果患者吞咽困难,可避免使用胶囊剂,或者在医生建议下选择更合适的药物形式。
(3)分散片:如利培酮分散片、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等。饮水辅助整片吞服,或者放入水中溶解为均匀混悬液后饮用。特别适合儿童、老年人及吞咽功能受限者。
(4)缓、控释制剂:如丙戊酸镁缓释片、碳酸锂缓释片、丙戊酸钠缓释片等。其中前两种药物不应掰开或压碎;而后组可以掰成两半服用,但不能碾碎或咀嚼。
(5)肠溶制剂:如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等。不能掰开或研碎。肠溶制剂的药物外层涂有肠溶衣,保护药物免受胃酸的影响,确保药物进入肠道后再释放。正确的服用方法是整粒吞服。
(6)口服溶液:如利培酮口服液、阿立哌唑口服溶液等。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患者可以选择在餐前或餐后服用。但若空腹服药引起胃部不适或不适感,可以考虑与食物一同服用,缓解胃部不适,减少胃酸对药物的刺激。部分口服溶液可能会因存放时间过长或温度变化出现沉淀,使用前需要轻轻摇匀,确保药物成分均匀分布。利培酮口服液可以与非酒精饮料(如水、果汁等)一起混合服用,有助于改善药物的口感。需要注意的是,仔细查看药品包装上的剂量说明,并使用随药提供的专用量具准确量取所需剂量
(7)口腔崩解片:如氯氮平口腔崩解片、奥氮平口腔崩解片等。服用口腔崩解片时首先要保持双手干燥,如果手部潮湿,药片可能会提前开始崩解或受到污染,影响药效。取出药片后应快速地将其放在舌面上,药片会迅速与口腔内的唾液接触并开始崩解,通常在几秒到几十秒内即可完全溶解。药片崩解后,药物会与唾液混合,可以自然吞咽,不需要再额外使用水帮助吞服。非常适合有吞咽困难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或在特定情况下不便用水的患者。
(8)口溶膜:如阿立哌唑口溶膜、奥氮平口溶膜等。是一种新型的药物剂型。首先要将药膜保持在铝箔袋内,直到准备服用,一旦从袋中取出口溶膜,应立即使用,并确保手部干燥,以避免药膜提前溶解或被污染。小心地从铝箔袋的顶端将两片铝箔分开,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破坏药膜。取出口溶膜后,将其放置在舌头上,药膜会在几秒钟内溶解并释放药物。药膜在溶解后,患者可以直接吞咽,无需水或其他液体的帮助。在服用口溶膜时,切勿咀嚼药膜或直接吞咽未溶解的药膜,因为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效果。服用口溶膜后应及时洗手,避免药物残留在手上。口溶膜特别适合儿童、老年患者以及那些对吞服传统药物不配合或有困难的患者。
2 缓释片与控释片的区别
主要在于药物释放的方式和持续时间。缓释片通常是逐渐释放药物,而控释片则是精确控制药物释放的时间和量。虽然两者都能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但后者在设计上更加精细,能够确保药物在特定的时间点、特定的速率下释放。
3 掰开缓释片和控释片的风险
很多患者为了方便或减轻药物服用时的不适感,可能会将缓释片或控释片掰开或压碎。但是这种做法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其原理上有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缓释片和控释片的结构:具有复杂的外部包衣或者缓慢释放的载体。对于缓释片,药物的释放通常依靠片剂外层的特殊材料,如聚合物、糖类等逐渐溶解或膨胀,从而控制药物的释放。而控释片则通常包含特殊的释放系统,如微粒、微胶囊或可调节的涂层。这些结构能够有效地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
(2)掰开后药物释放的变化:当患者将缓释片或控释片掰开或粉碎时,药物的释放机制会受到破坏。例如,缓释片中的外层涂层被破坏后,药物可能会迅速释放,从而导致药物浓度迅速上升,甚至可能引发中毒反应。对于控释片,掰开后可能会使药物释放的时间和浓度发生剧烈变化,导致药物效果的不稳定,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副作用。
(3)药物浓度的波动:缓释片和控释片的一个主要优点是能够保持血药浓度的平稳。而掰开药片后,药物的释放方式被打破,血药浓度可能出现剧烈波动,导致药效降低或者副作用增加。例如,对于一些精神类药物,药物浓度过高可能会引发急性中毒或严重的副作用,过低则可能导致疗效不足,影响治疗效果。
(4)特殊药物的风险:一些药物本身具有较强的副作用或成瘾性,尤其是精神类药物或麻醉类药物。如果掰开服用,可能会导致药物的滥用风险增加。例如,一些缓释片设计的目的是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并减少滥用的可能性,掰开或粉碎后,患者可能会一次性摄入过量药物,从而带来健康危害。
4 如何判断药物是否可以掰开服用?
首先需要查看药品说明书。说明书中会明确指出是否可以掰开或分割药物,如果标注“整片/ 粒吞服”或“不可掰开”,则不能掰开。如果说明书写明“可掰开服用”,则可以按照指示服用。此外,一些药物表面有刻痕,表示可以沿着刻痕分割,如丙戊酸钠缓释片等,但不能研碎或咀嚼。药物的剂型和释放机制也很重要。普通片剂通常可以掰开,而缓释片、控释片及肠溶片则不应掰开,因为会破坏其释放机制。对于液体剂型或分散片,可根据需要调整剂量。若不确定是否可以掰开服用,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确保正确使用药物。
精神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是非常严谨和专业的,患者不应随意使用药物。应在精神科医生的专业指导下,依据病情的变化,严格遵循医嘱,按照每种剂型的正确服用方法进行治疗。不仅能最大化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还能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摆脱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