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绘本阅读促进幼儿情感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

伏晓娟

温宿县新城区幼儿园 新疆阿克苏 843100

绘本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工具,符合幼儿学习习惯与喜好,其通过讲故事方式来启迪幼儿智慧、想象力、审美能力等。绘本中精美的图画可以吸引幼儿关注,因其视觉传达效果好,能够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情感发展等的理解,同时,绘本中故事情节有趣、蕴含人生道理、充满想象力、主题明确,老师通过严格把关绘本内容,结合育儿内容选择绘本故事,挖掘绘本故事中的情感元素,积极渗透并引发幼儿情感共鸣,可逐步培养幼儿情感认知并增强情感体验,从而实现情感教育目标。

1 绘本阅读教学促进幼儿情感发展的重要性

1.1 唤起幼儿情感认知,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情感

随着社会发展与经济水平提升,整体居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家长们对幼儿的关爱体现在了生活各个方面,但同时也让幼儿们对家长关爱、老师爱护以及社会大众的呵护缺乏感知,忽视了身边人的情感。绘本故事中除了丰富多彩的画面、故事,其中主人公的情感与心理活动也比较多,老师可以借助绘本阅读带领幼儿去感知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兔妈妈的母爱,触动幼儿情感,去思考生活中母亲给幼儿的爱与呵护,从而引导幼儿学会感受爱、表达爱。利用绘本中的情感唤起幼儿认知,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情感。

1.2 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增强情感理解与感悟

绘本素材丰富多彩,其中蕴含的情感也是多元的,如《爸爸的大手》、《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中的父母之爱,《五只兔子》、《真正的朋友》绘本中的朋友之爱,《谢谢你,福柯老师》、《像妈妈一样的老师》绘本中蕴含的老师之爱。老师通过丰富多彩的绘本选择与教学,为幼儿搭建起对外界事物了解的桥梁,通过引导幼儿自主阅读、角色扮演去体验丰富的情感,能够体会故事主人公的真实情感,增强情感理解与感悟[1]。

1.3 学会合理表达情感及需求,从小塑造正确情感观

绘本阅读过程中,幼儿会了解、体会不同情感,幼儿年龄尚小,幼儿老师应该借助绘本教学引导幼儿如何去处理情感,学会从绘本中汲取情感营养,能够从感知情感、理解情感到进一步学会正确表达情感、处理情感。老师应该积极抓住绘本阅读机会,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素材,循序渐进引导幼儿塑造正确情感观,能够在生活中践行绘本阅读习得的情感表达与处理方法,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 加强绘本阅读教学指导,促进幼儿情感发展的有效途径

2.1 重视幼儿情感教育,严格把关绘本素材

情感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了情感教育重要性,作为幼儿老师应该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减少过多的知识教学,重视幼儿情感启蒙教育,为幼儿社交能力以及未来人格塑造等发挥积极作用。绘本是当下幼儿热爱的阅读资源,同时其中丰富的情感故事也让幼儿逐步感知情感力量,尤其是一些精美的图画让抽象化的情感具体直观展现出来。但同时随着绘本市场发展,绘本资源丰富起来的同时,绘本内容质量也出现参差不齐,作为幼儿老师应该严格把关内容,确保绘本阅读真正让幼儿收益。

幼儿老师应该明确以生为本,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绘本阅读能力等,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素材,一方面需要调查了解幼儿喜好、自主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选择符合幼儿喜好、难易程度适当的阅读素材;另一方面需要结合情感教育目标,选择符合阶段性情感培养需求的阅读素材。如对于刚步入幼儿园的新生而言,刚刚步入集体生活、学习环境,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存在不合作、争端不断的现象,老师可以通过《五只兔子》绘本阅读教学,引导幼儿通过兔子们的经历去感知友谊、勇气和团结的重要性,启发幼儿联系自身生活中的经历,学会与同伴合作团结,珍惜友情等[2]。

幼儿老师作为情感教育领路人,应该从幼儿成长当下出发,结合教育目标与需求,分析情感教育所需的绘本资源,并严格把关绘本内容与质量,通过良好的绘本阅读启发幼儿们去感知生活中的情感,并能够正确表达情感诉求等。

2.2 创设良好阅读情境,增强情感体验

幼儿的认知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化的情感认知、体验以及感悟尚不成熟,幼儿们的生活情感经验较少,对于一些绘本中的情感缺乏生活经验,存在不理解的现象。对此,幼儿老师在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让幼儿们在情境体验中感知情感,并通过实践活动去获取情感经验。

以绘本《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为例,绘本讲述了鳄鱼因蛀牙而去看牙医的故事,鳄鱼非常害怕牙医,牙医也相当怕鳄鱼,绘本故事充满趣味性,同时也蕴含着情感教育元素“教导幼儿们要有同理心,学会合作并克服内心恐惧”。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牙医看病过程以及鳄鱼画面,让幼儿们理解为何两者相互害怕,进而可以代入故事主人公,体会其中情感,最终通过在情境中自主阅读提升情感感悟。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强化家校合作,鼓励家长为幼儿创造家庭绘本阅读环境,组织亲子阅读,共同为幼儿情感教育保驾护航。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良好阅读情境可以帮助幼儿体验主人公情感,能够对陌生的情感增强理解。不仅如此,老师应该结合不同阅读素材,配以直观画面以及适当音乐,通过灵活多变的阅读环境让幼儿们产生绘本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积极性,为幼儿未来学习之路奠定基石。

2.3 巧妙设疑,引导幼儿情感思考与表达

幼儿正处于语言、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促进幼儿深度阅读与思考,加深情感理解,老师可以通过设置合理问题,引导幼儿自主思考。通过自主理解与想象去理解绘本中的情感,并能够通过师生互动,鼓励幼儿表达情感感受与想法,从而老师可以针对性开展情感引导,为情感教育优化提供基础。

比如说,在阅读绘本《春天的兔子》时,老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幼儿观察与体验其中的情感,提问:“你们期待过年吗?期待春天吗?你们生活中都有哪些特别期待的事呢?”通过这个问答过程,引导幼儿理解“期待”的情感,并学会表达自己期待的事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绘本中的主人公情感变化,提问:“小兔子斯玛杰在期待什么呢?你们期待有自己的弟弟妹妹吗?如果你有弟弟妹妹你该怎么对待他们呢?”通过这些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幼儿表达自身对弟弟妹妹的期待情感、对亲人的爱护之情等。通过问题循序渐进引导幼儿拉近绘本与生活距离,增强情感体验,学会正确表达情感等[3]。

3 结束语

幼儿正处于情感认知的关键时期,幼儿老师应该抓住机遇,借助绘本中的情感积极引导幼儿,让幼儿能够感知生活中的情感,能够通过绘本阅读丰富情感体验并理解情感,学会正确表达情感等,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施雯. 幼儿视角下的绘本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J]. 家长,2025(05):186-188.

[2] 张向玲 . 绘本阅读促进幼儿情感教育的实践应用探究 [J]. 安徽教育科研 , 2024 (16):84-86.

[3] 施一蓓 . 原创绘本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对幼儿情感的培育 [J].科教文汇 ,2023 (24):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