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气工程技术及其自动化研究

作者

陈鲁

河北省邢台市 055350 身份证号:1305251990****1914

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气信息领域的新产物,其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该项技术在应用中,具备信息集成速度快的优势,在进行相关参数的统计与分析时能够更加的方便快捷,实现对于相关仪器的有效监测,以此来确保有关仪器能够在安全的情况下运行。

一、电气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

1.自动化网络架构缺乏统一性电气工程运行至今,逐步融合于工业、商业等多个行业。电气工程投产后,其数据传输质量成为重点研究项目。实际生产中,各企业的产品型号、规格存在一定差异,会增加数据传输的困难性,无法保障通信质量。

2. 自动化系统集成性较低

国内电气系统运行中,各类设备中的数据集成效果欠佳,无法保证数据交互的快速性,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相关产业的发展。

3. 自动化技术受主观影响

电气自动化运行期间,会出现电气仪表使用不善、读数不准等问题。多数电气仪表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需有效监管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果设备管理、电气仪表的使用人员,未规范操作仪表,运维养护不及时,会降低电气仪表的功能,难以获取准确的设备参数,致使设备故障严重。为此,电气设备运行中,管理、使用人员,应形成设备规范操作意识,以消除主观影响,有序运行电气系统。

4. 节能问题

国内部分生产单位对灯具照明、生产环境温度等,均有使用要求,多数使用智能控制程序,设定照明度、温度的监控值,以顺应生产要求。在生产,长时间持续运行的灯具、加热设备、控制系统、生产设备,会消耗较多能源。如果生产期间未进行资源回收,直接排除生产废物,会增加能源浪费,降低了企业的效益。

5. 质量管理问题

电气工程适用范围较广,如果质量管理不到位,会出现各类安全事故。为此,电气工程需关注质量管理工作,以防范系统风险。电气工程质量不高时,会降低系统的运行能力,甚至会形成系统风险。多数企业对电气安全的认识不高,设备检查工作不全面,未参考相应的验收规范,难以保证工程质量,从而形成生产隐患。

二、电气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的应用

1. 人工智能控制技术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电力企业更加重视人工智能控制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电力工程智能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控制技术与电力工程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电力工程的运行安全性,节约人力控制的成本投入,为企业增加效益产出。利用人工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传统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还需要对故障区域进行大规模停电来进行维护与检修,因此会影响到相关区域的正常用电,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损失,如果检修时间过长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引入人工智能控制技术,可以缩小故障影响范围,提高运维工作效率,降低电力企业维护成本。

2. 仿真技术的应用

仿真技术主要应用于科研工作的数据分析和闭环仿真系统的自动建立。首先,在数据模型分析与仿真中,研究人员通常需要在仿真技术软件中自动建立数据模型,并将与模型设计相关的所有数据信息输入到闭环系统中。最后,科研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模拟和修正相应的模型误差。模型仿真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仿真技术得到的数据结论更准确;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技术手段分析的数据更加全面。与人工分析数据相比,仿真软件能够自动消除大规模虚拟数据中的误差。

3. 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智能化远程监控技术、集合式监控技术以及现场总体监控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系统内应用的几个重要表现,并以现场总体监控技术为代表使用最为普遍和高效。它们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根据电气工程的不同领域采取适当的措施,并通过通信网络发射信号实现设备间的连通,由此减少了单独设备的使用,实现了电气工程总体投入成本的最低化,在电气工程中使用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大幅提升电厂的发电效率,实现对运行设备工作状况的全方面监控以及电气设备的自动化的控制。利用网络技术创建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系统以及数据传送系统,减轻电气行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电气数据平台的建立,能够对系统反馈的异常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实现对电气设备工作状态的及时反馈,对设备的异常问题及时发现。能够有效地预防设备故障问题的出现,保证电气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变电站的实际运营,能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工作状况实时监控。高效率的分析工作数据并进行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不仅为电气工作站员工减轻工作强度,同时使电气工作站的工作做小得以提升。在电力调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提高了配电效率,为电力的稳定供应、设备故障的及时等奠定基础,以此实现电力供应工作开展的平稳运行。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设备数据的实施传输均可通过自动化系统进行控制,以此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管控,并改善电力系统中电力的自动分配效率。

结语

对于电气工程而言,其本身的信息共享能力以及数据交换机制的完善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本身的业务水平。所以需要相关单位在工作过程中合理化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以此来保证各项业务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力以及交换机制的完善,由此方可高效达成相关企业的发展目标。这也就充分说明,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完善企业本身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机制,但是想要确保该项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出其本来价值,还需要企业本身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尤其是相关人员的信息化素养,要保证人才队伍素质过硬,由此构建起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网络架构,为各项项目的开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芦志鹏 . 电气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研究 [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4(01):230.

[2] 杨霖 . 电气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研究 [J]. 电子技术 ,2023,50(02):124-125.

[3] 李超 , 王振贤 . 电气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研究 [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09):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