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矿山机电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究

作者

树玉杰

河北省衡水市 053000 身份证号:1330291973****571x

引言:

矿山机电是我国机电工业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矿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矿山机电的支持,其对国家基础工业实力以及工业科技水平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矿山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山机电的发展水平。从矿山的开采、运输到加工等各个环节,矿山机电设备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保障矿山生产顺利进行的核心要素。

一、 维修管理模式

我国矿山机电维修管理模式的演变与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发展紧密相连。目前,虽然已建立了一系列设备维修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并且逐步引入了设备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但从整体来看,传统的以预修为主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管理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以时间为基础的维修管理模式存在明显弊端,约三分之一的工作量由于时机不准确而成为无效维修,导致设备开机率低、维修时间长,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1. 可靠性维修管理

我国在矿山机电设备可靠性维修管理方面起步较晚,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才在矿山供电系统及矿山生产系统中开始引入可靠性的概念,并建立了一些简单的模型。此后,虽陆续对矿山机电设备的某些部件开展了可靠性维修管理的研究,但整体上仍处于基于经验对故障现象进行定性分析的阶段。目前,尚未对矿山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缺乏对矿山机电设备及其元部件可靠性、维修性基础数据的积累和分析,这使得在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模式选择、维修策略确定等方面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 国际竞争劣势

在国际竞争环境中,我国矿山机电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从研发能力来看,我国矿山机电企业的研发与开发能力较弱。一方面,研发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大型企业决策层的科研意识较为薄弱。这导致许多企业在低端市场进行激烈竞争,产业同构性高,产品雷同性强,自主的工业知识产权稀缺,进而使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市场竞争力方面,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在技术储备、资金、装备水平、经营机制以及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研制能力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企业抗衡。此外,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我国矿山机电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的现象更为严重,进一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二、矿山机电事故原因分析

(一)电网触电事故

1. 低压电网触电事故

低压电网触电事故在矿山机电事故中较为常见,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存在违章带电安装、带电检修、带电检查等行为,这些违规操作极大地增加了触电风险;二是未能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导致停错、送错电的情况时有发生,容易引发触电事故;三是用电安全技术管理存在漏洞,如设备及电缆漏电,而保护装置却失灵且没有及时得到处理或更换,使得漏电问题无法及时被发现和解决,从而引发触电事故。

2. 高压电网触电事故

高压电网触电事故同样不容忽视,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进行带电清扫、带电检查、带电搬运、带电作业等危险操作;二是在进行高压电网作业时,没有按照规定办理工作票,缺乏有效的安全措施,也没有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放电等规定和要求;三是操作过程中存在误操作行为,如误停、送电,误认开关和电缆,同时没有执行作业监护制度,也未悬挂 “有人作业,不准送电” 警示牌,这些失误都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四是高压漏电保护装置缺失或失效,无法对漏电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和保护。

(二)其他事故因素

除了电网触电事故外,矿山机电事故还可能由其他多种因素引发。例如,机电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部分设备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存在缺陷,导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设备的长期使用和磨损,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和更新,也会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矿山作业环境复杂恶劣,如高温、高湿、粉尘等环境因素,会对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加速设备的损坏;此外,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参差不齐,一些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规程不熟悉,操作不当,也容易引发事故。

三、矿山机电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转型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矿山机电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未来,矿山将引入更多智能装备,如智能采掘设备、智能运输设备等。这些设备能够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参数等数据,并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分析平台。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设备的智能控制、故障预测与诊断。例如,智能化的采掘设备可以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自动调整工作参数,实现更高效、精准的作业;智能运输系统能够根据生产计划动态调度车辆,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通过智能化转型,矿山机电行业将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二)绿色矿山建设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绿色矿山建设成为矿山机电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矿山将采用更多环保型采矿技术,如采用先进的开采工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推广节能减排措施,通过优化设备运行参数、采用节能型设备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加强废弃物处理,对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尾矿等进行合理处理和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系统将实时监控矿井水、粉尘等污染物排放情况,确保矿山生产符合环保标准,实现矿山的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三)产业链整合

为了提升整体竞争力,矿山机电企业将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整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在产业链上游,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提升;在产业链下游,与矿山开采企业等用户加强沟通与协作,根据用户需求研发和生产更符合实际应用的机电设备。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高效运作和增值,提高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结论

矿山机电行业作为我国机电工业的重要分支,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尽管当前我国矿山机电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维修管理模式落后、可靠性维修管理不足、国际竞争劣势明显以及事故频发等诸多问题,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积极探索,未来矿山机电行业将朝着智能化、绿色化、产业链整合以及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国振 . 矿山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 [J]. 山东工业技术,2023,(11).

[2] 张战场 . 分析矿山机电安全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J].世界有色金属,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