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何军 杨斌 吴刚
眉山市中医院 四川眉山 620010;通讯作者单位:眉山市中医医院
骨外科临床医学属于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其不仅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和其他临床医学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更加注重对学生临床科研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传统的骨外科临床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对学生经验、知识、技巧的传授,虽然能够提升学生临床技能以及知识储备能力,但学生参与度、主动性以及创新精神不足,还存在知识更新慢、临床思维不足等问题,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1]。伴随着当今我国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循证医学在医学领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将循证医学与临床教学互相结合,则为临床教学提供了全新思路[2]。对此,本文主要探究骨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在2024 年6 月-2025 年6 月,随机抽签法对60 名学生分组,对照组 30 名中男女比例=13:17,年龄在 20-24 岁,均值(22.06± 2.11)岁。观察组30 名中男女比例=12:18,年龄在20-24 岁,均值( 22.09±2.15 )岁。两组学生一般数据可比较(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模式,将临床教学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理论知识讲述、临床实践以及考试成绩,需要为学生讲述骨外科常见疾病,疾病的具体治疗方法,常见并发症等,还需要引导学生观摩临床治疗相关操作。
1.2.2 观察组需要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具体为(1)提出问题,需要结合骨外科的具体病例,针对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情况开展教学问题设置,比如疾病的发病机制、鉴别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确保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并且给予学生对应的解答措施。(2)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或几个教学问题。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相互分享信息和观点,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在小组讨论中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需要指导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并且积极思考,能够将问题和患者病例资料互相结合,引导小组成员共同交流与探究,在开展教学交流中,也需要组织学生成员轮流担当。还需要知晓如何询问病史,需要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准确地判定,并且给出对应的治疗措施。(3)查找证据: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或进行实际操作等方式,进一步验证和完善解决方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汇报,展示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和成果。(4)评价证据:需要根据循证等级来准确评估证据的可行性以及真实性,让学生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设计相应的实践任务,比如制定计划、进行患者评估、实施措施等。通过临床实践,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临床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5)临床应用:需要在带教教学的引导下对病例进行准确地分析和讨论,并且对问题进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总结和引导作用,需引导学生学会综合相关临床试验的研究信息,能够对研究结果进行全面、系统化的评估。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生成绩评分,具体为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以及综合成绩,单项总分为100 分。
1.4 统计学分析
以 SPSS26.0 软件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进行t 检验, P<0.05 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
2 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以及综合成绩评分显著较高, P<0.05 。见表 1 。
表1 成绩评分(
分)

3 讨论
骨外科临床教学具有较高的理论深度以及实践广度。这门学科理论体系复杂,涵盖骨骼解剖、生理病理、生物力学等多学科知识,学生需构建系统知识网络以理解疾病本质[3]。临床实践中,骨外科操作精细度高,从骨折复位固定到关节置换,对技术精准性要求严苛,需反复训练形成肌肉记忆。并且骨外科疾病多与创伤、退变相关,病情演变迅速,学生需要具备敏锐观察力与快速应变能力,及时捕捉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4]。骨外科涉及多学科协作,比如康复科、影像科联动,培养学生综合诊疗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以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
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为骨外科临床教学注入科学性与规范性。传统教学多依赖经验传承,而在循证医学理念下,能够以当前最佳证据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系统检索、评价文献,获取基于大规模临床研究的诊疗依据,避免经验主义偏差,培养批判性思维与科学决策能力[5]。在骨外科复杂病例讨论中,学生能依据证据等级评估治疗方案,权衡利弊后制定个体化策略,提升临床决策质量[6]。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各项成绩评分较高差异显著,P<0.05 。因为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下,强调终身学习理念,骨外科领域知识更新迅速,新技术、新术式不断涌现,循证医学要求学生持续关注前沿研究,通过定期文献更新与证据再评价,保持知识体系的时效性,适应学科发展需求。而且循证医学注重学生价值观与意愿的整合,在骨外科治疗中,比如手术方式选择、康复计划制定,学生需与患者充分沟通,结合其生活需求、经济状况等个体因素,共同决策,体现人文关怀与医学伦理,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互动,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证据分析等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性,提升骨外科临床教学质量与效果。所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实践成绩、理论成绩、综合成绩评分。
综上,在骨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学生成绩得到显著的提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淦宇,苏松,方程,等. PBL 教学法结合循证医学 PICOS 模式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西部素质教育, 2025, 11 (11): 156-160+198.
[2]李道辉,戴永文,田新鹏,等. 循证医学结合适时教学与支架式教学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 15 (13): 190-194.
[3]李忠海,高淑贤,鲁明,等. 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 13 (28): 16-19.
[4]周慧珑,徐波,王晓红,等. 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循证医学理念的应用对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 18 (09):1404-1407.
[5]周涔,洪雪辉,赵兴,等. 基于循证医学思想的 PBL 教学模式在肿瘤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J]. 卫生职业教育, 2020, 38 (21): 54-56.
[6]李俊红,刘正,阿布都乃比·麦麦提艾力,等. 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心脏外科临床教学的应用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 12 (14): 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