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合肥乡村振兴中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模式与效果研究

作者

王晓璐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31

一、引言

合肥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从而积极探索金融持助农业发展的独创实践,经过一系列政策举措与金融工具协同应用,为区域特色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农业产业链的升级注入活力[1]。这一实践不仅仅响应中央“ 千万工程” 经验的本地化应用同时契合合肥农业经济差异化发展的需求,更是百分之百发挥金融工具对农业现代化的赋能作用,为农业产业结构改良、农民增收以及乡村生态环境改善供给有力支撑。

在国内,众多学者对农村金融模式展开研究从而探讨怎样经过创新金融产品以及服务,满足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的融资需求[2]。在世界上,农业贸易与金融联动的经验说明,有效的金融支撑能够增加农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然后保障粮食安全,合肥在地方实践中进而结合自身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根基,形成特别的金融支撑农业发展路径,既有别于传统农村金融模式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3]。

本研究内容,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定量数据分析以及政策文本分析等方法从而构建多维度研究框架。合肥市大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2024 年拨付保费补贴 4.6 亿元,提供风险保障 130 亿元。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参保率达 82.1% ,覆盖物化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农户仅承担 18.6 元 / 亩保费,最高可获 1000 元 / 亩赔付。,深入剖析金融支撑农业发展模式独创、实施结果以及面对的挑战,为进一步改良金融支撑体系、推动合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供给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二、合肥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模式创新

(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应用

合肥市积极运用政策性金融工具然后为农业发展筑牢根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合肥市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首只市级专项债规模达 1.75 亿元覆盖庐江、肥西、蜀山三县区 3.66 万亩农田,经过合理规划资金运用,形成 “ 以田养田” 的资金循环模式进而增加农田基石设施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然后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奠定基石。

在扶持农业企业方面,“ 农宜贷” 政策发挥要紧作用。该政策联合政府、担保公司和银行进而累计发放贷款 2870 万元,经过设定基准利率并给予一定补贴机制,有效降低农业企业融资成本然后缓解其融资难题,徽王食品公司凭借 “ 农宜贷” 获得 300 万元贷款用于干食用菌生产,变大生产规模进而增加市场竞争力。

乡村振兴票据以及产业链专项债相结合进而精准支撑农业产业链项目。庐江农商银行向放马滩合作社供给500 万元信贷额度同时助力小龙虾深加工项目发展,该项目的推进然后使得合作社亩均增收 200 元带动当地小龙虾产业从传统养殖向高附加值加工环节延伸,增加产业链整体效益。

(二)普惠金融体系构建

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积极推出 “ 科隆贷” 等纯信用产品然后专注于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变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其普惠贷款余额突破百亿元并且切实满足众多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以大圩镇果农张笑琳为例,经过 “ 科隆贷” 获得 300 万元授信用于葡萄以及草莓种植,这笔资金支撑其引进优良品种、改善种植技术然后达成产量以及品质的双提升。

党建带头信用村建设在合肥乡村地区广泛开展,覆盖 87.5 万户农户。经过奠定信用评级体系且对信用良好的农户给予利率优惠,AAA 级信用主体贷款利率降至 3.35% ,庐江农商银行依据信用评级且对美照酒店管理公司授信 200 万元支撑其民宿项目运营,该项目不仅仅盘活乡村闲置资源从而还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三)金融产品以及服务创新

工行合肥分行聚焦特色农业产业,定制 “ 草莓贷” 纯信用产品。该产品以其便捷、高效能的特点从而深受莓农欢迎,目前已向长丰县 71 户莓农投放 5000 万元贷款有力支撑草莓产业发展,其中,田峰草莓公司获得 300 万元贷款用于拓展深加工业务,实行了 3 天放款的高效能服务然后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需求,推动长丰县草莓产业规模跃居国家首位。邮储银行合肥市分行推出 “ U 粮易贷” 为粮食产业供给专项金融服务,巢湖市支行向光明槐祥集团授信 6000 万元保障粮食收购资金需求,确保粮食收购干活顺利实行,邮储银行发行“ 乡村振兴卡” 整合涉农保险以及理财服务,为农户供给一站式金融搞定方案同时满足其多元化金融需求。

科技银行针对农业科技企业特点,推出 “ 云企贷” 。为科尔泰智能科技供给 110 万元无抵押授信同时持助其无人机低空经济硬件布控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同时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现代化进程,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和精准度。

(四)产业链金融整合路径

合肥在金融支撑农业发展过程中同时着重产业链金融整合,将金融服务从生产端逐步延伸至加工与贸易环节。放马滩合作社在庐江农商银行 300 万元饲料贷款持助下,构建 “ 统一采购 + 销售回款扣减” 模式,经过统一采购饲料进而降低社员生产成本,提升采购议价本事。利用销售回款扣减贷款同时保障银行资金安全,达成金融机构以及合作社的互利共赢。

在物流环节,中远海运物流经过 “ 港口 + 海运 + 物流” 全链协作进而改良北粮南运物流路径。开通准班轮运输 56 航次发运玉米、糙米 226 万吨节省物流成本近千万元,高效能的物流体系降低农产品运输损耗然后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强化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跨境电商金融配套方面,合肥构建 “ 空中 + 地面” 立体物流网络然后引入无人机配送生鲜,效能提升 40% ,村级寄递服务站的建设从而有效破解农产品上行瓶颈,促进农产品线上销售同时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推动农业产业链向电商领域延伸。

三、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效果评估

(一)经济效应

2024 年 “ 农业保险 + 政信贷” 模式累计发放贷款 3.3 亿元,叠加贴息后农户融资成本低于 2% ,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金融资金大量注入带动农业产值显著增加同时改良农民收入结构。以放马滩合作社为例,社员亩均纯收入达 1500 元,小龙虾深加工项目实施然后使亩均收入再增 200 元,工行 “ 草莓贷” 的支撑下,长丰县草莓产业规模连续变大,年销售收入达 20 亿元,海外业务占比 60%-70%,草莓产业已变成长丰县的支柱产业同时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二)社会效应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金融支撑下连续发展壮大然后发挥显著的就业带动作用。庐江县 “ 271 计划” 投放 1.7亿元贷款,支撑 100 个农业主体发展,辐射 3064 笔 37.52 亿元资金投入农业根基设施建设,这些项目实施然后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进而促进农村社会平稳,信用村建设不仅仅改善乡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而还推动乡村治理水平增加,AAA 级信用主体美照酒店管理公司的发展继而带动百花村村集体年收入达 220万元,经过整合农房租赁与当地文化资源同时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进而增加乡村社会凝聚力。

(三)生态效应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金融支撑下得到广泛推广,放马滩合作社 22000 亩基地采用该模式从而实行节水增效。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兼顾生态呵护同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高标准农田项目

经过专项债持助,对 3.66 万亩农田实行改造从而改良种植结构,增加农田抗灾本事,经过合理规划灌溉、排水系统同时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实行农业资源集约利用进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可持续性挑战

纵然合肥在金融持助农业发展方面达到显著成效但仍面对一些可持续性挑战。在金融资源分配上,区域不均衡难题较为突出,庐江县以及长丰县由于产业根基较好同时获得较多金融资源持助,而一部分偏远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经营主体规模较小从而仍面对较大融资缺口,制约当地农业发展,世界市场价格波动对合肥出口农产品收益影响较大,以小龙虾为例,世界市场价格的不平稳同时影响相关企业以及合作社的经济效益,目前,期货和保险工具在农业领域应用还不够广泛并且无法有效应对国际级市场价格风险,农村金融风险防控难度较大,一部分合作社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透明度低同时扩大银行信贷风险,信用评级体系在农村地区覆盖与精准度有待进一步增加并且以更好地评估农业经营主体信用状况,保障金融机构资金安全。

四、农业贸易与金融支持的协同路径

(一)农产品贸易结构优化

1. 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

合肥以金融资源倾斜推动茶叶、中药材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在生产端,金融机构为农业企业供给信贷资金进而用于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升级加工工艺,推动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同时增加产品品质和生产效能。在品牌建设端同时注入资金持助企业开展世界广告投放、参与世界专业展会、申请世界质量认证,塑造国际级品牌形象,针对农业科技企业同时经过股权融资助力其开展生物基新材料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独创等项目,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然后形成差异化竞争优点,金融机构深度介入企业战略规划同时供给财务诊断、融资方案设计等咨询服务,引导企业合理配置资金从而聚焦重点业务发展,强化世界市场竞争力。

2. 进口多元化战略以及金融避险工具应用

合肥依托物流运输网络改良农产品进口路径,配套供应链金融服务然后为企业供给涵盖预付款融资、存货质押融资等全链条金融持助,保障进口业务资金周转。面对国际级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企业运用远期合约锁定采购成本进而经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对冲价格风险,金融机构发挥专业优点并且为企业供给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价格走势预测等服务,协助制定风险对冲策略。改良跨境结算流程从而增加资金结算效能,保障进口业务平稳运行然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向多元化、高端化调整。

(二)跨境电商以及数字金融融合

1. 农产品跨境支付与结算便利化

工行合肥分行研发农产品智能交易系统以及以小程序为载体达成买卖双方实名认证管理,经过与电子地磅、电子支付钱包系统对接从而构建从农产品称重、价格核算到资金结算的全自动化流程。系统运用智能算法实时处理交易数据进而自动完成账务记录以及资金划拨,减少人工干预同时增加跨境支付结算效能。经过奠定交易风险监测模型进而实时预警异常交易,保障资金安全,金融机构持续迭代系统功能进而深化与跨境电商平台联手,完善支付接口适配且为农产品跨境电商供给安全、高效能、平稳的支付结算环境,促进农产品线上贸易发展。

2. 区块链技术在贸易融资中的应用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农业贸易融资领域进而利用其分布式账本、不可篡改特性,将农业贸易合同、物流单据、交易记录等信息上链存证同时形成可信交易数据链。金融机构经过区块链节点实时获取企业交易信息从而达成对贸易背景真实性的穿透式审核,增加风控能力。

国际经验借鉴与本地化创新

1. 自贸协定下的农业金融合作

在自贸协定框架下,合肥借鉴世界先进粮食物流经验同时整合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资源,构建多式联运物流枢纽进而改良农产品进出口物流网络布局。加大与东盟、澳大利亚等地区港口联手同时开通定制化海上航线,完善内陆集疏运体系从而增加农产品跨境运输效能,金融机构设立专项基金同时支撑农业企业和国际级科研机构开展联合研发项目,引进优质种质资源、先进种植养殖技术。

2. “ 一带一路” 农业产能合作中的金融支持

邮储银行经过 “ 邮相伴・粮归仓” 活动对接世界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在 “ 一带一路” 农业产能联手中同时为农业企业供给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融资方面针对企业海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厂投资等项目,供给项目贷款、设备融资租赁等多元化融资产品。为企业供给汇率风险管理方案同时运用外汇远期、期权等工具规避汇率波动风险,推动农业技术输出与农产品贸易从而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协同发展。

(四)粮食安全与金融保障

1. 大豆、玉米进口多元化的金融配套

为保障大豆、玉米等要紧粮食供应安全,合肥推动进口渠道多元化战略,金融机构供给贸易融资、进口信贷、信用证开立等金融服务,持助企业以及巴西、阿根廷、美国等很多个国家奠定长期贸易协作关系。经过供给供应链金融服务进而保障进口粮食采购、运输、仓储等环节资金需求。开展市场分析服务同时协助企业把握国际级市场行情,制定合理进口计划,政府出台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同时鼓舞金融机构加大对粮食进口企业支撑力度,奠定粮食进口应急融资机制然后在市场供应紧张时优先保障核心企业资金需求,维护国内粮食市场平稳。

2. 国内粮食供应链金融创新

在北粮南运供应链中,企业整合铁路、港口资源然后改良运输路线和班次安排,降低运输成本。建设 “ 标果工厂” 数字化平台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对粮食运输全程实时监控,达成运输信息可视化、运输调度智能化同时增加运输效率。合肥经过发行专项债券筹集资金然后支撑大豆、玉米仓储设施建设,金融机构为仓储项目供给建设贷款、设备购置融资等服务,在粮食供应链各环节,金融机构供给针对性金融服务: 生产环节为种植户供给小额信用贷款、农业保险。运输环节为物流企业供给车辆购置贷款、运费保理。仓储环节开展仓单质押融资、存货融资等业务,奠定粮食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从而实时监测市场价格波动、运输延误、仓储损耗等风险因素,马上发布风险预警同时实施风险缓释措施,保障国内粮食供应链安全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 吕 正 阳 . 安 徽 省 金 融 发 展 与 乡 村 振 兴 耦 合 关 系 及 影 响 因 素 研 究 [D]. 安 徽 财 经 大学,2023.DOI:10.26916/d.cnki.gahcc.2023.000490.

[2] 木呷古布.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和效率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D]. 中国地质大学,2023.DOI:10.27492/d.cnki.gzdzu.2023.000175.

[3] 余 希 慧 . 乡 村 振 兴 战 略 下 农 村 产 业 融 合 的 金 融 支 持 研 究 [D]. 西 南 科 技 大学,2023.DOI:10.27415/d.cnki.gxngc.2023.00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