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造价与项目管理效率的关系

作者

张雅楠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300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与项目管理效率之间存在深层次的动态关联,二者共同构成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造价管理不仅直接影响工程成本控制,更通过资源配置、风险管控等环节作用于整体管理效能,高效的项目管理能够优化施工流程、减少资源浪费,从而反向影响造价水平。

1 建筑工程造价的构成

建筑工程造价的构成是一个多维度、系统化的成本体系,主要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预备费用和专项费用等核心组成部分。直接费用涵盖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实体工程投入,其中材料费通常占据最大比重,需要综合考虑市场价格波动和运输仓储成本。间接费用包含企业管理费、规费和利润等非直接生产性支出,这些费用虽不直接形成工程实体,但对项目正常运转至关重要。预备费用包括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主要用于应对设计变更、材料涨价等不确定性因素,其计提比例需根据项目复杂程度和建设周期科学确定。专项费用涉及环境保护、临时设施、安全文明施工等特定支出,这类费用随着行业规范趋严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在造价构成体系中,各费用项目之间存在动态关联,材料选用直接影响人工和机械配置,设计方案优化可降低预备费计提基数,施工组织水平决定间接费用占比。

2 建筑工程造价与项目管理效率的关系

2.1 造价预算准确性对进度管理的影响

造价预算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着项目进度管理的有效性,合理的预算编制能够为进度计划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当预算数据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时,项目团队可以精准安排材料采购、机械调度和人力配置等关键环节,避免因资金短缺或分配不当导致的进度延误。预算偏差过大会引发连锁反应,或造成资源闲置浪费,或导致关键节点因资金不足而停滞,这两种情况都会打乱原有的进度计划。精确的造价预算还能帮助识别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点,提前制定应对预案,比如在进度计划中为高风险环节预留缓冲时间,这样的预防性措施显著提升了进度管理的主动性。

2.2 成本控制措施对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

动态化的成本控制体系能够显著提升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建立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将设计用量与实际领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浪费现象,这种精细化管理手段特别适用于钢材、混凝土等大宗材料的管控。对于机械设备这类高价值资源,采用台班费控制和利用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既能避免设备闲置产生的折旧损失,又能防止超负荷运转导致的故障风险,通过优化设备调度方案,可以实现多工种交叉作业时的资源共享。人力资源方面,基于工程量清单的用工计划与实名制管理系统的结合,使得人工投入与工程进度保持动态平衡,减少了窝工或突击加班的情况,在保证施工连续性的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成本控制的实时反馈机制还能促进施工工艺的改进,比如通过材料价格预警触发替代方案研究,或通过机械费分析优化施工工法选择,这些基于成本数据的决策过程,使资源投入始终保持在最经济合理的水平,最终形成资源高效利用与成本持续降低的良性循环。

2.3 造价风险应对对项目稳定性的影响

完善的造价风险应对机制是维持项目稳定运行的安全网,通过建立全过程的风险识别体系,从投标报价阶段的材料价格波动分析,到施工阶段的变更索赔预案准备,再到结算阶段的争议解决流程设计,形成层层设防的风险管控网络。在合同管理环节,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与价格调整条款相结合的方式,既能明确承包责任,又为市场价格波动预留调整空间,这种弹性约定有效避免了因材料价格暴涨引发的合同纠纷。针对设计变更这类常见风险源,建立变更影响评估制度,从造价、工期、质量三个维度分析变更方案的可行性,确保每次变更决策都经过充分论证,最大限度减少返工损失和工期延误。

3 优化建筑工程造价与项目管理效率关系的策略

3.1 建立科学的造价管理体系

构建全过程、多维度的造价管理体系需要从组织架构、流程设计和制度保障三方面同步发力,在组织层面设立独立的造价管控部门,配备具备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团队,确保造价管理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流程设计上推行三阶段控制模式,前期重视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的精度控制,中期强化施工图预算与合同价的衔接管理,后期严把工程结算和决算审核关,形成首尾闭合的管理链条。制度建设方面要完善动态造价数据库,收集整理各类工程的特征指标和造价参数,为新建项目提供详实的参考依据,同时建立造价指标异常波动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

3.2 提升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

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深度发展需要构建集成化的数字管理平台,该平台应以进度为主线、成本为核心、质量为基础,实现三大控制目标的协同管理,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消除信息孤岛,使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关键信息能够实时共享并自动触发关联数据的更新。在技术应用层面,重点推进物联网技术与传统施工管理的融合,通过物料编码系统和智能终端设备,实现材料从采购、运输到使用、回收的全过程追踪,这种透明化管理有效解决了材料损耗难以监控的顽疾。对于进度管理,采用 BIM 与施工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在虚拟环境中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提前发现并解决各专业交叉作业可能产生的冲突,减少实际施工中的返工和等待。

3.3 加强人员培训与团队建设

工程造价与项目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构建系统的能力发展体系,专业知识培训应当覆盖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等多个领域,采用案例教学、工作坊等互动形式强化知识的实践转化能力,特别要加强BIM 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培训,使专业人员掌握现代管理手段。在团队建设方面,推行矩阵式项目管理组织,既保持职能部门的专业深度,又增强项目团队的协作能力,通过定期的跨部门轮岗交流,促进造价人员与施工、设计等岗位的相互理解,形成共同的管理语言和价值导向。沟通机制建设也不容忽视,建立包含日常例会、专题协调会和多层级汇报的制度化沟通网络,确保造价信息与工程进展保持同步,对于重大决策事项采用多专业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后再做决定。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与项目管理效率的互动关系揭示了现代工程管理的复杂性。未来的发展方向应着力于构建造价数据与管理行为的动态反馈机制,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成本控制与流程优化的深度耦合。只有将造价精确性转化为管理决策力,才能真正释放项目管理效能,推动建筑业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运营转型。这一协同体系的完善,将成为衡量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尺。

参考文献

[1] 吴成名 . 住宅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对策 [J]. 居舍 ,2025,(15):158161.

[2] 施海伟 . 工程造价审计机制对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 [A] 智慧建筑与智能经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 重庆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重庆建筑编辑部、重庆市建筑协会 , 重庆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 ,2025:4.

[3] 李晓燕 . 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管理优化策略 [J]. 砖瓦 ,2025,(05):130132.

[4] 张笑珠 . 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分析 [J]. 中国招标 ,2025,(05):171173.

[5] 薛梅 . 建筑工程造价与项目管理效率的关系 [J]. 黑龙江科学 ,2024,15(12):5961.